![]()
内容推荐 周廉,著名材料科学家,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兼任国际材料联合会主席,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冶金、化工与材料学部主任,国际低温工程材料委员会和世界钛会执委会委员等职。四十多年来,周廉院士致力于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工作,近年来研究方向还涉及钛及钛合金、材料加工和制备技术,以及生物工程材料等多个领域,为中国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及实用化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书为祝贺周廉院士八十寿辰而撰写,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周廉院士略传,第二部分通过照片回顾了周廉院士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与活动,第三部分记录了周廉院士的代表性研究文章与报告,第四部分展现了朋友、同事和学生们心目中的周廉院士,第六部分记录了周廉院士的大事记及部分科研成果,第七部分是后记。本书是周廉院士报国图志、顽强拼搏、领军材料的人生写照,对读者具有勉励、启发之益。 目录 报国图强多壮志,领军材料真风采——周廉院士传略 照片回顾 研究文章和报告 朋友、同事和学生心目中的周廉院士 周廉院士大事记 周廉院士部分科研成果 后记 序言 2020年2月,新年伊始 ,喜逢周廉院士八十华诞 ,我们谨向他致以最衷心 的祝贺与最美好的祝福! 周廉院士1963年毕业于 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 ),后分配至北京有色金 属研究院工作。1969年, 为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号召 ,他来到渭河之滨的宝鸡 秦岭山沟里,由此在西北 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启了他 极具传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 他是一位成就斐然、令 人尊敬的材料科学家。50 年来,他始终围绕国家重 大需求、聚焦关键领域, 在超导、航空、航天、核 工业、海洋等研究领域攻 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所 坚持的低温超导材料研究 开创了超导铌钛研究的新 纪元,为国际ITER计划超 导线材产业化和中国超导 材料实用化做出了卓著贡 献。他主持研制的高温 YBCO、Bi系、二硼化镁新 型超导材料的性能,3次突 破世界最高纪录。他指导 学生开发的TC21,是我国 研制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高强损伤容限型 钛合金,成为我国“四代机” 的主干钛合金,破解了外 国公司垄断,解决了“卡脖 子”难题。直至古稀之年, 他仍然热切关注着生物材 料、3D打印材料、海洋材 料等新兴领域,为我国材 料领域的新发展指明了前 进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 。 他是一位高瞻远瞩、格 局开阔的战略科学家。数 十年来,他以战略家的视 野和高度,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为中国材料学科 建设谋篇布局。1999~ 2007年,在担任中国材料 学会(C-MRS)第三、四 届理事长期间,他把准学 会发展方向,制订学会发 展规划,明确学会担当使 命,带领C-MRS加强与发 达国家材料学会的联系, 积极主办、承办国际学术 会议,稳步扩大中国材料 界的国际影响。2003~ 2008年在担任IUMRS第一 副主席、主席、后主席期 间,他锐意进取、果断改 革,开创国际材联高峰论 坛,带领IUMRS成为国科 联的正式成员。他更常念 家国在心怀,矢志担当有 为,不仅长期担任“863”计 划专家委员、“973”计划顾 问,为国家材料领域重大 事项的发展规划、战略部 署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还在2012年创立了材料学 术联盟,凝聚起国内材料 学科的一流科研团队。如 今,他发起的“新材料国际 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系列会 议,已成功举办9届,成为 国内材料领域极具影响力 的盛会与科技工作者的高 端学术交流平台。同样由 他创办的《中国材料进展 》,目前已是国内材料界 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性中 文学术期刊。 他是一位勇于创新、善 作善成的企业家,也是国 有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改 革的先行者。数十年来, 他敢为人先、革故鼎新, 书写了西北有色金属研究 院转制改革的新篇章。 1995年,他不惧坎坷艰辛 ,毅然带领西北院从宝鸡 搬往西安,开拓了一条集 研发、中试、产业化的“三 位一体”新发展道路。21世 纪初期,随着国家深化科 技经济体制改革,他又带 领西北院坚定踏上产业化 改革的发展道路,先后成 立了以西部材料、西部超 导等为代表的股份制高科 技公司。他所创立的西北 院发展模式,已成为全国 转制院所的成功典范,使 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路 身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百 亿科技集团。 他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 、春晖遍四方的科学教育 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 他开创了院校合作培养学 生的先河,率先与东北大 学等高校合办在职博士班 、MBA培训班、工程硕士 班,为西北院打造了一支 优秀的人才队伍。近年来 ,他更加注重对材料领域 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开 办钛合金博士班、航空材 料博士班、3D打印博士班 、稀有金属暑期班、中国 材料进展讲习班等活动。 迄今为止,已有近3千人从 中获益,投身并遍布于我 国材料学科发展的各行各 业之中。 他更是一位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爱国科学家。 数十年来,他为扩大中国 材料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 响力,夙兴夜寐、殚精竭 虑,怀揣一颗追梦赤子心 为祖国、为理想奋斗终生 。自1981年从法国国家科 研中心学成归国始,他先 后建立了中法、中美、中 日、中德等超导、钛合金 材料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 流。2003年,他促成了西 北院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联合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 ,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 重视,被誉为中法科技合 作的典范。2005年因为对 中法科技发展的杰出贡献 ,他被著名的约瑟夫·傅立 叶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1995年起,他又筹备争 取“钛科技界奥林匹克盛会” —世界钛会的主办权。在 他的不懈努力与国际盛誉 加持下,历经16年、4次失 败后,中国终于获得了第 12届世界钛会的主办权, 这是世界钛会唯一一次在 非发达国家举办。这届大 会规模空前,打破了发达 国家材料界对中国的固有 偏见,向世界证明了中国 材料界的实力,中国钛科 技和产业在此之后取得了 骄人的成绩。 当然,他的传奇人生还 不止于此,最让人佩服的 是他那坚韧不拔的顽强意 志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病魔几经到访,他绝不 妥协,终于凤凰涅槃、浴 火重生。他的肝移植手术 堪称中国科技界和医学界 的奇迹。病愈后,他又火 速投入到心心念念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