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内在探索(自我发现与重塑的12个情商练习)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米歇尔·内瓦雷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情商,即情绪智力,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了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也决定了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许多人都生活在惯性之中,本能地基于习惯对周遭做出反应,而高情商者则能清晰地觉知情绪,发现自我,从而把控自己的生活。
本书作者基于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提出了有助于个人成长与情商提升的“12个自我发现”练习。无论是要提升职场表现、改善人际关系,还是保持身心健康,你都可以利用它们来识别和克服可能使你陷入困境的心理模式。通过练习,你能够:
·发现自己那些被隐藏的情绪,培养高情商;
·扫除思维障碍,培养新的思维模式;
·打破僵化的生活,找回人生的掌控感。
目录
序言通往自我超越的内心之路V
引言视不至,思不至
大脑与情绪
情感与自我
创造最佳内部条件
第1章 情绪智力的进化
商业与情绪智力
人人都应掌握的技能
情绪智力新模型
情绪的科学
第2章 “12个自我发现”简述
灵感与科学
12个自我发现
重构观点和认知
第3章 我们自身的影响力
施动性感知
感知的流程
我们能改变自己的视角
在刺激与反应中发挥施动性
第4章 你是一切经验的来源
感知是宇宙的原点
我们就是自己的参照系
自我:具有施动性的我
我们的目标感与存在感:一对天然的心理“保险”
第5章 不必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现实
注意力练习
我们创造的意义
保持记录的习惯
效价、突显性、快速性和持续性
被困扰的心理
第6章 你关注的会成为你的现实
注意力与觉知
当下以外的现实
觉知矩阵
觉知能力的认识与应用
第7章 证据与偏见
感知:物有千面,各有所见
“查漏补缺”偏见
感知和认知重构策略
纠正“查漏补缺”偏见
清空“头脑垃圾”
心理卫生
看到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一面
第8章 幸福是一种心态
打破行为惯性
习惯和行为是许多时刻的动力
将情绪转化为能量
第9章 真言、隐喻及导图
真言
隐喻
导图
让真言、隐喻和导图为你所用
身心导图
第10章 培养基于情绪智力的思维习惯
安静!我在追兔子。嘘!
身心问题的应对方式
为改变习惯创造合适的内外部条件
处理自己的外界阻碍
处理内心障碍
第11章 重新理解和应用情绪智力
大脑中的目标与结果
我们的途径:自己的内在向导
衡量情绪智力意义的新范式
注释
致谢
译者后记
导语
1.情商理论的实践智慧补充之作,一本助人自我发现与重塑的指南。
作者基于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将提高情商的实操方法进一步扩大到能为所有人所用的层面,他提出了12个自我发现的方法,填补知行之间的缺口。
2.12个自我发现框架×18张心理模型图解,于自我之中,重识自我。
发现自己那些被隐藏的情绪,培养高情商;了解自己行为和习惯产生的潜在因素,学会重新训练自己的大脑,扫除思维障碍,发展新的思维模式。
3.成为高情商者,打破僵化的生活,找回人生的掌控感。
你将发现我们隐藏的情绪和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和我们与他人关系的,许多人都生活在惯性之中,本能地基于习惯对周遭做出僵化反应,而高情商者则能发现自我,从而把控自己的生活。
4.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理论的落地者和实践者,经年累月归纳延伸之作。
精彩页
“12 个自我发现”与科学
多年来,很多我们项目的在读学生和毕业生问过我,“12个自我发现”是否有科学依据。由于我提出它们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它们只是源于对心理习惯的观察(这些心理习惯让我们深陷困境,同时也是我们改变自己的关键),所以我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过研究。“12 个自我发现”最初是面向教练和客户的一种心理习惯构想和表述,用以激发自省和自我发现。这是一种方法论,研究我们如何习惯性地组织对现实的理解,以及在自身与能够让我们处于最佳状态的内在条件之间,我们的心理模式和信念可能会在何种程度上起作用。
当我现在与你们分享这“12 个自我发现”时,请了解,我已经采取了远超于我最初目标的重大举措—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检查和定位每个与其功效有关的因素。我很快发现,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我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剖析它们的微妙之处和细微差别(我的出版商应该等不了这么久),但这是重要的一步,因为我强调科学、心灵哲学和冥思练习的交叉融合价值,最要紧的是它们的综合应用。此外,我自己也想知道“12 个自我发现”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这促使我做出了更多努力。可以说,因为做了这件事,在如何科学阐明“12 个自我发现”方面,我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提高了,更能抓住重点。大量一个或多个要素重叠的科学研究,既费时,有时也让人难以应对。
在筛选相关科学出版物的过程中,我对科学本身做了一些观察。各学科可以共同做得更好的地方是将当前科学研究的见解与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和用途联系起来,这大概就是我们研究各种事物的原因:(1)科学家经常将自己置身于他们试图研究的主题之外。(2)可以“安全地”或让人信服地从科学中得出的结论并不多,而为确证观点需付出大量努力,这二者极不相称。(3)由于可在最佳时机被付诸实践的科学成果很少,因此很难将大部分科学发现推断为切实可行的或可操作的。这很可惜,就像存放在地窖里的美酒,等准备享用的时候,要么为时已晚,要么它很快就被新事物取代了。要提出有综合性的科学见解,需要从一个实际的角度来提炼和总结其他人的成果,这些人不是受其在科学界的声誉或地位驱使,而是他们有足够的勇气这样做,即使在已有知识还远远不足的情况下。(4)科学似乎不太关心那些研究各种科学主题的人的主观体验,而是关心得出的结论和结论是否客观,这有些讽刺,因为前者是我们每个人能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因此,人们会觉得人类的经验似乎在这个过程中被遗忘了,或者被升华为实验本身的优先项和严密性了。即便如此,如果不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现和那些在各个领域工作的杰出人才,我今天也不会有机会试着将他们的见解转化为本书的实用内容。我进行这项工作,就是为了提供一叶小舟,将我们从经验的彼岸载到我们自己思维的内部;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航行的方向,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将无意识行为转变为有意识行为的能力。 自我发现1:
我们都是公分母
有时候我们需要审视生活中的每个问题,
承认自己就是它们唯一的公分母。
—丹·皮尔斯
第一个自我发现的精髓是,我们是自己一切所感、所想、所说和所做的根源。我们经验的每个方面都是我们自身心理调节的结果,我们通过心理视角体验一切。想象一下,我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验的实验对象—这个实验的暂定名叫作“生活”,它由一群漫画家、科学家、计算机程序员和伊沃克人1 在幕后操作。人多反倒误事?随便挑一个,或者任意选择你认为可以在幕后提线的人或物。无论来源如何,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组参数,即我们每个人必须配备的外部条件。相对于我们各自的情况,我们也有一套与生俱来的质、能力和潜力。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是平民特工的一员,每 75 年左右接受一次新任务—有时时间会更短,具体取决于我们获得的参数以及我们如何驾驭它们。如果你现在正在阅读这段文字,那么你已经处于自己当前的任务中了—也许是无数任务中的一个—其持续时间未知。遗憾的是,我们被设定好完全忘记与之前任务有关的一切。已经有许多部门请求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总部难以取舍,陷入了僵局。从一个任务到下一个任务,我们所带走的只是我们先前任务的习惯性倾向、我们先前行为的累积潜力(体现出因果),以及我们认知和觉知的能力—我们的感知能力。
尽管我们的配置非常糟糕,但当我们在执行当下任务前收到以下预先录制的消息时,除了按下播放键,我们别无选择:“无论你是否决定接受,你的任务都是在自己身上找出可以支配的变量,以调整你被赋予的参数。你的挑战是尽可能巧妙得体地施展控制力,同时尽量减少痛苦并最大化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对了,当然你还得想办法活下去,这是你使命的核心。你可以尝试更改或操纵这些参数,但你这样做的话,或许就不能充分探索自己可支配的内部变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有可能陷入各种各样的循环—有些循环具有自我参照性和重复性,而其他的,比如无限循环,则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