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美之陨落--王尔德书信集(精)/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奥斯卡·王尔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灿烂与痛苦交织,备受争议,本书收录了近百封王尔德从21岁春风得意到凄凉去世这半生写给亲人、朋友、期刊编辑、监狱长的书信,并全文收录在狱中写给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的长信《自深深处》。王尔德在这些信中表达了自己对美和痛苦的思考、对友谊的反思、对自己人生的审视,同时不乏对于社会的思考,既是一本书信集,也是一本王尔德的思想录。读者可以一窥这位天之骄子、美之使徒在人生最具争议阶段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文字优美华丽,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他的父亲威廉·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王尔德是一位诗人与作家。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王尔德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童话《快乐王子》、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帕都瓦公爵夫人》、《莎乐美》、《无足轻重的女人》、《不可儿戏》、《理想的丈夫》等。
目录
1.1875年6月24、25日 致王尔德夫人
2.1876年7月10日(邮戳日期) 致威廉·沃德
3.1877年6月16日(?) 致霍顿勋爵
4.1882年1月15日(?) 致乔治·刘易斯夫人
5.1882年2月26日(?) 致科洛内尔·W.F.莫尔斯
6.1882年2月28日 致华金·米勒
7.1882年3月21日 致爱玛·斯皮德
8.1882年3月29日 致诺曼·福布斯·罗伯逊
9.1882年7月6日 致朱莉娅·沃德·豪
10.1883年5月17日(邮戳日期) 致R.H.谢拉德
11.1884年1月22日(邮戳日期) 致沃尔多·斯托里
12.1884年12月16日(邮戳日期)致康斯坦丝·王尔德
13.1885年1月14日 致J.佩奇·霍普斯牧师
14.1885年1月23日(?)致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
15.1886年2月初 致《帕尔摩报》编辑
16.1887年4月 致威姆斯·里德
17.1890年1月初 致《真理报》编辑
18.1890年7月9日 致《苏格兰观察家》编辑
19.1890年7月31日(?) 致《苏格兰观察家》编辑
20.1890年8月13日 致《苏格兰观察家》编辑
21.1891年2月2日 致《每日电讯报》编辑
22.1891年4月(?) 致R.克莱格
23.1892年2月中旬 致乔治·亚历山大
24.1892年2月26日 致《圣詹姆斯报》编辑
25.1892年7月初 致威尔·罗森斯坦
26.1893年1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27.1893年2月23日(邮戳日期) 致萧伯纳
28.1893年3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29.1893年11月8日 致昆斯伯里夫人
30.1893年12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31.1894年4月16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32.1894年7-8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33.1894年8月 致乔治·亚历山大
34.1894年8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35.1894年8-9月(?) 致w.B.叶芝
36.1895年2月17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37.1895年2月28日 致罗伯特·罗斯
38.1895年4月5日 致《晚报》编辑
39.1895年4月9日 致埃达和欧内斯特·莱文森
40.1895年4月9日 致莫尔·阿迪和罗伯特·罗斯
41.1895年4月13日 致R.H.谢拉德
42.1895年5月6日 致埃达·莱文森
43.1895年5月20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44.1896年3月10日 致罗伯特·罗斯
45.1896年5月23日或30日(?) 致罗伯特·罗斯
46.1896年7月2日 致内政大臣
47.1896年9月25日 致莫尔·阿迪
48.1897年1-3月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49.1897年3月8日 致莫尔·阿迪
50.1897年4月1日 致罗伯特·罗斯
51.1897年4月6日 致罗伯特·罗斯
52.1897年5月6日 致莫尔·阿迪
53.1897年5月13日 致罗伯特·罗斯
54.1897年5月17日(邮戳日期) 致莫尔·阿迪
55.1897年5月22日(?) 致伯纳德-比尔夫人
56.1897年5月27日 致《每日记事报》编辑
57.1897年5月28日 致罗伯特·罗斯
58.1897年5月28日 致I.O.内尔松监狱长
59.1897年5月31日 致罗伯特·罗斯
60.1897年6月2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61.1897年6月3日 致罗伯特·罗斯
62.1897年6月4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63.1897年6月5日(?) 致欧内斯特·道生
64.1897年6月5日 致罗伯特·罗斯
65.1897年6月7日(?) 致雷金纳德·特纳
66.1897年6月9日(邮戳日期) 致威尔·罗森斯坦
67.1897年6月17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68.1897年6月23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69.1897年7月20日 致罗伯特·罗斯
70.1897年8月24Et 致威尔·罗森斯坦
71.1897年8月31日(?) 致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
72.1897年9月6日(邮戳日期) 致卡洛斯·布菜克
73.1897年9月21日 致罗伯特·罗斯
74.1897年9月22日 致卡洛斯·布莱克
75.1897年9月23日(邮戳日期) 致雷金纳德·特纳
76.1897年10月1日 致罗伯特·罗斯
77.1897年10月1日(?) 致伦纳德·斯密塞斯
78.1897年11月21日(邮戳日期) 致莫尔·阿迪
79.1897年11月27日(邮戳日期) 致莫尔·阿迪
80.1897年11月28日(?) 致伦纳德·斯密塞斯
81.1897年12月6日 致罗伯特·罗斯
82.1897年12月11日 致伦纳德·斯密塞斯
83.1898年2月18日(?) 致罗伯特·罗斯
84.1898年2月底 致弗兰克·哈里斯
85.1898年3月2日(?) 致罗伯特·罗斯
86.1898年3月9日(邮戳日期) 致卡洛斯·布莱克
87.1898年3月23日 致《每日记事报》编辑
88.1898年5月8日 致罗伯特·罗斯
89.1899年5月中旬 致弗朗西斯·福布斯-罗伯逊
90.1900年4月16日 致罗伯特·罗斯
91.1900年11月21日 致弗兰克·哈里斯
附录一 凋谢的百合花——王尔德在人世的最后日子
附录二 王尔德生平年表
序言
王尔德最喜欢两种花:
百合花和向日葵。1882年7
月,在接受美国《法兰西信
使报》采访时王尔德这样说
:“我们选择百合花和向日
葵是有很多原因的,它们是
唯美主义的标志。”
百合花干净,简单,美
丽;百合花瓣匀称,香气适
中,更有一种平平静静的美
好。
百合花的纯净、清香和
洁白都给人女性的想象。向
日葵的果敢和暴烈,则让人
产生雄性的感觉。
百合花是“童贞之花”的
象征。向日葵是爱与忠诚的
代言。王尔德同时钟爱百合
花和向日葵。他曾说:“这
两种迷人的花
儿是全英格兰完美的设
计模型。”他爱前者的“秀丽
无双”,后者的“华丽庄严”
。因此他对两者都极端爱恋
。这两种“审美植物”也成为
其标志的一部分。
王尔德爱百合花与向日
葵的极致,实际上绝不仅限
于在作品中以百合花和向日
葵作为喻,而是将自己变成
这种比喻的本体:生前,他
绚烂时如同硕大的金黄花盘
,获得了样样繁华;落魄时
则被讽刺为枯萎的向日葵,
一无所有;而死后,他就像
“凋谢的百合花”,清香随风
远逝。
或许生命本如此,即使
生时如向日葵般激情澎湃,
到达生命终点时也只能如百
合花般平静。
百合花与向日葵的异样
盛开,始于1891年1月,王
尔德认识了阿尔弗雷德·道
格拉斯勋爵。
王尔德此时已成英国文
学、英国生活的宠儿,连料
峭的风中都飘着他的格言与
警句!也就是在这个春天,
王尔德以为找到了自己的真
爱——道格拉斯!他称道格
拉斯“很像一株水仙花——
那么纯洁和温柔”“你那玫瑰
叶似的红唇不仅生来是为了
歌唱的,而且也是为了疯狂
的热吻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
却人间无数。
一颗快乐的种子,在荆
棘丛中开出凄艳的花。只不
过花越美,毒性越大。虽然
王尔德逐渐意识到自己慢慢
成了供道格拉斯吃喝玩乐的
工具,成了随时听从他吩咐
的仆人;虽然生气时他想过
结束两人之间那种“致命的
友谊”,但他的确真心喜爱
道格拉斯,所以每次争吵、
分手后,他都又心不甘情不
愿地将自己的才华,慷慨地
花在道格拉斯身上了。两人
就这样分分合合、聚聚散散
,就像一对因爱而恨、因恨
而爱的情侣,在灵魂的撕扯
中送走一个个晨与晚。
还不只是道格拉斯。王
尔德在自己身边聚拢了一大
群与他地位迥异、趣味相当
的青年,日夜宴乐,过着奢
侈、放纵的生活,因而引起
公愤,被维多利亚时代的卫
道士指责为同性恋者的领袖
、道德败坏者。但王尔德一
直认为自己艺术上的巨大成
就能使自己免受道德、法律
的束缚,因而多次为自己的
行为公开辩护,说自己哪怕
是同性恋,也是为了追求美
。也是因了这种底气,他在
法庭上双眼闪亮,朗朗回答
了法官咄咄逼人的追问——
何为“不敢说出名字的爱”:
在这个世纪,这种爱被
误解了,误解之深,它甚至
被描述为“不敢说出名字的
爱”,为了描述这种爱,我
站在了现在的位置。它是美
的、是精致的,它是最高贵
的一种感情,它没有丝毫违
反自然之处。它是思想上的
,它不断出现于年长者与年
幼者之间,当年长者拥有才
智时,年幼者的面前就会拥
有所有的生活快乐、所有希
望和生活的魅力。这个世界
不理解这一点,而只是嘲讽
它,有时还因为它而给人戴
上镣铐。
他这种同性恋嗜好(就
像他喜欢向日葵、百合花和
唯美服装一样,都只是一种
嗜好),最终让他眼看着别
人一步步把自己从快乐的天
堂推向悲哀的深渊。但即使
在狱中,他依然是一只快乐
的天堂鸟,依然在到处寻找
快乐的果子,只不过他只能
“悲哀地享乐”。
王尔德的一生,就是百
合花与向日葵同时开放、同
时凋零的一生。他想吃到生
活中所有美的果子,他想只
走在有阳光的路上。他把生
活看成是享乐主义和感官主
义的欢宴,他把世间所能享
受到的快乐,差不多都享受
到了,把地球上所有快乐的
果子,也都吃到了。他拥有
太多的知识,但却过于粗鲁
、自私地将这些知识运用于
感官快乐方面。
“我成了自己天才的浪费
者。”王尔德清醒时这样说

但王尔德从未真正后悔
过自己选择的这种“不敢说
出名字的爱”。虽然狂风扑
来,齐刷刷地折断他那唯美
的双翼。
美和道德哪个更不朽?
王尔德才不会对此做什
么价值判断,因为这本身就
是非审美的。他来到这个世
间,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什
么是美。“书无所谓道德的
或者不道德的,只有写得好
或者写得糟的。仅此而已。
”对王尔德来说,他的书写
绝不负载道德的拘囿,他的
艺术只跟随“美丽的事物、
不朽的事物和不断变化的事
物”行走。王尔德所有的文
学作品都贯穿着这样的艺术
观和人生观,他的书写就是
自己爱美的见证。
那些在美的事物中发现
丑的含义的人是堕落的,而
且是丝毫不可爱的堕落。这
是一种罪过。
那些在美的事物中发现
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人
。对他们来说,还有希望存
在。
这是王尔德的两句至理
名言,他到底属于哪一类呢

王尔德是将生活与艺术
导语
王尔德从春风得意到跌入地狱、从奢侈豪华到穷困潦倒、从仗义疏财到斤斤计较、从宽容厚道到褊狭暴躁的精神裂变的过程,都体现在这些信里了。这些信还真实记录了王尔德在完成这个转变过程中的痛苦和灵魂的战栗。这些信也真实地记录了王尔德对艺术、生活和社会的不乏偏激,但都是出于正义感的看法,包括他对同性恋的肯定,甚至赞美。
精彩页
1.致王尔德夫人
米兰,1875年6月24、25日,星期四、星期五
我相信,在我离去的最后那个晚上,你一定是在阳台上看着月亮度过的。我们费尽艰辛、筋疲力尽才找到酒店。第二天早晨,我们就乘平底船去看大运河了。运河两岸都是高大的房屋,宽大的台阶直通到水边,还有那些泊船的大码头,五颜六色的房檐。到处都是鲜艳的颜色:有挂在窗户上的条纹遮篷、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圆屋顶和教堂、红砖建造的钟楼、装满水果和蔬菜赶往集市上去的大平底船,等等,等等。我们中途停下来看一家画廊,像平常的画廊一样,这家画廊也隐藏在一处沉闷的修道院里。提香和丁托列托的画很有感染力。提香的《圣母升天》无疑是意大利最好的画。我们还去了许多教堂,都是极富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里面有很多精细的徽章啦,亮闪闪的大理石啦,镶嵌图案啦,但这些一律都算不上是艺术品。画廊里除了提香的画之外还有两幅堪称伟大的画,一幅是贝利尼的美丽的《圣母马利亚》,另一幅是博尼法奇奥的《财主和拉撒路》——画上有我在意大利看见过的唯一一张可爱的女人面孔。
我一整天都在船上和商场里。到晚上,广场上有支庞大的乐队在演奏,有快活的人在走动。几乎每个三十岁以上的女人都在前额的头发上扑了粉,多数还戴着面纱,但我能看出她们现在戴的帽子是用两条花环和高高的花冠做成的,一个花环在花冠下面,另一个绕着花冠。
结婚后的意大利女人非常堕落,但小姑娘、小伙子们倒都很漂亮。……威尼斯建筑的艺术之美和色彩之美是无法用言辞来表述的。这是拜占庭艺术和意大利艺术交汇的地方——这是一个既属于东方又属于西方的城市。
两点,我们到了帕多瓦。在茂盛的葡萄园中矗立着一座浸礼堂,这是乔托的伟大作品。墙壁全部由他用湿壁画覆盖,一面墙上画的是圣母马利亚的生活图景,另一面墙上绘的是基督的生活图景;天花顶的基调是蓝色的,上面点缀着金色的星星和圆雕饰;西面墙上绘着他受但丁的启发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天堂与地狱》。但丁流亡在维罗纳时,因为不想费劲儿地爬那儿的陡直楼梯,就来与乔托住在一起,他们住过的房子至今仍能见到。至于画中表现的感情的纯洁与美,清楚透明的色彩,画得像白昼一样明亮的色彩,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和谐一致,我没能力向你描述出来。他是一切画家中最优秀的。我们满怀惊奇、敬仰,在浸礼堂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对他的画有一种说不出的爱。
帕多瓦是个离奇的城市,沿着每条街都有许多漂亮的柱廊。这儿有一座军营一样的大学,有一座迷人的教堂和许多糟糕透顶的教堂,还有一家意大利最好的饭店,我们就是在这家饭店吃的饭。
我们是冒着暴雨赶到米兰的,当晚去剧院看了一场精彩的芭蕾舞。
今天早晨我们去了大教堂。教堂外面是数不清的精心制作的小尖塔和雕像,它们与其他的建筑物显得极不协调。内部空间的庞大空阔和支撑屋顶的巨大柱子让人难忘;它的窗户是那种丑陋可怕的现代式窗户,窗玻璃则是那种旧式的结实耐用但已污迹斑斑的玻璃……大教堂是个很大的失败。外部设计畸形可笑而又没有艺术性。过于精雕细刻的细节又是在人们看不到的高处。一切都是毫无价值的。然而,它的失败在于其庄严和庞大,在于其巨大的规模和精细的技法。
我忘了告诉你了:我们是六点从帕多瓦赶到维罗纳的,在古代罗马圆形剧场(内部仍像古罗马时代一样完美)看了《哈姆雷特》的演出——当然演出水平不高——但你可以想象,在一个温和可爱的月夜,在古老的圆形剧场看演出是多么浪漫的事。第二天早晨我们去看斯卡利杰利的墓——这是铁制品和丰富多彩的哥特式艺术品的典范。这儿也是一个好市场,到处都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伞——像小棕榈树一样——伞下面坐着卖水果的……
米兰是第二个巴黎。这儿有奇妙的连拱廊和长廊;整个城市是由白石和镀金材料构成的。我们在比菲饭店享用了一顿美餐,喝了些阿斯蒂酒,味似好喝的苹果酒或甜香槟。晚上,去看了一出新歌剧《多洛雷斯》,出自一位名叫奥特里的年轻大师之手;一些内容成功模仿了贝里尼,一些回旋曲很美;但总体上看,只是不和谐的喊叫。然而,人们的疯狂热情却没有止境。每隔五分钟,剧场四处就会响起可怕的怒吼声和狂叫声,随后所有演员就都疯狂地冲向作曲家,而作曲家就站在幕侧,稍有赞许的征兆就会冲出来。他看起来很虚弱,一只脏兮兮的手抚在脏兮兮的衬衫上,以表现自己的感情,他狂喜地搂住女主角的脖子,向我们所有人飞吻。他冲出来不下十九次,最后人们拿出三顶花冠,其中一顶是饰着绿色丝带的绿色桂冠,被人扣在他头上,因为他的头很窄小,帽子的一部分就得靠他那只棱角分明的大鼻子撑着,另一部分则托在其脏兮兮的衬衫领子上。我从未见过如此荒谬的一幕。歌剧只有两个地方尚可,其余皆泛善可陈。玛格丽塔公主在剧场,举止高贵,脸色苍白。
我是在一个美丽的港口写这封信的。马哈菲和年轻的古尔丁在米兰与我分了手,然后他们接着去了热那亚。我因为身无分文,被迫孤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