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新手导演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技术,包括把剧本转化为电影、在银幕上充分发挥剧本戏剧潜力的系统方法学。本书以剧本为蓝本,引导读者通过特定的技术来分析剧本中的元素,并将其转化成视觉故事。 作者以电影语言和导演方法开始,系统介绍了镜头设计、演员调度、机位设置等基本概念,并以希区柯克的《美人计》为例,展示了它们在表现剧本的戏剧性元素时的应用;随后从人物、情境、节拍、支点等角度分析剧本,并展示了如何对剧本进行视觉化设计,拍摄成影片;其后通过具体的剧本案例,分别讲解了如何导演动作场景、叙事场景;最后对《楚门的世界》《八部半》《花样年华》等十多部影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影视编导等专业师生的导演入门教材,也适合初入影视传媒行业的策划、编剧、导演、制片人等系统学习导演方法,帮助电影制作人将他们的故事搬上银幕。此外,长短视频创作者、影视爱好者等大众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学习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视觉化。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T.普罗费雷斯 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纪录片《终于自由》(Free at Last,1968年,获1969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的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旺达》(Wanda,1970年,获1970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的摄影指导和剪辑师,《访客》(TheVisitors,1972年)的联合制片人、摄影指导和剪辑师,《英俊的哈里》(Handsome Harry,2009年)的编剧。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影语言和导演方法 第1章 电影语言和语法入门 1.1 电影世界 1.2 电影语言 1.3 镜头 1.4 电影语法 1.5 180°规则 1.6 30°规则 1.7 银幕方向 1.8 电影时间 1.9 压缩 1.10 扩展 1.11 重复画面 第2章 剧本中的戏剧性元素 2.1 骨架 2.2 主角 2.3 人物 2.4 情境 2.5 动态人物关系 2.6 需求 2.7 期望 2.8 行动 2.9 行为 2.10 表演节拍 2.11 戏剧单元 2.12 叙事节拍 2.13 支点 第3章 在戏剧性场景中组织行动 3.1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美人计》中露台场景的戏剧性元素 3.2 《美人计》中带注解的露台场景 第4章 演员调度 4.1 戏剧动作的模式 4.2 一个场景内演员调度的变化 4.3 作为电影设计一部分的演员调度 4.4 利用场景图 4.5 影片《美人计》中露台场景的场景图 第5章 摄影机 5.1 作为叙事者的摄影机 5.2 揭示 5.3 入场 5.4 客观摄影 5.5 主观摄影 5.6 机位在哪里 5.7 视觉设计 5.8 风格 5.9 多机拍摄 5.10 摄影机高度 5.11 (摄影机)镜头 5.12 构图 5.13 从哪里开始 5.14 向着视觉化努力 5.15 寻找规则 5.16 戏剧单元和摄影机 5.17 镜头清单、故事板、调度 5.18 文字故事板 第6章 《美人计》露台场景的摄影 6.1 第一戏剧单元 6.2 第二戏剧单元 6.3 第三戏剧单元 6.4 第四戏剧单元及支点 6.5 第五戏剧单元 第二部分 影片摄制 第7章 剧本分析 7.1 剧本阅读 7.2 《一片苹果派》剧本 7.3 这是关于谁的电影 7.4 人物 7.5 情境 7.6 《一片苹果派》的骨架 7.7 动态人物关系 7.8 需求 7.9 行动 7.10 表演节拍 7.11 行为 7.12 《一片苹果派》的基调 7.13 分解《一片苹果派》的动作 7.14 设计场景 7.15 视觉化 7.16 确定支点和戏剧单元 7.17 《一片苹果派》的叙事节拍 7.18 导演笔记 第8章 《一片苹果派》的演员和摄影机调度 8.1 演员调度 8.2 摄影机调度 8.3 小结 第9章 在分镜头剧本上做摄影机调度标记 第10章 与演员合作 10.1 挑选演员 10.2 试镜 10.3 对台词 10.4 排演中的导演 10.5 在现场指导演员 第11章 导演的管理职责 11.1 分工负责 11.2 制片人 11.3 副导演 11.4 切实可行的拍摄计划表 11.5 指导剧组工作 11.6 与摄影指导合作 第12章 后期制作 12.1 剪辑 12.2 音乐和声音 12.3 定剪画面 12.4 观众和大银幕 第三部分 导演动作场景 第13章 《小菜一碟》动作场景的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 13.1 剧本展开 13.2 导演指导动作场景的准备工作 13.3 从哪里开始 13.4 《小菜一碟》动作场景的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角度 第四部分 导演叙事场景 第14章 《旺达》叙事场景的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 14.1 这个场景的任务是什么 14.2 选景 14.3 演员调度 14.4 《旺达》中的摄影风格 第五部分 通过影片分析学习导演技巧 第15章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美人计》 15.1 风格和设计概述 15.2 第一幕 15.3 第二幕 15.4 第三幕 15.5 小结 第16章 彼得·威尔的《楚门的世界》 16.1 风格和设计概述 16.2 第一幕 16.3 第二幕 16.4 第三幕 16.5 小结 第17章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八部半》 17.1 一部伟大的作品 17.2 作者导演 17.3 戏剧结构 17.4 风格和设计概述 17.5 案头工作 17.6 第一幕 17.7 第二幕 17.8 第三幕 17.9 小结 第18章 风格和戏剧结构 18.1 风格 18.2 叙事、戏剧及诗意的影像风格 18.3 戏剧结构的种类 18.4 《东京物语》(小津安二郎,日本,1953年) 18.5 《热情如火》(比利·怀尔德,1959年) 18.6 《阿尔及尔之战》(杰罗·庞泰科沃,法国,1965年) 18.7 《红》(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法国、瑞士,1994年) 18.8 《性、谎言和录像带》(史蒂芬·索德伯格,1989年) 18.9 《谈谈情,跳跳舞》(周防正行,日本,1996年) 18.10 《庆典》(托马斯·温特伯格,丹麦,1998年) 18.11 《局内人》(迈克尔·曼,1999年) 18.12 《细细的红线》(泰伦斯·马利克,1998年) 18.13 《花样年华》(王家卫中国,2001年) 18.14 《身为人母》(托德·菲尔德,2006年) 第19章 下面该 序言 “无非是泪与笑”。我第 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正坐 在哥伦比亚大学尼古拉斯 ·T.普罗费雷斯的导演4班上 。当他强调我们作为电影制 作人、讲故事的人,特别是 导演,在吸引观众方面的重 要性时,我开始用新的眼光 审视我对一部电影的态度。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我们 如何为观众创造一个难忘的 体验?我们如何以电影的方 式讲述一个故事?我们如何 将心理学转化为行为学?本 书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多答 案。 首先,这本书提供了一 个基本的和必要的导演方法 ,这对每位电影导演来说都 是至关重要的。摄影机的位 置、镜头、构图和舞台都被 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还有许多其他任何电 影人必须了解的基本主题。 本书探讨了许多其他导演书 里浅尝辄止的内容,超越了 电影制作的基础知识,通过 阐述场景戏剧化、叙事节奏 和与演员的合作,更上一层 楼。此外,本书还向导演介 绍了一些新的概念,如案头 工作和支点,为导演提供知 识、工具和方法,使他能够 从拍摄一个漂亮的场景到使 其在戏剧性方面真正有效。 普罗费雷斯提供的方法论帮 助我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思 和规划一个场景。我不局限 于考虑到良好的取景、构图 、漂亮的背景和很酷的道具 。相反,我在想:这个场景 属于谁?场景的支点或转折 点是什么?我将如何使用摄 影机和镜头来表达节拍的变 化?我将在什么时候,以及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移动摄影 机?最终,我意识到,摄影 机不仅能记录事物,还能创 造事物。 此外,第4版还对《温迪 和露西〉(Wendy andLucy ,2008年)及2017年奥斯 卡最佳影片奖得主《月光》 (Moon/ight,2016年)进 行了仔细分析。然而,在我 看来,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一切都旨在通过引发观众 的情感反应来吸引他们。梅 丽尔·斯特里普在学院的一 次演讲中说:“电影可能会 振奋我们的精神,挑战我们 的认知或震慑我们的自满, 但我们主要记住的是那些让 我们发笑、思考、哭泣和以 新的眼光考虑生活的东西。 ” 普罗费雷斯的教诲和建 议对我的工作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特别是我的毕业作品 电影《黑色夜曲》 (Nocturne in Black,2016 ),我很幸运能有他作为我 的导师。我们的影片最终在 第43届学生奥斯卡奖评选中 获得金奖,入围2017年奥 斯卡奖,那一年奥斯卡收到 的参赛作品数量创下了新高 。这本宝贵的书是作者数十 年来在最高学府教学的结晶 ,作为一名电影制作人,他 用一生的经验,向导演们介 绍了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成功 地将一个故事带入生活的技 艺和工具。我正在制作《黑 色夜由》的长片,我很高兴 有来自本书的知识供我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