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谢林继在《神话哲学之历史批判导论》里探讨人类原初意识在神话里的表现之后,在《神话哲学之哲学导论》里进一步阐发这个意识在哲学里表现出的本原学说传统,尤其详细阐发了柏拉图的“走向本原的道路”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关于“那个是存在者的东西”亦即“存在者本身”的核心思想。在这之后,谢林着重考察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和努斯学说,揭示其如何一步步走向近代哲学的“理性”和“精神”等核心概念,最终表明作为“第一科学”的“唯理论哲学”是一种仅仅在纯粹思维中把握本原的“否定哲学”,并不能真正认知本原(上帝),而这意味着,它需要一种从经验出发的“第二科学”亦即“肯定哲学”的补充,才能够上升到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即所谓的“哲学宗教”。 谢林的《神话哲学之哲学导论》是他的绝笔之作。本书不但继续阐发了他在晚年一直坚持的“否定哲学”-“肯定哲学”的区分和统一的思想,更是用一种宏大的哲学史视野梳理了“唯理论哲学”(实即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形成线索,其中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尤其提供了大量新颖的洞见。从这个角度看,本书和《近代哲学史》合在一起也基本完整地呈现出了谢林高屋建瓴而独树一帜的哲学史观。 作者简介 谢林(F.W.J.Schelling,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与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并称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家。代表作品有《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唯心论体系》《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神话哲学》《天启哲学》等。 目录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说明 神话哲学之哲学导论或纯粹唯理论哲学述要(1847-1852) 人名索引 主要译名对照 译后记 序言 如果从谢林于1794年发 表第一部哲学著作《一般哲 学的形式的可能性》算起, 直至其1854年在写作《纯 粹唯理论哲学述要》时去世 ,他的紧张曲折的哲学思考 和创作毫无间断地延续了整 整60年,这在整个哲学史里 面都是一个罕见的情形。按 照人们通常的理解,在德国 古典哲学的整个“神圣家族”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 尔)里面,谢林起着承前启 后的关键作用。诚然,这个 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评 估了谢林在德国古典哲学的 发展过程中的功绩和定位, 但另一方面,它也暗含着贬 低性的判断,即认为谢林哲 学尚未达到它应有的完满性 ,因此仅仅是黑格尔哲学的 一种铺垫和准备。这个判断 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在 黑格尔逐渐登上哲学顶峰的 过程中,谢林的哲学思考始 终都处于与他齐头并进的状 态,而且在黑格尔于1831 年去世之后继续发展了二十 多年。一直以来,虽然爱德 华·冯·哈特曼(Eduard von Hartmann)和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等哲学 家都曾经对“从康德到黑格 尔”这个近乎僵化的思维模 式提出过质疑,但真正在这 个领域里面给人们带来颠覆 性认识的,乃是瓦尔特·舒 尔茨(Walter Schulz)于 1955年发表的里程碑式的 巨著《德国唯心主义在谢林 后期哲学中的终结》。从此 以后,学界对于谢林的关注 度和研究深度整整提高了一 个档次,越来越多的学者都 趋向于这样一个认识,即在 某种意义上来说,谢林才是 德国古典哲学或德国唯心主 义的完成者和终结者。 我们在这里无意对谢林 和黑格尔这两位伟大的哲学 家的历史地位妄加评判。我 们深信,公正的评价必须并 且只能立足于人们对于谢林 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 德国古典哲学全面而深入的 认识。为此,我们首先必须 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德国古典 哲学的全部经典著作。进而 ,对于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 学者来说,无论他们的重心 是放在四大家的哪一位身上 ,如果他们对于另外几位没 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很难说 他的研究能够多么准确而透 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 国学界来说,谢林著作的译 介尤其是一项亟待补强的工 作,因为无论对于康德、黑 格尔还是对于费希特而言, 我们都已经拥有其相对完备 的中译著作,而相比之下, 谢林著作的中译仍然处于非 常匮乏的局面。有鉴于此, 我们提出了中文版“谢林著 作集”的翻译出版规划,希 望以此推进我国学界对于谢 林哲学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 学的研究工作。 中文版“谢林著作集”所 依据的德文底本是谢林去世 之后不久,由他的儿子 (K.F.A.Schelling)编辑整 理,并由科塔出版社出版的 十四卷本《谢林全集》(以 下简称为“经典版”)。“经 典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 部分(第1-10卷)的内容是 谢林生前发表的全部著作及 后期的一些手稿,第二部分 (第11-14卷)先于第一部 分出版,其内容是晚年谢林 关于“神话哲学”和“天启哲 学”的授课手稿。自从这套 全集出版以来,它一直都是 谢林研究最为倚重的一个经 典版本,目前学界在引用谢 林原文的时候所遵循的规则 也是以这套全集为准,比如 “VI,60”就是指所引文字出 自“经典版”第六卷第60页。 20世纪上半叶,曼弗雷德· 施罗特(Manfred Schr?ter )为纪念谢林去世100周年 ,重新整理出版了“百周年 纪念版”《谢林全集》。② 但从内容上来看,“百周年 纪念版”完全是“经典版”的 原版影印,只不过在篇章的 编排顺序方面进行了重新调 整,而且“百周年纪念版”的 每一页都标注了“经典版”的 对应页码。就此而言,无论 人们是使用“百周年纪念版” 还是继续使用“经典版”,本 质上都没有任何差别。唯一 需要指出的是,“百周年纪 念版”相比“经典版”还是增 加了新的一卷,即所谓的《 遗著卷》(NachlaBband) ,其中收录了谢林的《世界 时代》1811年排印稿和 1813年排印稿,以及另外 一些相关的手稿片断。 1985年,曼弗雷德·弗兰克 (Manfred Frank)又编辑 出版了一套六卷本《谢林选 集》,其选取的内容仍然是 “经典版”的原版影印。这套 《谢林选集》不仅价格实惠 ,而且基本上把谢林的最重 要的著作都收录其中,故广 受欢迎。虽然自1976年起 ,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启动 了四十卷本“历史一考据版” 《谢林全集》的编辑工作, 但由于这项工作的进展非常 缓慢(目前仅仅出版了谢林 1801年之前的著作),并 且其重心是放在版本考据等 方面,所以对于严格意义上 的哲学研究来说暂时没有很 大的影响。总的说来,“经 典版”直到今天都仍然是谢 林著作的最权威和最重要的 版本,在谢林研究中占据着 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我们 把它当作中文版“谢林著作 集”的底本,这是一个稳妥 可靠的做法。 目前我国学界已经有许 多“全集”翻译项目,相比这 些项目,我们这套中文版“ 谢林著作集”的主要宗旨不 在于追求大而全,而是希望 在基本覆盖谢林各个时期的 著述的前提下,挑选其中最 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陆续翻译出版,力争做成 一套较完备的精品集。从我 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