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海经与动画美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唐晓梅//唐世贵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研究《山海经》图像类别与当代动画角色造型模型美学理论体系之关系,从而为当代动画设计与创作提供全新的美学理论体系支持。全书首先将《山海经》原图分为生命原型、生活原型、生态原型,构成其美学理论体系。其次运用荣格心理分析学理论,重点从二者图像的相似性、相承性、同一性三个美学命题,深层次开拓当代动画设计与创作选材与《山海经》图像的渊源关系,《山海经》古图原本是人类共同心灵的遗留物,成为当代动画设计、创作者取之不竭的美学灵感源泉。最后归纳到:当代动画设计与创作一旦与高科技——人工智能相结合,那么,《山海经》古图类别不仅在当代动画角色造型方面,甚至在未来动画审美领域,必将重新焕发审美价值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唐晓梅,副教授,艺术硕士。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东华大学。现今就职于攀枝花学院,国家社科课题青年项目(2017)主持人。 目录 序言 总论 第一章 《山海经》图像美学体系 第一节 《山海经》圆形图像思维 第二节 《山海经》古图搜集研究传播 第三节 《山海经》原型古图类别 第四节 《山海经》泛神论美学体系 第二章 《山海经》图像与动画角色模型美学理论构建 第一节 动画角色模型相关概念 第二节 《山海经》图像与类型化动画 第三节 《山海经》生命美学与动画角色模型性格造型 第四节 《山海经》生活美学与动画角色风格造型 第五节 《山海经》生态美学与动画角色的环境造型 第六节 《山海经》图像类别与动画角色模型 第三章 《山海经》与动画同心圆模型美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表现主义动画美学同心圆模型 第二节 《山海经》图像与动画审美关系 第三节 《山海经》图像与动画角色生命美学同心圆模型 第四节 《山海经》图像与动画生活美学同心圆模型 第五节 《山海经》图像与动画生态美学同心圆模型 结论 当代动画同心圆模型审美标准化 参考文献 序言 唐晓梅同志承担的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即将付梓 ,为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唐晓梅作为课题主持人, 其实有点勉为其难,难就难 在要把文学、艺术学、美学 融合在一起,然后找到其联 结点,即三者的传承性、相 似性与同一性。中国传统文 化,当然包括《山海经》在 内,而其原型图像,从某种 程度上说,乃当代动画“中 国学派”之“底色”,这就是 其与当代动画角色恰到好处 的融合。 《山海经》原本是古代 的一本“漫画书”,它所蕴含 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圆形图像 思维,这一生命力由当代动 画角色传承了下来,我们看 看《大闹天宫》中孙悟空那 圆圆的脑袋、猪八戒那滚圆 的身子,借用《山海经》八 卦圆图意境化,使这种圆球 形态的角色造型不仅具有立 体感,而且角色形象灵活圆 润,即使处于静止状态,观 众也能够获得充实、饱满之 喜感。这就是当代动画美学 ,即灵感为图像赋予了生命 力之表现主义艺术哲学。动 画是灵感的表现,灵感既来 自社会实践,又来源于《山 海经》等文献。《恶搞之家 》中皮特的造型、《美国老 爸》中老爸的造型在早期美 国动画造型上有一个明显的 特征,即“充分利用圆形, 圆形的眼睛、圆形的手脚、 圆形的耳朵、圆形的身体” 。这些圆球形态的造型与《 山海经》中的圆形怪物帝江 、视肉等体现出来的同心圆 生活审美模型亦相当接近。 不过,“上古之民,混沌未 开”,记述简约的《山海经 》正是初民圆形图像思维特 征的直接投射。从《山海经 》圆形思维形态看,混沌一 团即圆形模糊思维,古人是 无力分辨清楚的,《山海经 》表现的只是中华文化发轫 期的一些朦胧意识,是有关 天下的模糊知识的圆形图像 事物的汇编而已。《山海经 》圆形图像思维又直接与先 天八卦圆图像关联,《山经 》以“高梁之山”为圆心构成 同心圆模型,《海经》以“ 天地之中”为圆心构成同心 圆模型,以南为始右转,上 南下北,而《大荒经》因为 是西周时巴人的作品,以后 天八卦圆图从东为始右转, 与《海经》上南下北不谋而 合。两大模型合为《山海经 》同心圆模型,体现出以泛 神论为圆心之美学理论体系 。 当代动画角色造型美学 理论体系,恰当地借鉴了《 山海经》泛神论美学体系, 而图像思维成为二者相联系 、转化并获得灵感的桥梁, 因此,当代动画角色更具有 审美生命力。《山海经》原 型图像构成:第一类天神与 创世神、自然神等;第二类 人帝、超人与现实人等;第 三类人、神与动植物组合的 怪物,包括异兽、奇鸟、异 鱼、怪蛇、家畜等;第四类 创造型神物(包括龙、凤等 ),并具有一些科技含量或 科幻因素等。《山海经》中 这四类古图乃转化为当代动 画角色造型之基础,故当代 动画角色造型亦可对应为四 类:第一类神灵(上帝、精 灵、自然神等);第二类人 类(人帝、超人、凡人等) ;第三类妖怪(动植物甚至 人演化的妖魔鬼怪等);第 四类科幻(天马、天狗、变 形金刚、机器人、机器动物 、机器植物、机器本身、外 星人、穿越时空未来人等) 。从美学角度看,《山海经 》原型古图如同其五色一样 在当代动画角色造型中已重 放光芒,如中国动画《观海 策》《大鱼海棠》《哪吒之 魔童降世》《小门神》等, 就直接取材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传入 日本后,转化为日本妖怪动 画的象征,在“本土化”、整 合化之后已经深深地植入了 日本的妖怪文化体系中。日 本“九尾妖狐”转化后与《山 海经》中的九尾狐呈现在世 人面前的形象便与之前迥异 了。例如《银仙》等作品中 ,九尾狐通常都礼仪端正, 露出稳重的微笑,掩藏着另 一面。20世纪后期,科学技 术的高速发展,从《山海经 》原始图像中获得灵感,使 当代科幻动画类型化角色审 美表现更加完美。在角色性 格方面,日本动画中的九尾 狐开始发生了质的演变。 当代高科技为动画角色 造型美学设计提供了技术手 段,对于动画本身来说就更 需要一种新的动画审美理论 标准,以适应动画大众化、 商业化的未来审美需要。而 《山海经》所包含的传统文 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 享的,且其所有的尚未被后 人理解并利用的古图,其博 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有待动 画设计者利用高科技手段进 行继续开发,使《山海经》 原型古图重新获得审美表现 生命力,转化为未来动画类 型化角色。因此,未来中国 三维动画电影的发展,必须 应对人工智能加量子计算机 的挑战,构建出以泛神论为 圆心的动画角色审美模型, 这对于当代动画审美理论工 作者来说,任重道远,期盼 着更多的以《山海经》为基 础开拓的动画未来美学理论 大著问世。 总之,唐晓梅同志《《 山海经》与动画美学》一书 甚值一读。相信其出版,对 相关领域之研究者当有所助 益,尤其是动画设计者和青 年学子。 力之 2020年9月14日 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