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变胖呢?为什么慢性病缠身?
那不是你的错。因为你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被糖分侵害,对“糖分中毒”。只要改变“中毒”的大脑就可以成功减肥、摆脱慢性病的困扰。
本书详述了糖分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是如何成为各种疾病的根源,以及引起肥胖的机理。然后,提供了摆脱糖中毒状态的方法。另外,还详细讲解吃什么好,什么是绝对不能吃或喝的东西,甚至是用什么样的吃法会有效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糖中毒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日)牧田善二 |
出版社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人为什么会变胖呢?为什么慢性病缠身? 那不是你的错。因为你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被糖分侵害,对“糖分中毒”。只要改变“中毒”的大脑就可以成功减肥、摆脱慢性病的困扰。 本书详述了糖分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是如何成为各种疾病的根源,以及引起肥胖的机理。然后,提供了摆脱糖中毒状态的方法。另外,还详细讲解吃什么好,什么是绝对不能吃或喝的东西,甚至是用什么样的吃法会有效果。 作者简介 牧田善二(Makita Zenji),AGE牧田专科医院院长,糖尿病专科医生,医学博士。 1979年毕业于北海道大学医学系。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医学生物化学部等机构进修时,对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而备受关注的AGE进行了约5年的研究。在此期间,成功研发测定血液中AGE的方法,为世界首次研发。曾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Science(《科学》)、THE LANCET(《柳叶刀》)等世界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AGE相关的学术论文。1996年就任北海道大学医学系讲师。2000年就任久留米大学医学院教授。2003年起,在东京银座开设“AGE牧田专科医院”,专门诊疗以糖尿病为主的生活习惯病、肥胖症等,已诊治病患达20多万人次。 著有:《减糖瘦身菜》《糖尿病就得这么治》《糖尿病的存与亡》《被90%日本人所误解的控糖措施》《不想变老就请减AGE》《健康体检90%都是错的》等多部作品。 目录 01 糖分,既必要又有害 全球肥胖人数激增 须知!肥胖和糖中毒都是慢性病 甚至连医生都不知道肥胖的原因 了解糖分是什么,就能轻松减肥 蔬菜汁和果汁对身体也有害 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值是如何波动的,是件很严峻的事 碳水化合物就是糖 “清汤荞麦面”和“荞麦蒸面”都是危险的,缺乏知识会加剧糖中毒 大量摄入糖分违反DNA发展规律 碳水化合物和糖是铭刻在大脑里的东西 食品制造商赚钱,人们的大脑被控制 在现代社会,不上瘾是很难的 “为了大脑运转而摄取糖分”是恶魔的谎言 第一章回顾 02 人为什么戒不掉摄取糖分 摄入的糖分越多,就会越渴望摄入更多 诱因是偶然间拿到的袋装点心 “奖励系统”——引起糖中毒的机制 “易怒的人”也是糖分造就的 液态糖是一种魔鬼食品 糖中毒严重危害健康 你的中毒程度有多高 糖分使你发胖——肥胖的机制 吃脂质并不会变胖 只要不停地吃碳水化合物,就永远也瘦不下来 控制糖分摄入会导致肌肉萎缩是谎言 男性肥胖特别危险,女性太瘦也不好 第二章回顾 03 治愈糖中毒的终级减肥方法之知识篇 治疗肥胖基本上等同于治疗糖中毒 依靠意志是不行的,改变行为习惯很重要 在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自觉反省“自己是否上瘾了” 要认识到随处都有糖分陷阱 依靠意志力,不会有什么很好的结果 以知识为武器,糖中毒一定能治愈 两大摆脱糖中毒的饮食要点 哪些食物不会导致血糖值升高 怎么样吃才不会导致血糖值升高 不要单吃碳水化合物 最后再吃碳水化合物 改变糖分无处不在的环境 灵活运用替代行为 把它变成游戏,给自己褒奖 保持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 “吃完后马上运动”——抵消刚刚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 谨防危害程度高的碳水化合物 根据种类不同,有些酒完全可以放心喝 第三章回顾 【佩戴血糖检测仪的经验之谈①】 04 治愈糖中毒的终极减肥方法之实践篇 瘦到什么程度才合适 两种科学的减肥方法 如何减少糖分摄入量 如何控制血糖值 每天早餐前称体重 不用违抗大脑的六种饮食方法 即使反弹了也要重新开始 在与大脑的对抗中获胜患者的例子 想一想瘦下来会有什么好处 奖励和呐喊助威 第四章回顾 【佩戴血糖检测仪的经验之谈②】 05 糖中毒与身体之间的无休止的战斗 “肥胖是万病之源”,不要掉以轻心 葡萄糖会损害血液和血管 摄入过量的糖分会加剧糖尿病的发展 如果得了糖尿病,那么每一次遇到危机都如临大敌 最可怕的并发症是什么? 得了慢性肾病却忽视 慢性肾病是第一大隐性致死病因 选择专门治疗肾脏的医生 避免透析的治疗方法 不要轻视高血压 内脏脂肪引起的炎症会危害全身 预防糖分引起的疾病和衰老 第五章回顾 结语 序言 不知不觉中越来越严重 的“糖中毒” 大概20多年前,日本的 媒体曾经大肆报道“在美国 ,肥胖的人无法出人头地” 这一新闻。美国人断言:“ 连自己的体重都管理不好的 人,怎么可能管理好别人” 。这个推理看起来相当有说 服力,即使是在日本商界, 人们也会觉得肥胖很丢脸。 这不是过去才有的现象,现 在肥胖的人仍然被人们戴着 有色眼镜看待,被认为是“ 无法管理好自己的人”。 但是,我要对这种风气 提出异议。肥胖的人并不是 简单地不知克制、吃得很多 ,而是因为大脑中了“糖毒” ,处于不由自主地摄取糖分 的境地。肥胖并非出自他们 的本意,他们只是糖中毒的 受害者。详细情况我将在后 文中详述。 糖分不仅仅是指含糖的 甜食等,也包括米饭、面类 食物等碳水化合物,这些才 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大部分肥胖的 人都爱吃米饭和面类食物。 话虽如此,他们之所以会吃 到发胖,并不仅仅是因为贪 吃,而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已 经变成了一个“不由自主地 就想吃”的大脑。没有人是 为了胖而胖的。 在体检时,“代谢综合征 ”会受到格外的关注。很多 日本男性从30多岁就开始发 胖了,到了中老年很多人会 被指出有代谢综合征,说不 定你也会成为被医生嘱咐“ 要减肥”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被叮嘱 ,肥胖的人数并不会那么容 易减少,甚至肥胖人数还在 逐年增加,不是吗?或者即 使瘦了一点儿,也很快就反 弹了吧? 为什么瘦下来这么难呢 ? 因为你是美食家?因为 你意志薄弱? 不是的。如果你瘦不下 来,那是因为你糖中毒了。 如果不治好糖中毒,就不可 能从本质上消除肥胖。 如此棘手的糖中毒不仅 仅是胖人的问题。纤瘦的年 轻女性中也有很多重症糖中 毒患者。她们中有的人用从 便利店买来的碳酸饮料、果 汁、零食来代替正餐。那并 不是因为她们没出息,也不 是因为她们不会做饭,而是 因为有一个不由自主想要采 用这种饮食结构的大脑。 糖中毒其实是一种“上瘾 ”现象。在我们周围的社会 中,存在着很多“上瘾”的现 象。“上瘾”可以大致分为两 种类型,一类是无法戒掉药 物、酒精、尼古丁等物质的 “物质依 赖”;另一类是无法戒掉 赌博、购物、游戏等行为的 “过程依赖”。但根源是一样 的,所有的上瘾都是因为大 脑受到了伤害。 其实,只知道工作的“工 作狂”也是一种很严重的上 瘾,虽然这种行为很少被谴 责。 尽管人们认为网瘾今后 会发展成为大问题,但研究 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那么,你最避之不及的 瘾是什么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那不 就是“毒瘾”吗?滥用兴奋剂 已经是犯罪,把毒品当作药 物来使用的行为,就更让人 无法理解。从因吸毒陷入混 乱状态并杀伤无关人员等案 件来看,毒瘾确实是最糟糕 的。 另外,同样是物质依赖 ,酒瘾和烟瘾,大众好像还 是可以接受的,对糖分上瘾 就更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的。相比而言,甚至有人会 觉得对糖分上瘾是件很可爱 的事情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 就非常有必要颠覆这种认识 。 糖中毒可能不会像毒瘾 那样给周围的人带去麻烦。 但是,在自己完全没注意到 的情况下就成了重度患者, 甚至还因此得了极其严重的 病,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中 比比皆是。从这些方面来看 糖中毒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 的。 本书深入探究了为什么 会发生糖中毒,有多少人已 经中毒了,其原因何在,同 时从医学的角度阐述了其可 怕的危害。当然,我们也会 以具体且通俗易懂的方式说 明糖分中毒的治疗方法。 40年来,我作为糖尿病 专家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 接诊了超过10万名患者。糖 尿病和“糖分摄入”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不管我喜不喜 欢,我都成了一个比任何人 都了解糖分的医生。 我想先做一个明确的声 明。糖分是一种比你想象的 要可怕得多的物质。即使是 没有患上糖尿病的健康人也 很容易对糖分上瘾。而且糖 分不仅会导致你发胖,还会 在不知不觉中严重损害你的 健康。 对于现代人来说,最想 避免的疾病就是癌症吧。不 仅是癌症,我认为心肌梗死 、脑卒中、慢性肾病、阿尔 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根本 原因也在于糖中毒。 了解糖中毒,把对抗糖 瘾当作需要全力以赴的事情 ,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管理 中最重要的课题了。 导语 “糖”是肥胖、疾病的元凶!! 日本名医牧田善二,根据40年临床经验,揭露关于糖的恐怖真相,详细讲解糖分成瘾机制,以及对人体的危害,提供对抗糖中毒的对策与戒除糖瘾的饮食法,吃什么好、绝对不能吃或喝的东西、什么样的吃法会有效果都一一告诉你。 后记 我们人类从很久以前就 一直在拼命努力,至今已完 成了各种进化。医学作为其 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诊断 和治疗方法领域都取得了极 大的进展,我们现在已经可 以拯救那些曾经不得不放弃 治疗的生命。 但在进步的过程中,有 时也会“犯错误”。农耕技术 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造福了世 界各地的人们,但也造就了 过量摄入糖分这一极其不良 的饮食习惯。 结果,很多现代人都没 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糖 分上瘾的深渊,而一直在吃 自己喜欢的东西,危害着自 己的健康。 医生也不愿意对那些多 吃了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 人,发出警告说“那个行为 是很危险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写了 这本书,我想让更多的人知 道“糖中毒”这个词,想让人 们过上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 。 我想让人们知道,真正 健康幸福的生活,是不可能 在大脑被糖分控制的状态下 实现的。 虽然其中不乏一些专业 性的内容,但相信各位读者 读完这本书后,一定能够了 解糖中毒这种疾病的存在, 以及其可怕之处。与此同时 ,应该也知道了其治疗方法 。 所以,没关系的。 即使是之前多次减肥都 没成功、完全失去自信的人 ,这次应该都能成功。 我衷心地希望通过本书 介绍的方法,你能顺利地瘦 下来,过上与以往完全不同 的、真正健康幸福的生活。 2021年12月 AGE牧田诊所院长·牧田 善二 精彩页 全球肥胖人数激增 2016年,世界顶级医学杂志之一的《柳叶刀》公布了一组有关肥胖的数据。 自1975年以来的40年间,全球肥胖者数量急剧增加,人数已超过6.41亿。从男女构成明细来看,男性为2.66亿人,女性为3.75亿人。仅看日本的数据,发现男女差距发生逆转,男性肥胖者占绝大多数。 肥胖的诊断是根据全球通用的BMI(Body Mass Index, 身体质量指数)来进行的。BMI的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 例如,体重60千克、身高160厘米的人的BMI为60÷(1.6×1.6)=23.4。在日本,如果BMI在18.5~25.0,那么此时的体重则为“标准体重”。 日本15岁以上男性的平均BMI为23.8,女性平均值为22.5。光看这个数值,就会觉得“这不是在标准范围内吗?而且女性比较瘦啊”。但是,这两个数值与标准上限25.0相差并不大。 而且,不要忘记这个数值是包括了肥胖者较少的年轻人的平均数值。读者们20岁左右的时候身材都很苗条吧?但是,进入中年以后你的体重是不是就渐渐增加了? 尤其是男性,从30多岁开始发胖,40~50多岁时体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的人很少(表1)。顺便说一句,BMI为22.0时的体重,可以说是正常体重中最健康的体重,而最好看的体重是BMI为20.0时的体重,是看起来比较苗条的体重。 即便如此,日本人的肥胖情况还算好的,在肥胖大国——美国,肥胖已经成为一件可怕的事。 我想去过美国的人应该都知道,在电视上看到的帅气、美丽的演员、歌手、运动员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例外。实际上,在美国,无论男女老少都有肥胖者,而且其肥胖方式并不固定。 BMI超过40.0的重度肥胖者,在日本很少见,但在美国随处可见。 即便如此,现在也不是嘲笑“美国人真是不在乎”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社会糖中毒如此严重,日本也正走向同样的道路。 须知!肥胖和糖中毒都是慢性病 肥胖人数激增的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美国,包括中东和亚太各国在内,全世界几乎都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与此同时,由肥胖引起的疾病也在持续增加。 日本人死亡原因中居首位的是癌症,而在美国死于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人最多,这两种疾病无疑都是肥胖导致的。 然而,肥胖不仅是心脏病和癌症的主要病因,糖尿病(我的专业领域)、高血压、慢性肾病、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等可怕的疾病都与肥胖有关。 另外,在某些传染病的感染者中,肥胖者的病情显然更容易发展成重症。即使是年纪轻轻就死亡的、被报道为“没有慢性病”的案例中,肥胖者也有很多。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肥胖是一种慢性病。 当然,对于这种情况,全世界的医护人员并没有袖手旁观。为了减少肥胖者,很多国家都在开展提高人们对肥胖认知的启蒙活动,但是效果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指导方法不对。 肥胖的人,是自己亲手把食物送到嘴里,自己咀嚼咽下去的,结果变胖了;而不是明明不愿意吃,却被他人强行塞进嘴里才变胖的。 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