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意识形态的起源(16世纪法国的意识与社会纷争的诞生妥协的登场)(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英)唐纳德·克雷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完整剖析意识形态的来龙去脉,为人们理解左右自己行为和思想的这种集体性观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提出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将宗教改革时期定为人类意识形态的诞生期,能够引发大量争鸣。并且从内容上来说,也符合当下人们的阅读趣味,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历史珍闻深入浅出地揭开真相。
作者简介
唐纳德·克雷,现任罗格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以及《思想史》期刊的执行主编。他常年专研思想史与观念史,在业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其著作主要包括《人类的尺度:西方社会思想和法律传统》等。
目录
序章:意识形态问题与历史进程
第一章 背景:路德孵化之卵
序言:布告事件(1534年)
改革的观念
马丁·路德的七头
宗教改革的维度
人的境况和意识形态的起源
第二章 家庭:宗教经验与意识形态信念
序言:泰奥多尔·贝扎得见光明(1548年)
良知的自责
通往大马士革之路
首要辩证法
从血亲到宗派
第三章 信众群体:培育信仰
序言:圣雅克街事件(1557年)
从信仰到事业
由听道而生的信仰
福音革命
教会的种子
第四章 学院:教化与辩论
序言:彼得·拉米斯及其讯息(1543年)
传统教育与新学
是与非
新教教育
学术战争
第五章 法庭:法律职业与政治家
序言:巴黎高等法院中的对抗(1559年)
第四等级
真正的哲学与人的境况
王之所好
政治家
第六章 宣传:信仰的传播
序言:艾蒂安·多莱的火刑(1546年)
印刷术与原始新闻业
书卷弥满的世界
禁书与焚书
宣传的模式
第七章 派系:对事业的定义
序言:孔代亲王制定契约(1562年)
界线的划定
理性与非理性之声
血与墨
事业的奉献者
第八章 意识形态:社会思想的剖析
序言:警报声起
意识形态的形态
意识形态的要素
意识形态的层次
意识形态的终结
结语: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姓名索引
序言
法国宗教改革仍然是一
头掩藏于迷雾之后的巨兽,
其首尾各部可能都已分别为
人们所瞥见和研究,但它的
庞大全貌却迟迟未能清晰地
展现在世人面前。
何为法国宗教改革?相
关研究可谓自古有之,且卷
帙浩繁。在法国宗教改革仍
在进行的16世纪下半叶,时
任加尔文教派领袖的泰奥多
尔·贝扎等人便已经开始编
撰具有浓厚新教教会官方色
彩的《法兰西王国新教教会
史》。以此为代表,关于法
国宗教改革的研究和讨论大
幕徐徐拉开,此后的相关著
述可谓浩如烟海。及至20世
纪,关于法国宗教改革这一
历史进程的研究已经呈现出
了多条路径。因此,现在看
来,法国宗教改革既是一部
宗教史,亦是一部政治史和
文化史。然而,就法国宗教
改革的性质定义而言,它仍
然是一个未能取得广泛一致
意见的问题,而且诸多研究
者甚至赋予了它悲观和负面
的色彩。比如吕西安·费弗
尔就曾将16世纪这一宗教改
革时期描绘成“出现大规模
宗教无序状态的漫长时期”
;而在《上帝的士兵》一书
中,法国宗教改革更是被德
尼·克鲁泽描绘为一场“失败
的革命”。
但是对唐纳德·R.克雷而
言,法国宗教改革在更大意
义上则是一段涉及思想史和
智识史的进程。意识形态观
念成为他所设定的这一历史
剧场当中的主角,其产生、
发展及其影响成为一个宏大
故事的重要线索。在此,政
治、宗教的繁杂背景被大量
隐去,得到凸显的是这样一
个核心问题:宗教改革时期
的法国社会如何酝酿、制造
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意识形态
观念,并使之具备了如此强
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反过
来推动了这个传统社会的进
一步转型(若非崩溃的话)
?因此,在克雷看来,法国
宗教改革乃是一个从旧牢笼
中孕育新生,从摇摇欲坠的
旧厦中构筑稳固新宇的进程

本书可谓唐纳德·R.克雷
基于其早年对于16世纪法国
法律史、政治史和思想史等
分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被
广泛视为其研究16世纪法国
历史的总结性成果。克雷在
本书中指出,作为一个词语
的“意识形态”仅有数个世纪
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概念,
它却可以被追溯到更早的时
期。他试图通过本书展现意
识形态在近代早期如同生命
体一般的若干发展阶段。
首先是意识形态的产生
。这是个体对抗权威的阶段
,也是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意
识形态的萌芽期和发育期。
在这个阶段,由家庭、教会
、国家等一系列社会单元所
构筑的藩篱已经形成了一个
严密的网络,而在其中得到
彰显的正是父权、教权和王
权等一系列保守的权威。这
样的权力现状虽然保证了传
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却也纵
容了诸多弊病的滋生与蔓延
。对于新生思想的恐惧和压
制成了这一传统社会中权威
的普遍应激反应,不论是在
家庭中,还是在教会和国家
层面皆是如此。因此,对于
弊病(也就是对于现状和传
统)的不满也势必表现为对
不同层级的权威的藐视和挑
战。因此,虽然有着时间上
的先后之别,但它往往展现
了对父权、教权和王权的共
同敌意。这一点在路德身上
展露无遗。自路德以降,加
尔文、贝扎也都表现出了这
样的特质。宗教改革的新的
意识形态正是在这一传统权
威的裂隙中得以酝酿和产生
的,它在本质上是对传统与
现状的反动,是对当前权威
的背弃。然而,值得注意的
是,这种反动与背弃却不够
彻底,从而导致了克雷所谓
的“意识形态的循环”。路德
等人转而又成为宗教改革中
的新权威,并开始构建他们
所认可的现状与传统。
其次是意识形态的发展
。意识形态虽然产生于个人
对于权威的挑战和反抗,但
其发展壮大仍然要倚赖社会
性的平台和渠道。新教组织
、印刷行业和大学便成为16
世纪法国宗教改革意识形态
发展的“助推器”。这一阶段
表明意识形态本身仍然是一
种社会性的产物,而它在当
时法国社会中最重要的表现
和影响便是“派系”(parti)
的产生:在16世纪的语境当
中,parti。尚不具备“党派”
的含义,而仍然保持着其原
初的意涵。不过,此时的派
系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强大的
冲击力,其表现甚至溢出了
政治思想论争的范畴,在宗
派化(confessionization)
、政治对立的过程中都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甚至于在某
种意义上可以说16世纪法国
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圣巴
托罗缪屠杀——便是意识形
态分裂导致的派系纷争的极
端体现。
最后则是意识形态的终
结。随着派系斗争的白热化
,所有的意识形态论争都诉
诸更为直接的暴力与战争,
但是,这样的状态对于法国
社会的秩序而言显然是无益
的。因此,带有马基雅维利
色彩的,或谓之为“政治家
派”的新派系开始发挥更大
的影响力。1589年纳瓦拉
的亨利成为法国国王其实是
意识形态终结的一个重要标
志。一方面,亨利四世的继
位标志着波旁王朝的开始和
绝对主义王权建构的开端,
这种秩序的重建和权威的重
构事实上意味着以挑战权威
姿态问世的法国宗教战争意
识形态开始退居次席,有序
取代了混乱,权威取代了反
抗,成为此后几个世纪的主
导状态/形势;另一方面,
意识形态中显而易见的宗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