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建筑物内外墙面、顶棚以及室内外地面的装饰构造做法,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装饰构造设计原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特殊装饰工程、特殊部位装饰工程的构造原理和方法,以及典型装饰工程构造实例。本书每章设置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正文中附有大量的二维码资源,包括随堂测试、施工视频、教学讲解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建筑装饰构造概述 1.1 建筑装饰构造的概念、意义和学习方法 1.1.1 建筑装饰与建筑装饰构造的概念 1.1.2 建筑装饰构造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1.1.3 建筑装饰构造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1.2 建筑装饰构造的组成、作用及分类 1.2.1 建筑装饰构造的部位组成及作用 1.2.2 建筑装饰构造的基本类型 1.3 建筑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 1.3.1 正确分析和解决功能要求 1.3.2 创造适当的环境氛围和意境 1.3.3 确保受力、防火、环保等方面安全可靠 1.3.4 施工方便、可行 1.3.5 经济合理 1.3.6 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建筑装饰材料 1.4 建筑装饰构造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标准化 1.4.1 建筑装饰构造设计的一般思路 1.4.2 标准做法与标准图 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楼地面装饰构造 2.1 楼地面的功能和分类 2.1.1 楼地面的功能 2.1.2 楼地面的层次构造及作用 2.1.3 楼地面的分类 2.2 整体式楼地面构造 2.2.1 水泥石屑楼地面 2.2.2 现浇水磨石地面 2.2.3 涂布楼地面 2.3 块材式楼地面构造 2.3.1 预制水磨石楼地面 2.3.2 地砖、陶瓷锦砖、缸砖楼地面 2.3.3 花岗岩、大理石楼地面 序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科技、人才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 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 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 教育人才培养要树立质量意识、抓好质量建设、全面提 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本书第一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第二版在内容的编选上充分考虑了建筑装饰行业 最新的发展趋势,采纳新的、成熟的构造方法,同时保 留了一些目前在实际中仍然使用的传统构造做法,以适 应不同的需要。书中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并附 有大量随堂测试、施工视频、教学讲解等二维码资源, 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方便。 本书编写依据两条原则。一是试图说明构造在装饰 工程中应做什么和怎样做,还原“构造是设计”的本来 面目。建筑装饰要求越高时,构造设计就越有意义、越 有价值。精益求精是构造设计的最终目的。二是强调了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书内容适当地细化到 了实际工作所要求的深度,相应地增加了篇幅。教学中 应有重点地将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内容讲透、讲活,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其他内容可结合参观、实习、大作业、 自习等安排学生自学讨论。 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以二十大精神构建课程思政内容。根据立德树人 的根本要求,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育人授业的目 标,引导青年学生“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 善作善成”。 2 所修订内容尽可能紧跟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步伐 ,积极介绍成熟的新材料、新构造、新技术。 3 书中内容基本上涉及建筑装饰的方方面面,以适 应各院校教学中的不同需要,也为学生将来就业拓宽领 域。 4 叙述平实、深入,贴近实际工程需要,便于学生 学习与应用。 本书由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周英才、吉龙华、李霞担 任主编,赵连平、赵莹、聂丽云担任副主编,吕萌、郝 津、张昀琪和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叶参与了编写工 作。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由吉龙华编写;第2章由赵莹 编写;第3章由李霞编写;第4章由赵连平编写;第5章 由郝津编写;第6章由吕萌编写;第7章由聂丽云编写; 第8章由张昀琪编写;第9章由周英才、刘叶编写。全书 由周英才统稿,由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 师李立峰主审。 我们的努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待广大师生和 读者的检验。限于时间的仓促和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 不妥之处,敬请不吝指正,以期进一步修订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