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学生品道德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阿奎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解读道德经的通俗读物,以师生对话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源头之一的老子哲学,使中国思想站到了哲学的制高点,老子万物源于“道”、循“道”而为的宇宙观,对现代科学研究宇宙起源和发展,依然具有启迪作用;他的辩证唯物思维方式,直到二千多年后的黑格尔辩证法诞生才被超越。本书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老子的观点进行剖析,展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袁顺奎,笔名阿奎,生于1962年,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表各类作品,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金漩涡》(合著)、《银色空盘》《秦家风波》;理论专著《语言技巧》《文学戏剧鉴赏》《音乐美术知识》《当代中国股市实录》(合著)、《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等。 目录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序言 写此书源于给思政专业 的学生开设“中外哲学史”课 ,在介绍中外哲学家的过程 中,发现学生们对老子很感 兴趣,同时又觉得老子的东 西难懂。只言片语地介绍老 子,的确不容易搞懂,甚至 会使学生对老子的理论产生 神秘感,于是我就产生了给 学生全面剖析老子的想法。 对学生来说,首先要树 立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中国 古代哲学家中,有宇宙观的 并不多,老子有宇宙观,并 且是中国唯物宇宙观的源头 。他把万物起源及其运行规 律称之为道,把道的具体体 现称之为德。道是自在自为 的,人们只要遵循道,遵循 规律,不违背规律行事,就 体现了德。在科学日益发达 的今天,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所谓神的世界,灵魂的世 界,其破产是不言自明的, 而老子的宇宙观,对世界万 物源起的猜想,那种“无中 生有”,从“一”而生万物的 哲学思想,基本符合当今科 学“宇宙大爆炸”的认知,完 全能与康德的“星云假说”媲 美。所以讲解老子的宇宙观 ,对树立唯物主义宇宙概念 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学生要树立历史 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历史是 人民创造的,最底层的人民 群众是现实力量的中坚,历 史的发展是人民的现实力量 推动的,人民是创造社会价 值、财富的主人。老子处于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 时代,我们不能要求老子用 唯物史观看清自身的时代, 但他对统治阶级的剥削现象 还是有所认识的;我们不能 要求老子拥有社会发展的科 学认识,但他把自然之道与 社会之道等同的观点,有其 合理之处。在摩尔根揭示母 系社会,马克思揭示父系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老子 能把自然规律引申到社会规 律,要统治阶级遵循“道”, 不要“有为”地剥削,而要“ 无为”地治理,已经是对剥 削现象的有效批判了。老子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科学 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前,应该 是最好的治国思想了。通过 对老子这一思想的讲解,能 让学生理解社会的异化,理 解父系社会是异化的社会, 是文明与野蛮同时向前推进 的社会。扬弃异化必须有为 ,社会也是在有为过程中建 立起文明原则的。扬弃了奴 隶社会,建立起自由观念; 扬弃了封建社会,建立起平 等观念;现在社会正在走向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我 们要建立起博爱观念。历史 唯物主义,不仅是对社会规 律的认识,也是在认识过程 中构建起文明的价值观。 再次,学生要树立共产 主义理想和信念。老子时代 还不知道有母系社会,可无 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向往 远古时代,都把解决社会异 化的理想建立在尧舜时代的 氏族社会之上。虽说不科学 ,但有其合理性。老子“小 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 社会理想,是母系社会尚未 揭示之前,最为合理的理想 了,有对剥削、异化否定的 人性光芒。当今社会,在认 识到父系社会前还有母系社 会,许多人却依然陷在私有 制的陷阱里,不能很好地认 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有 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清醒 认识,就无法树立共产主义 的理想与信念。共产主义理 想,就是回到远古社会的信 念,不是回到“小国寡民”, 也不是简单地回归原始共产 主义,而是在经济发达之后 的回归,是在更高意义上的 回归,在吸取了人类历史文 明(责任、自由、平等、博 爱)上的回归。很多人会认 为这是理想主义的空想,其 实不是。共产主义在经济发 达之后,正在朝我们走近。 社会化养老,孩子教育免费 ,生孩子有补贴,医疗免费 ,家务劳动社会化(被家政 业取代),等等,这些都是 共产主义实现的措施。原始 共产主义,不仅财产共有, 最主要的是没有私有制个体 家庭,氏族就是公共家庭。 人要有理想,这个理想就是 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尤其要 坚定这个理想。 最后,学生要建立起辩 证法的思维方法。马克思的 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能超 越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 ,是因为继承了黑格尔的辫 证法,同时又否定了黑格尔 的绝对理念。老子的思维方 法是辩证思维,是对立走向 极端并达到统一的辩证思想 。我们把老子的辩证思维与 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比较,老 子除了正题、反题外,无非 没有合题,即事物发展到对 立统一后提升到新的层面运 行。因为老子的辩证思维缺 少合题,使得老子认为事物 永远重复着过去,事物的运 行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这就导致了古人所 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历史观。实质上每次“分” 与“合”两个极端的历史运行 ,都会把历史推向一个新的 高度。老子虽然没有合题, 可他毕竟在两千多年前就提 出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这在 人类历史上是非常杰出的。 也就是说,老子的思维方法 在两千多年前,就超越了马 克思时代的费尔巴哈。我们 去解析老子的辩证思维,可 以对马克思的辩证法有个很 好的认识,可以对辩证法在 人类历史上的作用,有很好 的认识。在思维方法上,老 子超越了西方两千年,直接 可以跟黑格尔对接。这也是 老子在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 的功绩。 在中国哲学中,老子的 思想最接近现代科学思想, 也最接近马克思的唯 导语 道德经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读本,市场上绝大多数论语的读本基本都只是比较简单地词语、句子的意思的解析,而本书则是在师生对话中,深挖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下的社会现实,让读者对论语了解得更透彻。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解读论语,深入浅出,指点迷津。全书内容风趣幽默,吸引眼球,能将古训融入现代生活进行解读,实用性换个启发性更强。 精彩页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常:永久、固定。 生:道是可以说的,但不是平常说的道。 师:不应该是这个意思。老子开篇提出“道”的概念,这个概念意思蛮多的,可以指万物的本源,也可以说是万物的运行规律,甚至有时指某种标准、规范之类。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可以说的话,就不是永久恒常的道了;名称(指道)可以被命名的话,就不是恒久不变的概念了。 生:老师,这理解起来很不容易哩。 生:是啊。既然道不可以说,不可以命名,为啥又称之为“道”呢? 师:开篇提出自相矛盾的概念,这就是老子哲学辩证性思维的基础。“道”原本没法说,你一定要我说,那我也只好暂时给出个概念,起个名称说一说。不过先说好,给出个名称,就不能完全涵盖“道”恒久不变的概念了,这概念之所以说恒久不变,是因为它是万物之源,同时它又时刻变动着,它支配着万物,诞生着万物。 生:难怪当时老子离开“至关”时,那守关的军官要老子“强为我著书”,老子原本认为没啥可说的,勉强之下,只能姑且说说呗。 师:正因为这样,在后面的叙述中,老子道的概念涵盖了诸多的意思。对老子的开篇,后代就争论不休。中国哲学在“名实论”问题上一直纠缠,所以有人就认为老子开篇,就提出了名与实的问题。 生:老师,啥是“名实论”? 师:就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实体与概念的关系问题。现代人评价说,把存在、实体放第一位,就是唯物主义,把思维、概念放第一位,就是唯心主义。 生:老师对唯心唯物咋看? 师:唯心主义那是找打。有风吹得旗帜哗哗的,一个和尚说风在动,一个和尚说旗帜在动。两个和尚争论不休。唐朝那知名的和尚慧能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帜在动,是你的心在动。这就是唯心主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生:“无”,称之为天地的开始;“有”,称之为万物的根本。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这样? 师: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后代哲学家认为,老子第一次把“有”和“无”作为学术概念提出来。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还写了本叫《存在与虚无》的书。 生:那本书被称为存在主义的经典哩。 师:没有主词和宾词的“有”、“无”,都是虚的,是爱玩抽象的人搞的文字游戏而已。 生:老师,哲学难道不是玩抽象么? 师:不是。哲学发展到现代,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已完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不同流派的哲学家碰到的话,彼此都搞不清楚对方在说什么,甚至都听不懂对方使用的专业术语。 生:那还咋玩呀? 师:哲学到底是门啥学问,现在很成问题了。 生:老师,我还真不明白哲学是研究啥的学问。 师:原本哲学有本体论和方法论之说。本体论是研究宇宙和世界的本原问题,可惜的是,宇宙和世界的本原问题,被科学一步步地解决了,没有解决的,也正在想办法解决。 生:老师讲明白一点啦。 师:比如老子说的道,说是天地的开始和万物的根本。现代科学已完全解开了这个谜团:我们的宇宙产生于一次质点大爆炸,爆炸后的三分钟,第一分钟产生元素,第二分钟产生物质,第三分钟降温,从万亿摄氏度降到亿摄氏度。宇宙和万物就是这样产生的。至于宇宙产生前是咋样的,科学家们还在探索——当然也有不同意见。不过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就没哲学家啥事了。老子时代,科学不发达,可以发挥想象,也不需要啥科学证明,只要讲得玄而又玄,让听的人一愣一愣的,自然被奉为高深的哲学。现代社会行吗?再讲这种本体论,除了笑掉别人的大牙,没啥意义。 生:老师的意思就是说,老子的这话说得啥都不是呗。 师:并非如此,老子的时代是幼稚的时代,正像人的童年是幼稚的,这种幼稚是孩子的可爱。现在再用有、无的概念来讲宇宙万物之源,就不是幼稚,而是愚蠢了。 生:老子说的意思,世界就是无中生有而来的呗。 师:宇宙大爆炸之前是咋回事,科学尚不能确定,并不能说就是“无”。再者,像哲学本体论中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从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到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单子”,哲学家总想要搞明白世界的起源和万物的构成,不过靠猜想和想象是无法搞清楚的,只有科学探索和实践,方能解开宇宙和物质之谜。 生:这样一说,科学发达的现代,哲学显然成了瞎想的胡言乱语。 师:不能说都是胡言乱语,也有猜想对的,给科学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比如康德的“星云假说”,就被科学家证明是对的。 生:那么老子的有、无猜想,是不是对呢?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