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融合和分岔都是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正是因为各国对现代化的价值具有普遍的追求,现代化才具有融合性;同时,各国都追求符合自己文明、文化和国情的现代化,因此现代化才具有分岔性质。融合和分岔构成了世界的现代化历程,也构成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中国无论是加入还是接轨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都并不意味着中国和西方的一体化。恰恰相反,中国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张力。看不到两者之间的张力,就很难理解今天的局面。 迄今,美国的战略已经极其明朗,那就是促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美国认为一旦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就再无能力挑战美国。美国明言它已经放弃了改变中国的企图,现在转向通过塑造中国的外部环境来捆住中国,而脱钩便是捆住中国的最主要的经济抓手。 民营企业一直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主力和抓手。美国没能与中国脱钩主要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功劳。在国际经济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展现出了非常强的韧性。 本书是对中国现代化所作的进一步思考、梳理和系统阐述。 作者简介 郑永年,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席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济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外部关系研究。已经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数十部,包括《制内市场:中国国家主导型政治经济学》《中国模式》《为中国辩护》《中国的“行为联邦制”》和《技术赋权》等。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物质、制度与人:现代化的三个坐标 三、全球化与现代化 四、大汇合:超级全球化与现代化 五、大汇合下的中国现代化 六、从超级全球化到“世界之乱” 七、全球化与人类社会的危机 八、大分流及其后果 九、对大分流的评估 十、中国的定力与坚持 十一、对外开放与继续全球化 十二、对内改革和继续现代化 【附录1】中美关系现状、趋势和展望:如何逃避“修昔底德陷阱” 【附录2】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 【附录3】中国传统经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 序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 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领 导人的这个论断准确概括 了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大 趋势。 近年来,我们这一代人 目睹了世界秩序由治到乱 的过程。过去数十年里,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 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 际秩序,保障了世界总体 的和平与安定。在全球化 状态下,各国经济的相互 依存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世界经济运行的逻辑已经 形成,国家间也逐渐形成 了我们所说的“人类命运共 同体”。然而,从特朗普政 府时期开始,美国大搞逆 全球化,经济民族主义盛 行,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 道。尤其是对中国,美国 毫不留情地通过贸易战等 手段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和 打击。美国开启的贸易战 导致了全球化秩序的失衡 。之后的新冠疫情进一步 冲击了世界各国的内外秩 序,世界变局加速演进。 各国内部,贫富差距导致 了社会不满情绪的蔓延, 民粹主义加速崛起。俄乌 冲突的爆发以及西方国家 随后发起的极限制裁,扰 动全球供应链,引发全球 能源和粮食危机,并进一 步促使各种战略力量的分 化组合,加速逆全球化的 进程,现行国际秩序根基 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秩序 变得区域化和碎片化。在 地缘政治成为主导力量的 时候,国际规则重新制定 和国际秩序重塑的难度在 急剧加大。 大变局把人们抛向了一 个不确定、不安全的时代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面 对当前世界的混乱和冲突 ,尤其是急剧强化的大国 之间的对抗和逆全球化趋 势,人们普遍对世界秩序 的前景与个人未来的生活 感到深深的担忧和焦虑。 显而易见,每一个国家 、每一个社会都被当下的 大变局深刻影响。其中, 中国不仅是促动大变局的 重要力量,自身也深受影 响。客观地说,大变局在 给中国提供谋势而上的机 遇的同时,也正在给我们 带来历史性的考验和压力 。 局势的变化是一个过程 ,当前,我们正处于变局 的初期阶段。未来的局势 会如何演变,技术的革新 和再全球化进程会不会真 正改变当下的国际权力结 构,中国能不能赢得更大 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判断自 身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采 取怎样的战略行动。过去 的实践表明,如果对国际 形势没有正确的判断,就 很难制定正确的政策,抓 住战略机遇。 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 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论断。国内思想理论界不 少学者已围绕着“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的性质、特征、 产生原因和中国应采取的 战略策略等相关问题展开 讨论。笔者长期关注全球 化背景下中国的内部转型 与对外关系,2020年出版 的《贸易与理性》、2021 年出版的《有限全球化》 《大变局中的机遇》等书 ,收录了我近几年发表的 关于世界秩序变化和中国 发展对策的文章和评论。 本书则是在此基础上对中 国现代化所作的进一步思 考、梳理和系统阐述。在 我看来,无论国际局势如 何风云变幻,对中国而言 ,当今面临的新的大变局 的核心,还是世界范围的 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 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的 现代化因汇入经济全球化 的洪流而获得前所未有的 机遇和巨大成就,那么今 天在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 势头越演越烈的情况下, 中国的现代化往何处去, 就成为大变局对中国提出 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本 书也因此聚焦于厘清中国 的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 化的关系,探究大变局发 生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中 国的继续现代化构成的重 大挑战,以及更为重要的 ,中国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我认为,中国的目标应 当是明确的,那就是不随 逆全球化浪潮起舞,而是 继续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 ,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对内 改革,努力摆脱对抗架构 ,创新发展方式,尽最大 努力来引导新一波全球化 ,成为新变局的参与者、 贡献者、引领者。 尽管本书起源于现实问 题,但书中的核心思想是 在多次学术交流过程中形 成的。其中的很多观点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 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华南 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政治经 济研究院的几次小型讨论 会上,与这几个研究院的 研究人员交流过,他们也 提出了诸多问题,激发和 促动我进行更多、更深刻 的思考,在此对参与讨论 的很多同仁表示感谢。同 时,也要感谢浙江人民出 版社总编辑王利波和责任 编辑莫莹萍,她们以自己 的专业和敬业,为本书的 出版提供了有力支持。 郑永年 2023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