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偶然反讽与团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美)理查德·罗蒂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传统哲学企图结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性出发,指出西方传统上一直想要利用超历史的普遍人性的观念,将公共的正义和私人的完美统合起来。19世纪黑格尔以后的历史主义瓦解了所谓普遍人性的观念,可是,公共与私人的紧张却还未曾稍减。罗蒂认为,我们没有办法在理论的层次上将正义与私人完美、人类团结与自我创造统一起来。因为“自我创造的语汇必然是私人的,他人无法共享,而且也不适合于论证。正义的语汇必然是公共的,大家共享的,而且是论证交往的一种媒介。”两者之间只能够存在最低限的统合,也就是把正义的社会看作容许所有公民都能按照自己的理想进行自我创造的社会,只要他们彼此不伤害对方,优势者不占用劣势者维持基本生存和自我创造所需的资源。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篇 偶然 第一章 语言的偶然 第二章 自我的偶然 第三章 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 第二篇 反讽主义与理论 第四章 私人的反讽与自由主义的希望 第五章 自我创造与关系——普鲁斯特、尼采与海德格尔 第六章 从反讽主义理论到私人的掌故——德里达 第三篇 残酷与团结 第七章 卡思边的理发师——纳博科夫论残酷 第八章 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奥威尔论残酷 第九章 团结 人名索引 序言 新实用主义者理查德·罗 蒂 1931年出生的理查德·罗 蒂是当今英语哲学界中最具 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 影响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第 一,他利用英美分析哲学所 擅长的严格方法和精密论说 ,详细分析后期维特根斯坦 、蒯因、塞拉斯和戴维森等 人的历史主义、反再现主义 、反本质论与反基础论,指 出他们与更早的皮尔斯、詹 姆斯、杜威等美国哲学家的 实用主义一脉相承之处,并 结合尼采、海德格尔、德里 达等欧陆哲学中的解构思想 ,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新实用 主义。第二,他擅长以宏观 的历史视野,向人们显示, 一旦我们接受了这种实用主 义,那么后果会是什么,实 用主义的信仰对于我们的行 为有什么影响。罗蒂认为, 瓦解分析哲学的“第一哲学” ——知识论、语言哲学和心 灵哲学——并建立起实用主 义,这个过程不是在证明实 用主义为真,“第一哲学”为 假,而只是以一种不同的语 汇来重新描述真理、语言、 心灵等概念以及哲学工作本 身而已。重新描述的好坏, 端看它是不是符合我们的目 标和兴趣。因此,他说:“ 如果你只对知识论和语言哲 学感兴趣,而无心于道德和 社会哲学,那么,阅读尼采 或古典实用主义,对你往后 的行为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 响。” 罗蒂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和耶鲁大学,先后任教于卫 斯理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 目前的弗吉尼亚大学,早期 的训练其实就是分析哲学的 第一哲学。1967年,他编 选了分析哲学传统中重要的 文章,集结成书,名为《语 言学的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并在长 达数十页的导论中指出,西 方哲学自笛卡尔以降,历经 洛克、康德等人的发展,一 直延续着一种基础论的大计 划,希望证明人类心灵的结 构,乃是我们对世界的知识 之基础。20世纪的分析哲学 继承了这个大计划,把“心 灵”换成“语言”,相信语言 就是这个大计划所追求的地 基,将这地基的结构加以严 格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语 言所再现的世界本质,以及 使用语言并被语言所塑造的 人类心灵的本性,获得透彻 的了解。他猛烈抨击知识论 中所预设的“旁观者角度”, 强调哲学家在艺术和科学之 间所面对的紧张关系,并预 告一个哲学革命的来临。 这个革命的烈火终于在 1979年的《哲学与自然之 镜》(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一书中 爆发。罗蒂在这本书中运用 了当时最好的分析哲学方法 ,和蒯因、古德曼 (Goodman)、塞拉斯等 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欧陆哲 学的重要洞识,对传统再现 哲学发动了一次视野广阔而 论证严谨的攻击。他指出, 近代哲学把心灵比喻为一面 可以反映实在的镜子,知识 的目标就是将实在忠实地再 现出来。在这种观点下,知 识论变成了第一哲学,因为 哲学的主要任务,乃是从知 识论的角度,测试并维修心 灵的明镜,使人们所宣称的 知识命题,能够更加准确地 反映实在。或者从语言学转 向的角度来看,哲学的工作 必须使那塑造人类心灵的语 言,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应于 实在,或世界的终极结构。 罗蒂认为这种再现哲学 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它自 欺欺人地以为它可以超越历 史环境,能够找到人类知识 的基本必要条件,一种不会 随着社会实践、语言游戏或 世界图像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的知识基础;它忘了再现知 识论的问题不是永恒的哲学 议题,不是所有人类在反省 知识和真理时必然会提出的 问题,而是历经笛卡尔、洛 克和康德等人所发展出来的 知识和哲学观念,以为人们 可以找到一种非经验性的、 非历史性的学科,这门学科 能够根据诸如科学、道德、 宗教、艺术等认知部门再现 实在的能力,裁判这些部门 论述形式的认知地位。罗蒂 指出,相对于这种基础主义 的系统哲学,20世纪也生出 了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 杜威等历史主义者,这些人 认为他们的哲学工作不在于 寻找和奠定基础,而在于启 发或治疗他们的时代,“协 助他们的读者,或社会整体 ,从过时荒废的语汇和态度 中解脱出来。他们的目的不 在于为现在的直觉和风俗习 惯,提供理据和基础。” 1982年,罗蒂出版了《 实用主义的后果》 (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论文集,一 方面提出他自己的新实用主 义,另一方面试图从当中引 申出社会、政治和道德的意 涵。他认为实用主义主要包 括三个命题。第一,任何事 物都可以透过重新描述,使 它看起来更好或更坏。实用 主义者在真理、知识、语言 、道德等概念,以及其他类 似的哲学观念方面,主张这 种反本质论。第二,传统知 识论的错误,是希望在实用 目标或人类兴趣的范围之外 ,寻找真理的纯粹本质或知 识的绝对方法。相对地,“ 实用主义者认为,所有的研 究——不论是科学的或道德 的——都是在各种不同的具 体提案之间,考量比较哪一 个最具有吸引力。”因此, 罗蒂建议,哲学家应该以实 践智慧(phronesis)取代 理论(theoria),作为知识 的模型。第三,实用主义赞 成历史主义,认为所有研究 脉络都具有偶然性,和挥不 去的社会历史层面。知识追 求的出发点和判准,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