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第3卷收入流动性与财产分配)(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卷为《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第三卷,收录了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关于收入流动性和财产分配的20篇文章。该卷主要从城乡收入流动性、改革开放以来收入流动性的演变、财产分布现状、财产差距的变动趋势等方面详细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流动性和财产分配状况,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收入流动性”“教育流动性”和“财产差距”三个部分。
作者简介
赵人伟,男,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金华。1953年毕业于浙江金华中学(今金华第一中学),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1985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7月至1988年10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10月至1991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19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8月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称号。曾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代表作有《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总体设想》《对我国经济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特点、经验教训和面临的挑战》《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成效与挑战》等。曾获1984年(第一届)、1986年(第二届)和1994年(第六届)孙冶方经济学奖,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专著类优秀科研成果奖,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2017年(第八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目录
第一章 转型时期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演变
一、引言
二、数据说明及描述统计
三、分析方法
四、经验分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个人收入流动性
一、引言
二、连续年份同样人群的收入信息
三、收入流动
四、位于收入分布不同点的人们真实收入的变化
五、永久与暂时收入方差的相对重要性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 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
一、引言
二、数据与分析方法
三、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的总体趋势
四、不同人群收入流动的比较
五、主要发现和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四章 城镇家庭的收入流动性
一、引言
二、数据说明及描述统计
三、收入流动性的变化
四、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与不平等
一、引言
二、分析方法
三、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分析结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研究
一、引言
二、基于基尼系数的流动性测量
三、数据特征描述
四、总体流动性
五、不同收入水平的流动性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引言
二、收入不平等测度与收入流动性测度
三、流动性与不平等程度关系的理论分析及收入流动性的
不平等程度指标
四、实证工作结果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收入流动、益贫式增长与不平等
一、引言
二、数据说明及描述统计
三、分析方法
四、实证结果
五、结语和启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教育扩张与教育的代际流动性
一、引言
二、数据与方法
三、教育代际流动性的总体特征
四、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
五、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出生年份组差异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居民财产差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引言
二、关于居民财产的定义问题
三、关于高收入人群的样本遗漏问题
四、关于我国居民财产差距的估计结果
五、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居民财产分布研究
一、引言
二、农村居民财产的分布
三、城镇居民财产的分布
四、全国居民财产的分布
五、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二章 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
一、引言
二、中国城镇居民财产规模、构成及其分配
三、中国城镇居民财产的决定因素分析
四、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配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五、结语与政策考虑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三章 农村的财产分配
一、引言
二、农村财产的构成和分配
三、各类资产的相对比例
四、人口十等分组间的财产分配状况
五、生产性固定资产剖析
六、金融资产
七、收入和财产占有的关系
八、结语
第十四章 农村财产分配的重新考察
一、引言
二、定义、数据和计量
三、1988—1995年财产的构成和分配
四、对调查结果的解释
五、财产和收入的关系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居民财产差距的扩大趋势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日益扩大的财产不平等状况及其原因
四、数据
五、财产存量及增长情况
六、居民财产的分配
七、财产差距的分解
八、城乡组内和组间财产差距
九、对财产差距变化的解释
十、纠正高净值样本遗漏和财产低估的问题
十一、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十六章 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一、引言
二、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三、居民财产的增长:城乡差别
四、财产分布不平等的估计与分解分析
五、全国财产分布差距变化的分解分析
六、主要发现和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城乡居民住房不平等分析
一、引言
二、住房面积的不平等
三、房产价值的不平等
四、住房不平等的分解分析
五、结语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收入增长、收入波动与城镇居民财产积累
一、引言
二、数据与变量描述
三、回归结果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居民收入分布与财产分布的极化
一、引言
二、极化的度量与分解
三、住户调查数据中的收入分布与财产分布
四、收入分布与财产分布的极化
五、收入分布与财产分布极化的分项分解
六、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居民的财产分布及其国际比较
一、引言
二、我国居民财产积累与分布的基本特征
三、居民财产分布与积累的国际比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卅载苦磨一剑寒
自古以来,财富的占有
方式和分配方式就是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
平台。在我国改革开放40
余年进程中,收入分配体
制改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位。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国
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
的分配关系,调动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改革
从为按劳分配“正名”起步,
1978年起恢复奖金、计件
工资制度,其后逐步深入
到价格、财税、产权制度
以及企业领导体制改革,
焕发了企业和职工的活力
。回顾40余年来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的成功之处,主
要是打破了“大锅饭”“铁饭
碗”平均主义分配模式,承
认个体间的资源禀赋差异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鼓励辛勤劳动,鼓励先
进技术、企业家和管理者
的才能参与分配,激发企
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调动
各种生产要素,让一切创
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开启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
强劲的增长奇迹”。逐步建
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收入分配模式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得以
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也
是改革开放中取得成功的
经验之一。
在充分肯定40余年来居
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分配
制度改革取得显著进展的
同时,我们也应正视,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摸着石头过河”
的大背景下,也历经艰难
曲折,至今收入分配不平
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
出。如何正确评价我国收
入分配领域取得的进展和
存在的问题,伴随着经济
体制改革的跌宕起伏,社
会各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
见,学术界关于收入分配
的研究专著、文章不胜枚
举。其中有一支研究队伍
,30多年来“咬定青山不放
松”“板能坐十年冷”,以20
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其
后不断完善的中国住户收
入调查(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CHIP)数
据为基础,对我国的收入
分配格局进行了跟踪式监
测、全方位研究。这份坚
韧与执着令人钦佩。现在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十二
卷《中国收入分配与劳动
力市场研究》著作,呈现
了赵人伟老师、李实教授
及其领衔团队多年积累的
丰硕研究成果。
这套著作共收入了从
1985年起至2019年止160位
作者关于收入分配研究及
相关领域的237篇论文,可
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学研究中的鸿篇巨制,在
收入分配研究领域独占鳌
头。这套著作以翔实数据
和深入分析,描述了40余
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
变动趋势和收入分配制度
的改革进展,充分肯定了
居民收入随着经济高速增
长得到极大提高、人民生
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发展趋
势;同时,明确指出了在
40余年经济发展的不同阶
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
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深
层次原因,提出了深化改
革的思路及政策建议。更
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套著
作中收入的大量论文,并
不局限于居民收入分配格
局变动的数量分析,还对
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
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大
大扩展了这一研究的视野
,涉及社会保障、税收制
度,就业、教育体制,城
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差
距,产业结构调整,以及
劳动力市场和我国特有的
农民工群体等众多领域。
作为赵人伟老师的学生和
李实教授的学友,我看到
这些文章,30多年来经历
的那些理论争论又涌上心
头,赵人伟老师和李实教
授发表演说的场景历历在
目。我认为这套著作从收
入分配这一视角,深刻反
映了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艰难曲折
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这套著作的另一个特点
是具有国际视野。CHIP数
据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是
在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开展
的。著作中不仅有收入分
配的国际比较论文,更有
多位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单
独或与中方学者共同撰写
的论文。改革开放40余年
,我们融入世界大家庭,
学习借鉴各国的优秀人类
文明成果,同时也从其他
国家的失误中吸取教训。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国外经验值得学习,但
需要正确借鉴。当前,贫
富差距已成为国际社会高
度关注的问题。2015年年
初,国际援助与发展组织
乐施会发布报告,认为不
平等加剧成为全球主要议
题。瑞信银行发布的
《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
指出,2016年全球处于贫
困端的半数成年人口只占
有全球财富的1%,而全球
最富有的10%人口占有全
球财富的89%,其中前1%
的富有人群更是占有全球
财富的50.8%。法国经济学
家皮凯蒂的研究证明,
1978-2015年,中国最富有
的1%人口收入增速为年均
8.4%,处于底层的50%人
口收入增速为年均4.5%;
而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收
入增速为年均3%,处于底
层的50%人口收入增速为0
。多项国际研究报告表明
,曾经被一些人奉为“经典”
的收入分配倒U型曲线早已
失灵。其实,1995年库兹
涅茨在分析一些国家的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时,提出
的随着经济增长,分配差
距呈现倒U型曲线,只是一
种理论“假设”。但是,在我
国前一阶段单纯追求GDP高
速增长的背景下,不少学
者和官员有意或无意地误
用倒U型理论,片面强调当
GDP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例
如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
,收入分配差距就会自然
缩小,似乎收入分配差距
变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