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辛弃疾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郭瑞祥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他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金戈铁马,喋血军营。他成长于金国,却是大宋的封疆大吏;他祖父是虏官,他却要做“西北洗胡沙”的大将军。有文采,有武功,有担当,有牢骚。时而慷慨高歌,时而浅吟低唱。昨天还是豪情满怀,“看试手,补天裂”,今天又要学渊明,“归与白鸥盟”。有人赞他“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有人指责他“奸贪凶暴”“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辛弃疾? 作者简介 郭瑞祥,河南温县人,出版有:《诗酒趁年华——古诗词里的诗酒人生》;《郭瑞祥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天风海雨词中龙:辛弃疾传》;繁体版本《重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菜根谭>注译赏析》正在出版中。 目录 第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 官虏 受学 起义 传奇 归宋 第二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美芹 晋谒 琴瑟 吊古 召对 第三章 醉里挑灯看剑 滁州 平寇 宦游 革弊 治荒 罢免 第四章 剩水残山无态度 稼轩 风物 佳人 唱酬 知音 鹅湖 帝师 第五章 而今识尽愁滋味 出山 帅闽 三山 陶令 止酒 游子 第六章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浙东 江湖 备战 陨逝 词宗 参考文献 序言 秋天,删繁就简,江天 寥廓。他登上金陵古城的 赏心亭,极目北望,山势 起伏连绵,看不见中原故 乡。一只孤雁飞过,凄厉 哀鸣,更引起他的思乡之 痛。 故土,有儿时记忆,青 年热血;有父老乡亲,同 宗子弟。那里沦入敌手, 处在异族压迫之下,一片 焦土,民不聊生。他痛彻 心扉,以收复中原为平生* 大抱负,而如今, 白发苍苍,报国无门。 “阑干拍遍,无人会,登 临意。”他怎能不潸然泪下 ? 他是军人。“壮岁旌旗拥 万夫”,二十余岁,他聚众 起义,手刃叛徒,于万军 之中缚取敌军首领,率五 十余骑,穿越重重防线, 摆脱围追堵截,锦襜突骑 ,渡江南归,书写一段喋 血传奇。他平叛杀寇,安 定一方,建立的飞虎军, 成为抗金劲旅。 他是词人。现存词作600 余首,延承苏轼豪放本色 ,以文为词,开拓词的境 界,创新词的语言,雄浑 壮阔,痛快淋漓,有着强 烈的震撼力量,将宋词推 向新的高度。当时,许多 词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创 作内容和创作风格与他接 近,形成以他为代表的“辛 派词人”。 他是官员。从八品签判 到封疆大吏,他敢作敢为 ,处事果断,政绩卓著。 救灾济困,减负降税,发 展农商,革弊兴利,教化 边民,惩治贪恶,抑制豪 强,他任职之处,虽然短 暂,都雁过留声,政风为 之一振。时人称其“命世大 才,济时远略”。 他是农夫。隐居带湖期 间,耕作数十弓的泱泱稻 田,并为自己取“稼轩”的别 号,以此表明自己不忘农 事。“人间走遍却归耕”,他 把农耕作为自己*后的归宿 。在这里,他听到的是“稻 花香里说丰年”,看到的是“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 种已生些”,交往的是“鸡酒 东家父老”,自己也“拄杖东 家分社肉”,俨然一乡间老 人。 他是爱国者。他的毕生 愿望就是抗击金军,收复 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每每 登高,都遥望北方,极目 中原而不见:“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为此,他忧愁风雨,肝 肠寸断:“休去倚危阑,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他 推崇那些历史上有名的英 雄:“生子当如孙仲谋。”他 寄希望于朝廷北伐,希望 能够亲临前线,征战沙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 角连营。”尽管仕途坎坷, 白发早生,他从没有放弃 恢复中原的梦想:“男儿到 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 裂!”直到生命的*后一刻, 还在大喊“杀贼……”。 他工作岗位调动频繁, 十八年转任十六职,因此 极其不满:“聚散匆匆不偶 然,二年历遍楚山川”,为 了工作把鞋底都磨破了好 几双;他罢官归耕,调侃 皇上:“君恩重,教且种芙 蓉”,让人想起柳永的“奉旨 填词”;他埋怨朝廷不用其 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我等到了白发,您还 是没有给我机会让我扬名 立万;战争还没有开打, 他先说泄气话:“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 顾”,预言北伐必败;他讽 刺同僚追名逐利:“江左沉 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更挖苦那些势利小人是 转注吐酒的流器、随意伸 缩的酒袋和折中调和的甘 草,以及鹦鹉学舌的秦吉 了。 他,就是辛弃疾。 他以气节自负,以功名 自许,梦想笑驱锋镝,抗 金复国。然而,他生不逢 时,南宋已无力收复中原 。他只有拿起毫笔,权当 刀剑,在宣纸上开疆拓土 。 于是,很多人淡忘了他 壮岁旌旗的传奇,津津乐 道于“词中飞将军”的美名。 人世间少了位金戈铁马、 勋业云霄的战将,多了位 震古烁今、不可一世的词 人。 岁月无情,把刀剑蹉跎 成毫笔。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 ,纵然蹉跎,也曾留下精 彩。 导语 辛弃疾,别号稼轩,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爱国词人,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本书以《宋史》《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年谱》为骨干史料,大量参考宋人笔记、宋人专著,以及近当代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书写辛弃疾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作者以辛弃疾词作为骨干,并嵌入辛弃疾非凡的人生经历,既对其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和展开,又对辛弃疾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便于读者欣赏辛弃疾的作品,并从其经历、作品中收获感染和号召。 书评(媒体评论) 郭瑞祥参考了大量宋人 笔记、宋代人物专著,以 及近当代研究成果,结合 辛弃疾宦海沉浮和感情发 展,摒弃演绎的野史,对 辛弃疾的一生做了系统的 总结,人物形象立体、丰 满,是一部雅俗兼顾的严 肃传记作品。 纪连海历史学者、《百 家讲坛》主讲 辛弃疾是大词人,也是 大英雄,他的诗词表现了 南宋中前期的政治文化生 活。郭瑞祥老师熟稔宋史 ,写作辛弃疾这个人物驾 轻就熟。 吴钩宋史学者、《风雅 宋》作者 宋朝有很多词人,也有 很多将领,二者兼具一身 的只有辛弃疾一人。文武 双全,壮怀激烈,郭瑞祥 浓墨重彩描绘了大宋王朝 最豪气的书生,最激荡的 人生。 袁灿兴历史学者、《大 清内务府》作者 郭瑞祥兄近年来专注宋 史,勇猛精进,由他来写 辛弃疾,更能接近“壮岁旌 旗拥万夫”之慷慨高歌精神 内核。他笔下的辛弃疾, 有文采,有武功,有担当 ,亦有牢骚,是英雄,是 词人,也是你我可以共情 的不得志者。稼轩词云“把 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这本传记 算是在千年之后酬他无知 己之憾了。 张明扬历史作家、《弃 长安》作者 精彩页 官虏 我们可以低下高贵的头,却不能折弯坚韧的脊梁。 ——题记 这些年,济南府的辛赞,内心充满矛盾和纠结。 中国人讲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最为人愤恨和不齿的,是叛主求荣,屈身服事番邦,甘为虏奴。 后世为这类人贴上一个标签,叫“汉奸”。当时尚无汉奸一词,通常称他们为“败类”。 辛赞面临着是否要成为汉奸和民族败类的痛苦选择。 事情要从公元1126年说起。 1126年,金人携带大兴安岭的疾风暴雪,一路狂飙南下,中原狼烟四起,哀鸿遍野。次年,北宋都城东京沦陷,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成为阶下囚,北宋灭亡。这一年是靖康二年,所以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异母弟赵构因当时不在东京,得以幸免于难。他在大臣的拥戴下,逃到南京应天府建立政权,后定都杭州,是为南宋。为表示不忘国耻,杭州只能称作临时都城,因此改名临安。辛赞在北宋属低品级闲官。闲官有闲官的好处,没有人跟他过不去,不会惹来太大麻烦。闲官亦有闲官的烦恼,大难临头各自飞,谁也顾不上拉他一把。 靖康之难时,没有人在意辛赞的生死去留,金国掳掠皇帝、宗室、大臣、宫妃、珍宝等,对辛赞这种闲官不屑一顾。赵构逃亡南方,这些低级别官员被其视为累赘。辛赞如无根之萍,只好回到家乡济南府。 辛赞居住在济南府历城县,现为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辛家原为陇西狄道大户,后来因为做官,踪迹不定,至辛赞曾祖辈,才安居济南。 济水从太行王屋山奔流而下,潜过黄河,折路向东,它在齐鲁平原一路高歌,汹涌入海。济南府位居齐鲁大地的心脏地带,因在济水之南,故而得名。 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夺济水入海,济南变成“河南”,傍河而城,百泉分涌,遍地溪流。其南部则山峦叠嶂,峰林翠壑,别有洞天。济南府掩映于湖光山色之中,风景旖旎,赏心悦目,真乃人间仙境。 但辛赞显然无心欣赏美景。国家存亡之秋,个人何去何从,不能不使他思虑万千。 从内心来说,深受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浸染的辛赞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赵宋政权。南宋在临安立足已稳,他当向南追随新君,共御外侮。但是辛家累世为官,在济南已历经四五代,故土难离,加上其家族旁支人口繁盛,携家南迁绝非易事,抛家别舍又于心不忍,辛赞因此忧虑。 辛家居陇西时,当地民风彪悍,辛家世代习武,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军事,族人个个身强力壮。然而,辛赞的儿子辛文郁,人如其名,身体文弱,又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实在与辛家粗犷硬朗的家族性格格格不入。辛赞很担心儿子的身体,更不敢颠沛流离,以免遭遇不测。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辛赞决定留下来,静观其变。 正值壮年的辛赞短暂地归隐山林,徜徉济南府的烟霞林泉,处理家族事务,教导儿子习武强身,冲淡了亡国之恨,落得个淡泊清静。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