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艾青诗集(天猫文库定制版)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艾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版《艾青诗集》由南大文学院教授傅元峰专为年轻读者选编。这本诗集的编选,一方面以诗人的创作年轮为序,力求使读者在阅读中体会这首艾青的“时间之诗”,另一方面,在诗人的创作年轮上,选诗又不求数量的均匀。这些选诗,构成了编者心目中的美学矩阵,期盼读者能看到一位不同寻常的诗人。特别收录艾青译诗和《诗论》,立体呈现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思考。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文学家、诗人。
1932年,艾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1933年,他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著有诗集《向太阳》《火把》《旷野》《北方》等。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目录
做一个读过艾青的人——选编者的话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阳光在远处
那边
聆听
透明的夜
大堰河——我的保姆
芦笛——纪念故诗人阿波里内尔
巴黎
叫喊
铁窗里
古宅的造访
我的季候
老人
泡影
黎明

九百个

晨歌
太阳
煤的对话——A Y.R.

生命

复活的土地
他起来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风陵渡
手推车
北方
向太阳
我爱这土地
冬日的林子
吹号者
低洼地
农夫
火把
刈草的孩子
老人
荒凉
给太阳
黎明的通知
野火
下雪的早晨
鱼化石
镜子
光的赞歌
绿
沉思
失去的岁月

附录一 艾青《诗论》
附录二 艾青译诗:原野与城市(七首)
序言
做一个读过艾青的人
——选编者的话
有一次,读初中的孩子
和我聊他在读的“课外必读
书”《艾青诗选》,他向我
抱怨,艾青的诗不好,读不
下去。
儿子所在的中学十分重
视诗歌教育,教语文的李老
师让他们每周自选一首诗,
朗读录音并上传分享。这个
活动整整坚持了三年,孩子
们从中受益良多。初中毕业
时,我回顾儿子的朗读诗单
,发现初中三年他虽读好诗
很多,竟没有选读一首艾青
的诗。
艾青的诗,在很多孩子
那里,已经变成了不得不做
的“作业”。他们喜欢很多别
的诗人,比如弗罗斯特、里
尔克、北岛、顾城、海子等
等,相较这些诗人的作品,
艾青诗作并不晦涩难懂,但
他们不是很喜欢。这使我感
到担忧并反思:选家代为调
配的名为“艾青”的精神食谱
,是恰当的吗?当下,年轻
人与艾青的诗美有没有趣味
的隔膜?
我不想指责孩子们的阅
读。因为,文学阅读,哪怕
是zui日常、zui随意的阅读
,也有其作为文明仪式的神
圣感。因为,每一次阅读,
都是作家作品的一次再生,
是一次跨时空的神奇心灵感
应。一位离世作家,既完成
了作品,也完成了人生;但
文学的魅力在于,正是阅读
(而非写作),使这些暂时
“完结”的作品与人生带有永
恒的悬念和生命力。当你读
艾青的时候,艾青和他的诗
,重新在你的阅读时间里活
着;如果你真诚而投入地读
,艾青诗开放的诗美,将在
那一刻附身于你的生命。
那么,在悠久而广大的
汉诗王国,一位带着饱满的
赤子情怀,真正开始专注歌
唱“北方”、“土地”和“光明”
的诗人,他是怎样活在当代
阅读中的,特别是那些已经
渐次疏远了泥土芬芳的青少
年的阅读?如果我们读新诗
时,忽略或遗漏了艾青为母
语和国族贡献的“唯一特质”
,我们将错失什么?
比如“北方”。在中国文
学史上,这位生于南方的诗
人,首次满蘸现代意识,发
现了“北方”。艾青的诗与萧
红的小说,冷峻悲凉的苦难
感怀与热血柔肠的爱并行不
悖,地之子的赤城和“生”与
“在”的冷峻相融合,生成一
种珍贵的北方诗学。缺骨少
血的江南才子气所形成的“
风花雪月”的吟诵,在“新文
学”诞生期就已经被新诗尝
试的先驱者们质疑,但直到
冯至告别了20世纪20年代
的《蛇》、戴望舒离开了孱
弱的悲愁文士所盘桓的《雨
巷》,直到艾青留法归来,
不断将诗心匍匐在风陵渡和
黄土坡,凝视北方旷野上连
绵不绝的抗争与生存,新诗
这一文体才表述出丰满的北
方经验。
另如“土地”。今天,很
多人更倾向于对大地采取草
率的感受格式,或深陷“农
业”或“商业”模式的土地拜
物教中不可自拔。他们可能
很难领会,1938年二十八
岁的艾青写下《我爱这土地
》时的情怀:“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得深沉……”1998
年,以反讽手法在小说中书
写故乡的作家刘震云,戏仿
了这一诗句:“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着泪水?/是因为
这玩笑开得过分。”从1938
年的庄重写作到1998年的
反讽笔调,六十年之间抒情
的姿态和腔调变了,审美的
习惯和读者的精神世界也在
发生变化。重新培育当代人
失落已久的朝向土地的虔敬
之心,已经刻不容缓。这不
单是乡村、城镇和都会的社
会变迁的投影,更是对原乡
和自我的深切询问,是实现
“留住乡愁”这一文化诉求的
当务之急。
再如“时间”。艾青亲历
了抗日战争。在卫国战争这
一宏大历史境遇中,艾青作
为诗人,把一切感知为更加
具体的时间。伴随着每天的
晨曦与落日,在物候和月令
中,诗人抠取了时代和人民
的具象,留下了那个年代富
有象征意味的特写。诗人坚
信并讴歌光明,写下了无数
的光明颂。他在深黑的历史
阴影中追寻光亮,不惜被太
阳灼伤,也不畏惧“时代”中
所包含的裹挟独立诗思的力
量。艾青终生保持了一双感
受光影的画家之眼,尤其是
诗人创作的中后期,高光镀
亮的社会图景充盈于诗句,
形成了诗人创作质感的显著
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简
朴而富有光影层次的美学风
格,只在他的个别作品中偶
有显现。因此,诗人诗作单
质化以后,“吹芦笛”的诗人
变成了“吹号者”和时代合唱
团的一员,但这并不影响诗
人的生命时间也构成了文化
意义上颇为耐读的诗。艾青
终生都在时间里俯仰与探询
,正如他在《诗论》中所言
,“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
须使它崇高与完整”,即使
是在那些迷茫和痛苦的岁月
,诗人的“诗神”“驾着纯金
的三轮马车”,依旧在“生活
的旷野上驰骋”。此间况味
,有待读者细加体会。在时
间和历史变迁中历时地、整
体地感知诗人,既感知他国
族命运之下的人生遭际,也
了解他诗风转变投射出的文
化信息,而不将目光停留在
几首所谓经典诗作上,是深
入读取艾青的必要策略。
因此,这本诗集的编选
,一方面以诗人的创作年轮
为序,力求使读者诸君在阅
读中体会这首艾青的“时间
之诗”;另一方面,在诗人
的创作年轮上,选诗又不求
数量的均匀。这些选诗,构
成了编者以为zui佳的美学
矩阵,期盼你们能zui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6: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