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读和写(如沐春风作文课)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作者 沐绍良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解决学生的语文读写困难,全书以二十四个读书要点为大纲,配以生动有趣的例子,运用新奇贴切的比喻,并且采用故事体的表达方式,增添大量注释,对于一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事件和人物做了清晰的说明。浅入深出,寓教于乐,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其情节吸引,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小到词语的积累与运用、句子的读写、标点的应用等读写基础,大到各种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的方方面面书中都有涉及,是适合当代学生阅读习惯的好的作文参考书。
作者简介
沐绍良(1912-1969),浙江宁波慈溪(今慈城)人。1933年9月,受夏丏尊之邀,至上海开明书店工作。在此期间,在《中国儿童时报》上连载发表《读和写》,深受小读者欢迎。后由开明书店出版叶圣陶作序的单行本,曾多次重版。1936年7月后,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员、《中美日报科学副刊》编辑、《大晚报》副刊编辑。曾用刘振汉、斯文等笔名在《文心》《译报周刊》《科学趣味》等刊物上发表大量科普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新儿童世界》(半月刊)杂志主编,并为《开明少年》《中华少年》《展望》等刊物写稿,编写《幼童算术课本》《幼童语文课本》《幼童常识课本》《劳动英雄的故事》等儿童读物。
1952年底,调往北京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部工作。1957年,因工作需要调至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机关,任联委会委员兼宣传部秘书,主编《民进》会刊。
目录
一 宽紧带——长句和短句的读法及写法
二 菩萨和活佛——呆的文句和活的文句之比较
三 三个求婚的青年——文句的变化
四 急惊风与慢郎中——文句的缓写法和急写法
五 疳积糖——单词的理解和应用
六 一看再看和一比再比——续 单词的理解和应用
七 矛盾和隔膜——再续单词的理解和应用
八 大脑便便——语汇的吸收
九 姐姐的恶作剧——接尾语的用法比较
十 哼哈二将——接头语的用法比较
十一 开端和结束——文章的开端和结束之写法研究
十二 梦和现实——文章的题材
十三 饼干和文章——文章的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十四 花朵和蚯蚓——文章的中心思想
十五 选块布料裁衣服——题材的选择和剪裁
十六 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说起——抒情文的写法
十七 茶泼翻了——叙事文的写法
十八 上、下、左、右、东、西、南、北——说明文的写法
十九 真理只有一个——议论文的写法
二十 一本账簿——日记的写法
二十一 父亲大人入目——书信的写法
二十二 呆子和音乐家——诗的写法
二十三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标点符号使用法
二十四 螃蟹和馒头——读书的方法
序言
自序
去年初夏,正当全国儿童年开始之际,杭州《中国
儿童时报》社编者仲武君特地到上海来约我写稿。我因
为以前曾在浙江各地做过小学教师,对于过去和儿童朝
夕相处的生涯,恋恋不能忘情,就满口答应下来,预备
写一些文章,做个纪念。
当时我起了一个念头:“写什么好呢?如故事、童
话之类,出版的书籍已不可谓不多;儿童在这方面的精
神粮食,不见得再会像自己在儿童时代那样的感到缺乏
,似乎不用再制造了。可是在其他方面,一时又想不到
儿童急需的是什么。”正在这样踌躇,恰好夏丏尊、叶
圣陶二位先生合著的《文心》出版了,承二位先生的情
,送了我一册。《文心》读后,我上面的问题同时也得
到了解决,就准备花一些工夫,想学学二位先生的写作
方法,写一册给儿童的《文心》。
第一步,我重温了一次过去数年小学教师生活的旧
梦;第二步,我从这个梦里,摘得了二十四个关于读写
方面的要点,再把这些要点施以适当的配列,编成一个
大纲;第三步就照编成的大纲逐一用故事体写了出来;
题名《读写故事》,陆续寄给《中国儿童时报》社。
我的文章原不能和夏、叶二位先生相比,谁知发表
之后,却意外地得到仲武君的来信,说是我的文章被该
报读者爱上了,当初我不敢相信,以为仲武君造了谎,
来鼓励我。
以后又有友人风沙、文华(他们和仲武君也都认识
)二君从杭州传来消息,说是该报的订户增加了一千多
,据该报征求读者意见的结果,知道大多欢喜读我的《
读写故事》,这才使我不相信自己起来了!因为读者爱
好,我不得不更加努力。谁知写到中途,我忽然害了病
。等到病体痊愈,《读写故事》在该报已脱刊了许多时
日。这时我就不打算续写下去。可是仲武君却一再来信
鼓励我,督促我,终于又使我不得不振作起精神来。现
在,这册书总算被我在昙花一现的儿童年中写成了。谨
在这里谢谢鼓励我写作的友人仲武、风沙、文华君和许
多小读者们!
导语
首次结集现代作家、翻译家沐绍良先生的写作指导作品;写给孩子的作文指导书,经久不衰的儿童写作教学指南;以诗意和关爱营造教学空间,用严谨和科学构筑写作体系;在如沐春风的写作环境中,唤醒写作的勃勃生机。
后记
文章在案,春风入怀
——“如沐春风作文课”编后记
沐绍良(1912—1969),原名沐赓祚,浙江慈谿县
城孝中镇(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
沐绍良先生曾经撰文回忆自己幼年的读书经历,六
岁开蒙,受过私塾和学校两种教育。在私塾读书时,他
虽然还不知道读书的方法,但能记住老师教课文时的“
声音”,背书很快,被老师称作“神童”。可是,“因
为课本读完得太快,竟意外地引起了父亲的烦恼。那时
候家境清寒,要买新书,在父亲似觉不胜负担。”所以
,在宁波四中读书时,沐绍良的“大部分学费是靠自己
向《学生杂志》《儿童世界》《少年杂志》等刊物投稿
得来的稿费弥补的”。宁波四中盛行民主,原校长、近
代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倡导人格教育,还聘请夏丏尊、朱
自清、许杰等至该校任教,民主与自由的浓厚氛围绵延
赓续,沐绍良进入该校就读后,在此接受了新文化、新
思想的熏陶,他要求进步,积极地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
青年团,后因参加革命活动遭受追捕,被迫离开家乡。
19岁的沐绍良自浙江上虞春晖中学肄业后,来到浙
江省镇海县灵山小学,当起了一名小学教师。年幼的周
大风曾在他的班上就读。多年后,已成为著名音乐理论
家、作曲家的周大风,对他的“小先生”沐绍良仍津津
乐道——沐绍良不仅指导他们编演幻想短剧《火星人》
,还为他们讲解物理、生物等知识。广泛的知识面,不
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以及年轻朝气的状态,让沐绍良在
学生中颇受欢迎。在此期间,沐绍良摸索教育方法,自
学教育理论,还自修日文。他或许还未曾想到,这些出
于兴趣的学习活动,为他日后从事儿童文学写作和翻译
自然科学作品奠定了牢固基础。
1933年,应春晖高中时的业师夏丏尊先生的邀请,
年轻的沐绍良至上海开明书店工作。这一阶段,沐绍良
以“读写故事”为题,在《中国儿童时报》上连载指导
儿童写作的文章。他列举写作的二十四个要点,以故事
的形式讲授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这些文章刊载后,好评
如潮。1936年11月,“读写故事”系列文章被结集成册
,定名为《读和写》,由开明书店出版。在《读和写》
的自序里,沐绍良感慨地说到,他的创作源自“过去数
年小学教师生活的旧梦”,他对此“恋恋不能忘情”。
1936年,沐绍良以自修的日语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
,担任编译员,从事日文图书的翻译与编辑工作。他参
与翻译《世界各国之食粮政策》(日本农林省米谷局编
,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出版),独立翻译了《中国北
部之药草》(石户谷勉著,商务印书馆1946年2月出版
)。
沐绍良先生在自然科学作品的翻译上卓有成就:
1936年至1937年,沐绍良编译了《植物图谱》《鸟
类图谱》《昆虫图谱》《观赏植物图谱》《鱼类图谱》
,被收录在王云五、周建人主编的“中学生自然研究丛
书”中。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收录了沐绍良翻
译的《医学史话》(石川光昭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6
月出版)、《动物哲学》(拉马克著,商务印书馆1937
年3月出版);“汉译世界名著丛书”收录了沐绍良翻
译的《大陆移动论》(惠格纳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6
月出版),系该书首次在中国面世。在王云五、苏继庼
主编“地理学丛书”时,还收录了沐绍良翻译的《人口
地理学》(石桥五郎著,商务印书馆1938年4月出版)

著名翻译家李俍民先生也曾受教于沐绍良。《鹿童
泪》是李俍民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本书亦名《鹿苑长春
》,是美国女作家罗琳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曾于1939年
获得普利策奖。然而,李俍民译出此书后,却被众多出
版社拒之门外。沐绍良读完李俍民的译文后写下序言:
“我不禁对本书的原著者和译者,引起了同样的钦佩和
敬意。”在沐绍良的热心引荐下,1948年,《鹿童泪》
终由新纪元出版社出版。李俍民从此正式走上翻译之路
,译成《牛虻》《斯巴达克斯》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从事翻译之余,沐绍良先生坚持为儿童写作。在《
新儿童世界》《中学生》《开明少年》《学生杂志》《
春晖学生》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谈写作、谈教育、谈
人生的文章,既有议论文,也有童话故事。1948年2月
,沐绍良的《怎样指导儿童写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并被列入“民国教育文库”。沐绍良认为,儿童青少年
写作能力的高低与语文教师的教育指导密切相关,尤其
是小学里的语文教师,更要在小学时代使儿童的写作基
本能力得到养成和健全。他在书中给予教师细致的写作
教学指导,并结合儿童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儿
童心理、问题成因及可行的解决方法。
沐绍良先生的爱人方健明,曾以“林淑华”之名发
表了自传体小说《生死恋》。在张爱玲、林徽因、冰心
、苏雪林等一众民国女性作家中,“林淑华”也因为这
本追寻纯真爱情理想的《生死恋》而格外耀眼。1949年
8月,沐绍良、方健明合著了《写作指引》,在大成出
版社印行。两位作者具有丰富的写作经验,因此在《写
作指引》中,他们以青年们的写作通病为对象,以青年
们能实践、能
精彩页
诸位同学:你们过了这学期,就毕业了。毕业之后,我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的朝夕在一起,要各自分离了。因此,我觉得这一学期的光阴非常值得珍惜。我的希望,是想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一方面尽我的能力,多告诉你们一些求学的方法;一方面还想和你们的感情更牢靠些,让我们结成永久的朋友。这也许是我的奢望,但我却相信只要我们现在的感情基础打得坚牢,将来别离之后,也许不至于中途忘怀的。
今天,新课本还没有买到,不能分发给大家学习;我想趁此告诉你们一件事,当作这学期和你们第一次相见的礼物。
是去年寒假里的事。有一个小朋友跑来对我说;“读书真不容易!”我就问他:“什么地方不容易呢?”
“我在读书的时候,逢到短的句子,就像吃汤团一样,毫不费力,但一篇文章里汤团一样的句子并不多,有时遇上了长句,就把我难住了,我无论怎样去读,总读不懂那些长的句子。”他回答说。
“你说的确是实话,长的文句的确比短的文句难懂,”当时我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两个文句说,“譬如像这样两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