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舞蹈艺术是构成人类社会艺术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艺术人类学为基底,以西方舞蹈艺术的发展变迁为导向,依次论述了艺术界定与人类学的关系、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体现、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舞蹈内涵、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西方舞蹈艺术进程、西方舞蹈作品阐释等问题,旨在对不同时期西方舞蹈艺术的时代渊源及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舞蹈的创作理念及美学思想,精准把握其艺术灵魂。 作者简介 李翔,女,土家族,1985年8月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教于平顶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参与河南省科技厅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并完成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河南省社会普及规划项目1项,平顶山市社科联、平顶山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艺术界定与人类学的关系 第一节 艺术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艺术人类学的阐述 第三节 艺术与人类生存的客观联系 第四节 艺术和人类学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 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一节 艺术与人类族群的发展关系 第二节 艺术与人类社会文化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文化的发展关系 第三章 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体现 第一节 艺术人类学与美术 第二节 艺术人类学与音乐 第三节 空间艺术之戏剧 第四节 神话属于文学还是艺术 第四章 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舞蹈内涵 第一节 舞蹈与“身体文化”的关联性 第二节 人类学视野下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章 艺术人类学领域的西方舞蹈艺术进程 第一节 西方宫廷舞蹈演变 第二节 芭蕾舞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西方舞蹈之现代舞 第六章 西方舞蹈作品阐释 第一节 《大河之舞》 第二节 《吉赛尔》 参考文献 序言 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复杂 的学问,因为关注的对象是 人类本身,几乎所有学问都 直接或间接地与它相关。德 国的人类学家利普斯曾经在 《事物的起源》中写过这样 一段富有激情的话语:在我 们的当今社会,人类学家都 应该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 ,为了促使各个国家民族和 文化能够被更好地了解而努 力工作。 被称为“艺术之母”的舞 蹈艺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 与民族特性、时代思潮、社 会心理、文化属性,以及其 他艺术形式如文学和绘画等 ,产生千丝万缕的复杂联系 。可以说,舞蹈艺术过程是 构成人类整个社会主义艺术 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当我们在深入考 察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时, 不应该更加倾向于将它作为 一个孤立、单一的过程,进 而完全忽略它与其他各种艺 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忘记舞蹈史上每一次风格 转变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 文化思潮息息相关。诚然, 舞蹈艺术本身拥有特殊的发 展规律,舞蹈审美思想的不 断成熟,舞蹈语汇的不断丰 富,舞蹈动作技巧的不断突 破和提高,都在推动着这门 艺术形式日臻完善,不断焕 发新的生命活力。但是,当 我们回顾和考察舞蹈艺术的 发展历程时,如果只局限于 分析和鉴赏著名舞蹈家和编 舞家的代表作品,而无视其 背后的时代渊源及当时特殊 的社会文化环境,无视其中 的人类学内涵,就无法真正 深刻理解他们的舞蹈理念和 舞蹈美学思想,也就无法准 确把握其中的精神本质,并 将这种精神本质为我们自己 的创作和发展所用。理解不 同历史阶段和人类学语境下 的舞蹈艺术之必要性已成为 国际舞蹈史学界的共识。正 是在这种跨学科多维度的舞 蹈史研究趋势的启发之下, 本书旨在以中国学者的视角 将西方舞蹈艺术置于艺术人 类学的视野之下去考察和阐 释。 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始 终坚持具体且生动的语言论 述。艺术理论研究往往比较 偏于理论化,因此本书在遣 词造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具 体生动的原则。同时,本书 在对舞蹈创编技巧进行探究 时,避免了冗长繁杂的史实 论述,与实例相结合,既突 出重点,又做到了内容的全 面广泛。 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 中受益匪浅,希望与各位读 者一起,共同探究艺术人类 学与西方舞蹈艺术,同时, 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学者可 以继续对艺术人类学以及西 方舞蹈艺术进行研究,促进 艺术理论的发展。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