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得令人心醉的元曲/醉美诗书 |
分类 | |
作者 | 谭慧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元曲取唐诗之风骨,宋词之雅变,融当时之社会风貌,融入很多俗语与俚语,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又泼辣生动,读过后让人如饮了一碗烧刀子,身心都沸腾起来。 目录 卷一 离乱曲 断肠人,在天涯 忘忧草,不解愁 凌云志,悲欢歌 柳依依,别凄凄 卷二 未了情 铜豌豆,响当当 怀苍生,忧黎民 是枭雄,亦凡人 弃微名,近林泉 卷三 风尘客 且归去,且归去 功名事,了无痕 当休官,林下见 归隐去,伴云霞 卷四 风物情 窗外雨,相思泪 佳公子,高士心 鸥鹭侣,渔父心 寻梅影,慰寂寥 卷五 相思泪 别离短,相聚长 定不负,相思意 有情痴,死生随 薄幸男,痴情女 卷六 众生相 枝头露,自在心 红尘路,道在心 生无定,死有期 卷七 思古意 千载事,一笑休 倦名利,访灵山 天道微,义昭彰 青冢上,空余恨 卷八 黎民殇 天可鉴,窦娥冤 弃逍遥,忧百姓 未尝苦,安知贫 诉羊冤,唱挽歌 序言 如果问一个中国的读 书人最想生活在历史上的 哪个朝代,那么大部分人 可能会选择宋朝;如果问 他最不想生活在哪个朝代 ,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代 宋而来的元朝。宋与元这 两个朝代,一前一后,就 像是历史给现代人的样本 展示:一个绝对重文轻武 ,文人占有绝对地位;一 个绝对重武轻文,马上得 天下,也习惯马上治天下 。虽然两个朝代的文化氛 围截然不同,但中国传统 文脉并没有在文人地位式 微的元朝断绝,相反,承 接宋词的辉煌,元曲也走 到了文学史的高峰,可以 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鼎足并举。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 曲的总称。金元之际,随 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新 的文化也被输入进来,与 中原地区的词曲文化结合 ,大量口语、俚语出现在 文人的笔下,渐渐地形成 了元曲。元曲的内容驳杂 而庞大,然而不外乎以下 几个主题: 羁旅天涯的离愁难抑 与心情的低回。此类曲子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马致远 的《天净沙·秋思》:“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九个意象式的名词并列, 传神地描摹出了文人远离 家乡、流浪江湖的感伤之 情。 男女之间动人的爱情 。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主 题,元代的很多杂剧表现 的就是男女的情爱,例如 王实甫的《西厢记》、郑 光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 》、鲍天佑的《王妙妙死 哭秦少游》等,这些故事 中的男男女女为爱可以不 顾家人的反对幽期密约, 为爱可以与情人生死相依 ,为爱可以肝肠寸断。 看透名利,归隐山林 的急迫心情。文人自古都 有林泉情结,特别是那些 曾经在官场辗转、抑郁不 得志的人,他们痛苦于官 场的黑暗与波澜起伏,总 想寻一方心灵的净土,而 山林、泉水、鸟鸣、花香 ,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 向往。“弃微名去来心快 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 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 袖舞嫌天地窄。”(贯云 石《清江引》)“竞功名 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 ?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 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 乐窝!”(贯云石《清江 引》)这些都是得到现实 的教训后痛苦的领悟。 对黑暗现实的批判, 对百姓水深火热生活的怜 悯。这也是有社会责任感 和同理心的文人笔下常见 的题材。一边是官商勾结 ,层层官员获利:“且说 一季中事例钱,开作时各 自与。库子每随高低预先 除去,军百户十锭无虚, 攒司五五拿,官人六六除 ,四牌头每一名是两封足 数,更有合干人把门军弓 手殊途。那里取官民两便 通行法,赤紧地贿赂单宜 左道术,于汝安乎?”( 刘时中《端正好·上高临 司·滚绣球》)一边是百 姓绳床瓦灶,为衣食愁: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 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 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 丹砂。酱瓮儿才罄撒,盐 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 ,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 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周德清《折桂令》 )这正应了张养浩的那句 “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 元曲的生命力就在它 的这些表现题材里,生生 不息地传承。由于其中有 很多俗语与俚语,因此读 起来朗朗上口,又泼辣生 动,读过后让人如饮了一 碗烧刀子,身心都沸腾起 来。因为大多数元曲的用 典不如唐诗、宋词那样多 ,所以很容易理解。但是 ,其词语又并非一味通俗 与直白,而是用最朴素的 文字表达了蕴藉的情感, 它的难点在此,它的妙处 亦在此。 从1271年到1368年, 元王朝共存在了九十八年 ,元代文人在这不到百年 的时间里,用曲子来表达 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抒发 自己的喜乐与哀愁。历史 如滚滚江水东流不尽,元 朝终究成了历史上浓重又 暗淡的一笔,而元曲在文 学的天空中永恒闪耀,夺 人魂魄。 导语 元曲近市井,或泼辣或幽怨,或感慨或讽刺。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总称。 有着浓烈的人间烟火气,也有着鲜活的泪水与笑声,令闻者同感——一种颤动、一种喜悦、一种叹息。 元曲的生命力就在它的这些表现题材里,生生不息地传承。 精彩页 断肠人,在天涯 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从来都是一个难解的心结。中国自古即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离乡,或许是为了蟾宫折桂,实现“一朝看尽长安花”的潇洒快意;或许是被贬他乡,碰着同样的“天涯沦落人”,便湿了司马青衫…… 无论如何,离乡都是一种无奈。在古人看来,人就像一棵树,只有把根牢牢地扎在故土中,才能枝繁叶茂,盛开浓荫。传统中八户人家围成一个方方正正的院落,像“井”字形,背对着院子就等于离开自己的老家,“背井离乡”即由此而来。这个古老的象形文字,蕴藏着浓浓的恋乡之情,历经千年风霜也不曾褪色。 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就好像海边的浪潮,纵然他们的心是坚硬的礁石,日复一日地被侵蚀,也难免留下伤心的孔洞。“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俨狁之故。不遑启居,俨狁之故。”一束束薇菜已经发芽,采一束薇菜,思乡之泪就要落下。然而说回乡道回乡,边防战事还未完结,家又如何回得?《诗经·小雅·采薇》一诗,传唱着战士征夫的一汪乡愁,凄切迷离。 在外颠沛的游子,与戍边人之愁又有何异。李白有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骑瘦马独行古道,“断肠人在天涯”;纳兰性德乡梦难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面对故乡,游子的心底总是翻腾着千层波澜,久久不能平静。孤独的岁月里,午夜梦回时,不眠之人的忧愁逐渐袭来,由淡而深,润湿了记忆。回不去的是故乡,冲不破的是时间建筑的高墙。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与过往的王朝相比,国家民族的变乱,众多民族的聚居,一点点挑拨着元人敏感的思绪,他们的离愁仿佛也更加深切。元代科举时行时辍,因而仕途失意的儒士“多致力于文字之间,以为不朽”。加之少数民族乐曲的传入和繁盛,正如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杂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更易表情达意的杂剧和曲子便流行起来。 饱经离难的元人,把自己的情感笔酣墨饱地写入元曲,被传唱于市里坊间,一字字、一声声催人泪下。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雨》 在《汉宫秋》里,马致远曾借王昭君(王嫱)之口道出了离乡的一番折磨:“背井离乡,卧雪霜眠。”离开家乡就如同卧于霜雪之上,这是何等的痛苦。而他的这首《寿阳曲·潇湘夜雨》,亦是让人心碎的断肠曲,每一字每一句都敲打着人们敏感的心弦。 潇湘本指潇、湘二水汇集的零陵郡,后来成为湖南一带的代称。宋人爱风花雪月,便封湖南的八处景致为“潇湘八景”。夏秋时节,此地淫雨霏霏,昼夜不停,沉闷而忧郁。尤其是渔灯四暗、夜晚将至之时,淋漓的小雨落在孤舟里,落在缥缈朦胧的水雾间,落在离家万里的游子面庞之上,让人不禁恍惚:在游子脸上肆意纵横的难道不是雨丝,而是自己的思乡之泪? 孤舟总是离索,夜雨更让人惆怅。根据史载,马致远有“二十年漂泊”生涯。当他在日益黯淡的岁月中,流下无奈的泪水;当生命的花瓣即将枯萎,落下蜷缩的残萼,流露在他曲中幽深慷慨的离愁,便更容易让人领会。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