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关于刑事辩护培训模式和方法的书籍,也是一部探索性的作品。由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刑事辩护师资研修班历时三年半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总结而成。书中不仅涵盖基础理论,更有贯穿刑事辩护律师实训的技术与方法,应该说,本书为刑事辩护律师的培训者与受训者提供了“全景参考模式”。 全书共分为八章和附录,内容涵盖刑事辩护实训的全流程。前言是关于我国律师培训模式的沿革、本书所阐述的律师培训模式的形成及参与研修的师资学员的内容。第一章为刑事辩护实训概论板块,包括刑事辩护实训的概念、特征及原则,刑事辩护实训的方法与流程。第二章至第三章为实训课前板块,由实训筹备与实训预备组成,实训筹备包括案例准备与实训分组,实训预备包括“破冰行动”与实训翻转。第四章至第七章为实训核心课程板块,由实训着手、实训演练、实训提升与实训归纳组成,实训着手包括问题提出的规则与方法,原理讲解的规则与方法;实训演练包括实务效仿与模拟互动的规则与方法;实训提升包括点评反馈的规则、方法与知识拓展;实训归纳包括总结复盘的规则、方法与步骤。第八章为实训课后板块,即实训检验,包括实训效果评估的原则、规则与方法。最后为附录部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训板块的演练过程,展现本书逐章阐释的实训理念与技术。 作者简介 田文昌,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60年代高中老三届知青。少年时期酷爱音乐,却数次与艺术院校擦肩而过,无缘成为音乐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阴差阳错破格考入西北政法大学攻读法学硕士,1983年硕士毕业后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不经意中成了一名法律人。 从教十几年,渐入佳境,已将教学与科研视为己任。又在近天命之年与自己关爱的学生们洒泪而别,半推半就地迈进了专业律师行业,由教授兼律师而转为律师兼教授。现任中国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和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终身荣誉会员。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辩护实训概论 第一节 刑事辩护实训的概念、特征及原则 一、刑事辩护实训的概念 二、刑事辩护实训的特征 三、刑事辩护实训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刑事辩护实训的方法与流程 一、讲授法 二、互动法 三、演练法 第二章 实训筹备:案例准备与实训分组 第一节 案例准备 一、案例准备的基本原则 二、案例准备的基本方法 三、引导学员分析案例的大致思路 第二节 实训分组 一、分组原则 二、组织内容 第三章 实训预备:“破冰行动”与实训翻转 第一节 “破冰行动”的基本规则、方法与技巧 一、培训课堂的常见问题 二、“破冰行动”的基本规则 三、“破冰游戏”的基本特征 四、“破冰游戏”在培训课堂的功能价值 五、“破冰游戏”的方法与技巧 六、“破冰行动”的禁忌 第二节 实训翻转 一、实训翻转的现实意义 二、实训翻转的基本要求 三、实训翻转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 实训着手:问题提出与原理讲解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规则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规则 二、问题提出的方法 第二节 原理讲解的规则与方法 一、原理讲解的规则 二、法学原理讲解的方法 第五章 实训演练:实务效仿与模拟互动 第一节 实务效仿与模拟互动的规则 一、命题确定规则 二、角色设定规则 三、时间限定规则 四、场景指定规则 第二节 实务效仿与模拟互动的方法 一、独秀法 二、对垒法 三、全景法 第六章 实训提升:点评反馈与知识拓展 第一节 点评反馈的规则与方法 一、点评反馈的规则 二、点评反馈的方法 第二节 知识拓展 一、针对性知识拓展 二、需求性知识拓展 三、延伸性知识拓展 四、知识拓展的禁忌 第七章 实训归纳:总结复盘 第一节 总结复盘的规则 一、亲历性规则 二、及时性规则 三、全面性规则 四、实用性规则 五、固定性规则 第二节 总结复盘的方法 一、个人总结法 二、头脑风暴法 三、分组讨论法 第三节 总结复盘的步骤 一、目标回顾与过程分析 二、理念提升与成果归纳 三、问题提示与风险防范 四、职业经验与对策指引 五、自我评价与意外收获 第八章 实训检验:效果评估 第一节 实训效果评估的原则与规则 一、实训效果评估的原则 二、实训效果评估的规则 第二节 实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一、定性评估的概念及特点 二、定性评估的研究设计 三、定性研究的具体方法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数据分析 六、定量法 附录 编者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