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调诗文吟诵二十讲 |
分类 | |
作者 | 朱光磊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在现存的众多吟诵流派之中,以近代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所创的唐调流传最广。唐调是唐先生对历代文气理论进行大总结之后,在桐城派古文理论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一种读文实践,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唐调诗文吟诵二十讲》建立在全面采录唐先生原音吟诵的基础上,利用文学、语言学、音乐学等多学科领域行之有效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通过将每一首诗文进行辞解、义疏,并配上译文与吟谱,从而对唐调吟诵的特点、规则、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着重研究其腔调和读法,以期为唐调的传承提供便利。 作者简介 朱光磊,男,1983年出生,江苏苏州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为现代新儒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明清儒学。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管理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黄宗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回到黄宗羲——道体的整全展开》(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 目录 第一讲 唐文治先生传略 第一节 唐文治先生的生平 第二节 唐文治先生的评价 第三节 唐文治先生的吟诵 第二讲 唐调吟诵的渊源 第一节 江南地区的吟诵传统 第二节 桐城文派的读文方法 第三节 唐文治先生的独特创造 第三讲 唐调吟诵的理论 第一节 吟诵的本体 第二节 吟诵的工夫 第三节 吟诵的效用 第四讲 唐调吟诵的方法 第一节 探究文辞 第二节 激荡声情 第三节 体用一贯 第五讲 唐调《诗经》吟诵 第一节 《诗经》吟诵基本规律 第二节 《诗经》五首原文 第三节 《诗经》五首辞解 第四节 《诗经》五首译文 第五节 《诗经》五首义疏 第六节 《诗经》五首吟谱 第六讲 唐调骚体吟诵 第一节 骚体吟诵基本规律 第二节 《楚辞》二首原文 第三节 《楚辞》二首辞解 第四节 《楚辞》二首译文 第五节 《楚辞》二首义疏 第六节 《楚辞》二首吟谱 第七讲 唐调古风吟诵 第一节 古风吟诵基本规律 第二节 《迎春诗》《送春诗》原文 第三节 《迎春诗》《送春诗》辞解 第四节 《迎春诗》《送春诗》译文 第五节 《迎春诗》《送春诗》义疏 第六节 古体诗吟谱 第八讲 唐调词的吟诵 第一节 词的吟诵基本规律 …… 第九讲 唐调曲的吟诵与吟唱 第十讲 唐调经文吟诵 第十一讲 唐调古文吟诵(一) 第十二讲 唐调古文吟诵(二) 第十三讲 唐调古文吟诵(三) 第十四讲 唐调古文吟诵(四) 第十五讲 唐调古文吟诵(五) 第十六讲 唐调古文吟诵(六) 第十七讲 唐调古文吟诵(七) 第十八讲 唐调古文吟诵(八) 第十九讲 唐调古文吟诵(九) 第二十讲 吟诵基础问题刍论 附录一 唐调吟诵的文体腔格与四象理论 附录二 近体诗的吟诵(非唐调) 附录三 具有唐调风格的近体诗吟诵调的拟构设想 后记 序言 通览《唐调诗文吟诵二 十讲》,不禁为之击节称赏 !光磊有才,聪颖、勤奋、 博学多识,且勇于独立思考 ,道他人所不道,言自己之 想言;年余之间,主业之暇 ,撰此书稿,难能可贵也。 此书意在解读“唐调”理论, 诠释1948年唐文治全部吟 诵录音,有见地,尤实用, 乃当今传承“唐调”所迫切需 要者。“唐调”名世,虽历百 年,而研究专著阙如。近年 ,两位博士异军突起,京华 朱立侠《唐调吟诵研究》, 先河首开,重在宏观;吴门 朱光磊《唐调诗文吟诵二十 讲》,踵武继后,具体而微 。二者互为补益,合称完璧 。南北二朱,双峰峙立,为 “唐调”增辉。后生可畏,“ 唐调”幸哉! “唐调”吟诵,远追孔子 ,中承刘勰,直接源头系桐 城姚鼐。孔子论诗,以乐相 比,唐文治应之曰:“学得 此法,思过半矣。”阴阳之 说源于《易经》,用于论文 ,则于《文心雕龙》见之。 有明顾炎武倡导“清明之气” ,至姚鼐《复鲁絜非书》始 详细论述焉。而后,曾国藩 《古文四象》问世,传吴汝 纶,再传唐文治,乃有“急 读、极急读、缓读、极缓读 、平读”之论。至此,“唐调 ”读文法横空出世矣。然皇 皇宏论,理解非易,今光磊 阐释之,且多精辟之论、精 警之言。若夫神、情、气之 辨析,文章之气须与天地清 明之气相接之阐发,读文、 作文关系之略述,“四象”及 “急读、缓读”之发挥,凡此 种种,书之高度太半见之于 此。 “唐调”如何读?光磊细 读精思后总结之:声腔高低 婉转可就其短语为之;尾腔 摇曳生姿可就其句子为之; 气势磅礴浪叠,可就其句群 为之;套用吟腔需要注意尾 腔的使用与字声的校正;《 诗经》等吟诵句式高低变化 安排,至细至微,可为初学 者导路。诸如此类通篇可见 。此皆躬行案牍之感悟,启 人者多多。唐老夫子所吟篇 什,皆以“辞解”“义疏”“译 文”“吟谱”等一一细述,“衍 义”部分乃为精华,有识有 胆,议论横生,多出己见, 可见治学功力,《前出师表 》《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尤见精准。切待读者诸君, 阅读自悟。惜乎,以文言行 文,忧其有碍行远;具体评 议,滞于儒家传统,稍显失 之新鲜。而光磊谓我,有意 为之,斯亦无可厚非。子曰 “无可无不可”,抑或标新立 异而自成一格乎? 余幼承庭训,写诗吟诗 。及读大学,从蒋庭曜教授 习“唐调”。蒋庭曜者,无锡 国专首届毕业,唐门高足也 。五年前,光磊从余学吟诵 。渠于苏州大学主讲哲学, 吟诵,休闲而已。唯其学养 根深,涉足广泛,复勤学好 思,善触类旁通,很快学有 所成,成此新著。我为光磊 鼓呼!而阅稿之间,感觉师 生观点亦不尽一致,若读经 、读文之分,近体诗“唐调” 吟诵之拟创者。然无妨,学 术观点可以切磋,独立治学 精神不可放弃,斯乃有为之 表现,的可贵也,益增余对 光磊之推崇。况且,“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出蓝胜蓝,亦未可知 。当今,唐调传承,方兴未 艾;唐调研究,仍在发端。 光磊用武之地广矣。愿百尺 竿头,层楼更上。光磊年轻 ,道德文章,皆可称道。李 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 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光 磊前程无量,余寄厚望焉。 魏嘉瓒 戊戌年巧月于吴门歌风 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