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文言文选读》由张中行先生联袂几位语文教育专家,为了辅助中学语文课的文言教学,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的能力,供中学生课外阅读而编注的。也可供程度相当于中学生而初学文言的人研读,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参考。
本书为第二册,选文六十篇。中学生以外用这部书学习文言而想取得阅读一般古籍(非特别艰深的)的能力的读者,都会希望多读一些程度再提高些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言文选读(2)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部《文言文选读》由张中行先生联袂几位语文教育专家,为了辅助中学语文课的文言教学,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的能力,供中学生课外阅读而编注的。也可供程度相当于中学生而初学文言的人研读,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参考。 本书为第二册,选文六十篇。中学生以外用这部书学习文言而想取得阅读一般古籍(非特别艰深的)的能力的读者,都会希望多读一些程度再提高些的作品。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河北省香河县人,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先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负喧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说书集》《说梦草》《散简集存》等。 目录 一 《左传》选 晋灵公不君 晋归楚钟仪 楚子西论吴王夫差 二 《国语》选 臧文仲如齐告籴 季文子贵德荣 齐桓公求管仲 三 庄辛说楚襄王 四 《论语》选 公冶长 微子 五 寡人愿安承教 六 《庄子》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行于山中 庄子送葬 庄周家贫 七 《汤问》篇选 薛谭学讴 伯牙鼓琴 纪昌学射 造父学御 八 王制 九 晏子故事三则 晏子辞千金之赐 晏子使吴 晏子使楚 一○ 《说林》篇选 师老马与蚁 不死药 巧诈不如拙诚 海大鱼 一一 渔父 一二 上书谏吴王 一三 人间训 一四 项羽败亡 一五 万石君传 一六 《新序》选 齐遣淳于髡到楚 晋灵公骄奢 梁君出猎 一七 书虚篇 一八 龚遂传 一九 短文三篇 军谯令 与荀或书追伤郭嘉 祀故太尉桥玄文 二○ 与朝歌令吴质书 二一 《高士传》选 江上丈人 王斗 韩康 汉滨老父 二二 思旧赋并序 二三 王粲传 二四 道意 二五 兰亭集序 二六 黄宪传 二七 《世说新语》故事六则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 王仲宣好驴鸣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 何次道往瓦官寺 桓南郡好猎 二八 《百喻经》选 三重楼喻 说人喜嗔喻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为恶贼所劫失髭喻 二九 永宁寺 三○ 请正文风书 三一 与博昌父老书 三二 答书二篇 答杨子书 答李秀才书 三三 杨烈妇传 三四 袁家渴记 三五 野庙碑 三六 虬髯客传 三七 《唐摭言》选 李义琛 孙泰 奇章公 萧颖士 王播 三八 泷冈阡表 三九 记闻六则 富弼 钱若水 吕蒙正 曹彬 王嗣宗 石中立 四○ 《范文正公文集》叙 四一 小简四篇 与黄鲁直 与参寥子 与洪甥驹父 与王立之 四二 黄州快哉亭记 四三 隋灭陈 四四 《入蜀记》选 四五 市隐斋记 四六 送陈庭学序 四七 沈贞甫墓志铭 四八 题《海天落照图》后 四九 西山游记三则 卧佛寺 翠岩寺 万安山 五○ 秦淮健儿传 五一 《广宋遗民录》序 五二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五三 《金陵游记》序二篇 《金陵游记》序 《金陵游记》序 五四 故事二篇 武技 佟客 五五 黄英 五六 送姚姬传南归序 五七 《越缦堂日记》选 五八 藏书纪事五则 司马光 沈周 秦恩复 换书士人 陈坤维 五九 记车行所值 六○ 词话四则 北宋人手高眼低 背诵名家词 语贵平淡自然 怀半塘 序言 这部《文言文选读》是 为了辅助中学语文课的文言 教学,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 言的能力,供中学生课外阅 读而编注的。也可供程度相 当于中学生而初学文言的人 研读,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 教学中参考。 全书包括三册,每册选 文六十篇。第一册较浅近, 程度适合于初中。第二册略 提高,程度适合于高中。估 计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将来 想学文科,还会有一些,虽 然不学文科,却想多读一些 古典作品,此外,中学生以 外用这部书学习文言而想取 得阅读一般古籍(非特别艰 深的)的能力的读者,都会 希望多读一些程度再提高些 的作品。第三册是适应这种 需要而编注的。因为程度再 提高,它就可以容纳许多名 篇,一些重要作家、重要典 籍,个别的文体,以补第一 、二册的不足。 全书的安排:第一、二 、三册由浅入深,例如第一 册的选文,文字较浅易,记 叙的,尤其故事性的比较多 ,以后文字略深,议论性的 增多。各册选文都按时代先 后编排(个别篇目也有按体 裁编排的)。一篇包括几则 ,有时候按深浅或内容性质 编排。一篇文章,题目之下 先列“解说”,为的是读之前 先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 以下是本文,标点、分段, 段后有段落大意。难词难句 有注解,为了便于检阅,照 语文课本体例,排在本文同 页的下方。最后是“研读参 考”。 选文的原则: (1)思想感情要健康, 至少要无害。个别问题(如 有迷信成分)在“解说”中说 明。 (2)文字要平实、流畅 。过于艰深的(如《尚书》 )不选,过于别扭的(如唐 朝樊宗师的文章)不选,文 白夹杂的(如语录)不选。 (3)酌量照顾传统名篇 、重要作家、重要典籍、常 用文体,以期读者读后能够 多有所得。(4)为了开阔 眼界、增加兴趣,选材面求 适当广一些,如也收笔记、 日记、诗话、词话等。 (5)学会语言的重要方 法是“熟”,因而读的字数偏 少不如偏多。浅近的或故事 性的文章,篇幅长些的也选 ;篇幅嫌短的,集同性质的 几则为一篇。 (6)入选的文章,不同 版本文字不同的,因为目的 不在校订,斟酌选用一种, 不加说明。文题之下的“解 说”,是想简要地介绍一下 与这篇文章有关的知识:选 自什么书,以及此书的情况 ;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有什么 值得注意之点;作者的略历 。 “段落大意”简明地指出 上面一段(有时不止一个自 然段)的中心意思,并尽可 能说说与前后文的关联,目 的是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内容 和写法注解: (1)因为希望学生专靠 自学能够理解,所以注解( 尤其第一册)求详:估计学 生会感到困难的,或者会误 解的,都注。第二、三册适 当减少。 (2)注解的用语,第一 、二册尽量求浅显、简明; 第三册酌量用一些浅近的文 言,以期读者能够更快地熟 悉文言。 (3)为了培养独立阅读 的能力,注单词片语可以理 解的,尽量避免串讲。 (4)必要时也引经据典 ,但不作过多的考证和论辩 。 (5)为了减少记忆和诵 读的负担,有些字,文言中 某种用法过去要用另一种读 法(如“王天下”的“王”读wà ng),现在不用另一种读 法也不影响理解的,只在字 后注“旧读什么”,可以不照 旧读法念。 (6)有关文言词、句特 点方面的知识,适当地在注 解中反复说明,以求读者结 合具体词、句,能够逐渐熟 悉。 (7)文言常用的词,注 解不多重复;不常用的不避 重复。 为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选文,积累文言知识,每篇 后安排“研读参考”一项,就 本篇文字的主要特点(语法 、修辞、篇章、内容等方面 )提出三两点,或介绍知识 ,或启发思考,或提出问题 ,供读者参考。 本书的目的是培养初步 阅读文言的能力,而能否达 到这个目的,还要看读者怎 样使用这部书。读文章,先 要“确切理解”,然后是“读 熟”。读时先要慢,体会词 句的意义、情调,以及上下 句的关联,声音有快有慢, 有抑有扬;渐熟后可以略快 。这样连续读三两次,自己 觉得顺口了,放下。但不能 从此不再过问,最好是过几 天再读三两遍,不时温习。 特别喜欢的,能够背下来更 好。至于一年读多少篇合适 ,那要看自己的兴趣和时间 ,难于统一规定,总的原则 是多比少好。 没有学中学语文课的读 者,最好把中学语文课本中 的文言文找来一道学习,因 为不少大家熟悉的名篇,中 学语文课本已经选了,本书 没有选。 本书承启功先生题书名 ,王泗原、王微、隋树森三 位同志审阅,特此志谢。 编者学力有限,书中难 免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多 多指正。 编者 一九八一年十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