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甲骨卜辞菁华(气象篇)/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于成龙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与气象相关的甲骨刻辞计70余版,分风、阴、雷、雨、雹雪雾霾、云、易日、晕虹八部分,诸条刻辞,均辅有照片或拓片,给出分期、著录、收藏地等基本信息,并对其重点字词、卜辞要义等进行系统而简明的解读,进而发明其中所蕴含的殷商时期与气象相关的自然与文化信息,并传递出殷人气象理念与天人观念。一册在手,能够使读者在学习甲骨文字识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从气象方面了解殷商社会生活。 目录 一 风 “四方神及四方风神”卜辞 “大骤风”卜辞 “翌乙酉其风”卜辞 “其宁风于方”卜辞 “今日王其田軎不遘大风”卜辞 二 阴 “之夕月有食甲阴不雨”卜辞 “庚申明阴”卜辞 “明阴,三点,食日大星”卜辞 “昃阴于西”卜辞 “丁明阴,大食日启”卜辞 三 雷 “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卜辞 “各云自北,雷”卜辞 四 雨 “之日大采雨”卜辞 “帝其令雨”卜辞 “今夕其雨疾”卜辞 “王其往田其雨”卜辞 “黍年有正雨”卜辞 “翌乙巳其雨”卜辞 “惟上甲蚩雨”卜辞 “及今十月雨”卜辞 “之日夕雨不延”卜辞 “今夕其雨”卜辞 “辛卯奏舞雨”卜辞 “己酉卜,韦:其雨”卜辞 “雀燎不其雨”卜辞 “自今五日至于丙午雨”卜辞 “卯于土窜来雨”卜辞 “其有大雨”卜辞 “其自东来雨”卜辞 “及今十三月雨”卜辞 “王占曰其雨”卜辞 “雨不至于夕”卜辞 “贞其雨在师卜”卜辞 “王惠牢田不遘雨”卜辞 “王侑岁于帝五臣正惟无雨”卜辞 “惠小宰有大雨”卜辞 “其作龙于凡田有雨”卜辞 “兹月至生月有大雨”卜辞 “食日至中日不雨”卜辞 “不联雨”卜辞 “焚□(特殊字符)”卜辞 “己已卜雨”卜辞 “王其振旅,征必,不遘大雨”卜辞 五 雹、雪、雾、霾 “生十月雨其惟雹”卜辞 “兹雹惟降”卜辞 “子占曰:今夕雪”卜辞 “妹□(特殊字符)”卜辞 “兹雨惟霾”卜辞 六 云 “有各云自东面母”卜辞 “庚子耏三□(特殊字符)云”卜辞 “侑燎于六云六豕”卜辞 七 易日 “翌乙未易日”卜辞 “翌辛丑易日”卜辞 “翌癸卯易日”卜辞 “甲申卜:乙易日”卜辞 “壬午易日”卜辞 八 晕、虹 “丁卯晕”卜辞 “晕延启”卜辞 “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卜辞 附:甲骨文著录简称与全称对照 后记 序言 风雨雷电、冰霜雪雹, 亦或雾霭虹霓,凡此大气的 不同状态,在日月轮转中,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伴随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人们沐风栉雨,亦在感知自 然的喜怒哀乐。万千气象, 生生不息,直接造就了人类 历史。造化弄人,遥想 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那 时的人们曾经历怎样的风雨 雷电?当时的天空也似今日 云卷云舒? 商王朝,大约开始于公 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 世纪中期被西周王朝更替; 上承于夏,下启于周,在古 代中国早期王朝形态的构建 过程中至为关键。1899年 之前,人们对于殷商社会的 了解,主要寻绎于古代文献 ;然而诸如《尚书》《诗》 《左传》《国语》《竹书纪 年》及《史记·殷本纪》等 少数典籍有关记述,仅存留 区区5000字,简略概述商 人兴衰,商先公、商王世次 与名号,都城迁徙及一些重 要史事,未对这一历史时期 的气象状况有所记录。《太 平御览》卷八七七“咎征部 四”引《尚书中候》云:“殷 纣时,十日雨土于毫,纣竟 国灭。”《尚书中候》成书 于汉代,乃谶纬之书,叙述 古代帝王的符命瑞应,荒诞 至极,文中所言殷纣时发生 “霾”之气象不足为信。又《 吕氏春秋·顺民》载,商汤 时“天大旱,五年不收。汤 乃以身祷于桑林”,且“以身 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 乃甚说,雨乃大至”,旨在 美化商汤,所云更属无稽之 谈。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 (1899年),殷墟出土甲 骨文始为世人发现、认识, 石破天惊;历年出土的殷商 王朝刻辞甲骨多达16万片, 其上所契刻“甲骨文”内容异 常丰富,堪称“商代百科全 书”,其中涉及大量气象实 时记录。1928年10月,中 国近代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殷 墟进行田野发掘;90余年来 ,殷墟考古工作成就斐然, 已发现众多动物、植物遗存 ,土壤中亦记录可资参照的 磁化率信息及植物孢粉信息 。凡此种种,为复原商代安 阳地区的气象状况及生态环 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依 据。殷墟以西姬家屯遗址下 伏生土中,含有现今主要分 布于中亚热带的山核桃与可 分布至北亚热带的常绿栎花 粉,证明该地曾属于中全新 世亚热带北缘古气候区。近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从殷墟遗址晚商地层中 收集一批植物种子,经中国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除 粟、小麦、黍等农作物种子 外,另有蓼属、莎草属、菟 丝子属、藜属、狗尾草、马 齿苋、李属种仁(杏仁或山 桃仁)及禾本科等植物种子 ;其中莎草属、蓼属等皆属 温带或热带生长于潮湿沼泽 地、水沟或田间路边的草本 植物。1990年安阳郭家庄 M160发现一件以细竹蔑编 织的小竹篓,且殷墟出土动 物群中存在竹鼠,此是商代 安阳地区产竹之证。与竹鼠 共同被发现的貘、肿面猪、 獐、圣水牛及印度象等,亦 皆为南方热带森林之种群。 凡此殷墟田野考古发掘,证 明商代安阳地区属于中全新 世亚热带北缘古气候区①。 1944年甲骨学家胡厚宣 发表《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 之检讨》一文,分类梳理殷 墟出土甲骨文所载气象记录 ,发凡起例。1972年气象 学家竺可桢发表论文《中国 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 研究》,与胡厚宣氏文可为 互鉴。综合殷墟出土甲骨文 有关记载、殷墟田野考古发 现的动植物群遗存,我们大 体可以描绘商代安阳地区的 气候状况:商代安阳地区正 月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5 ℃,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 ℃;当时,这个地区生长着 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与动 物种类,“与今日长江流域 的气候约略相当”。同时, 科学揭示殷墟出土甲骨文记 录,商代安阳地区的万千气 象——风雨雷电、冰霜雪雹 、雾霭虹霓,一帧帧如实而 生动的画面跃然展现在我们 眼前。 殷墟出土甲骨文记录“风 ”“雨”“雷”“雪”“雹”“雾”“霾” 以及“虹”“阴”“易日”“晕”等 众多气象状况,且有些刻辞 所描绘的天气变化异常详细 ,生动具体,由此亦清晰反 映出商人经过长期生产、生 活实践,对大气变化规律的 感知与掌握。回溯往昔,筚 路蓝缕。几代学人为殷墟出 土甲骨文释读及商代气象状 况探索凿破鸿蒙,荦荦大端 ,构筑了我们赖以深入研究 的基石。近年,殷墟田野考 古工作中发现的气象材料及 刻辞甲骨日渐增多,有关殷 墟出土甲骨文的释读亦有突 破,更有助于商代气象的深 入研究。 殷墟田野考古工作中出 土的动物、植物群遗存及记 录在土壤中的磁化率信息与 植物孢粉信息,无疑是重塑 商代安阳地区气象及生态环 境的基础,亦为进一步研究 勾勒了基本的时空框架。殷 墟出土甲骨文中的气象记录 ,或“骤风”乍起,或“大雨” 倾泻,或雾起云涌,或虹霓 隐现,或雨雪交加,生动具 体,且与时月、时日联缀, 是目前学术界洞察商代安阳 地区每月气象状况及填补气 象时空框架空白的可信数据 。对商代安阳地区的气象研 究而言,田野考古工作与甲 骨文专项研究,两者互为补 充,不可偏废。本书所述以 殷墟出土甲骨文为基本材料 ,对于其中所载有关商代安 阳地区的气象状况试作分类 梳理,并参照目前动植物考 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聊且 视为对此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