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档案史料、民国期刊史料、回忆性史料、口述史料等为基础,梳理了抗战期间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等在西北艰苦办学的历程,展现了它们不畏艰难、苦中作乐、为国育才、服务当地社会的精神与胸怀,勾勒了这些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日常生活风貌,以及对办学地风俗的化育。 作者简介 陈海儒,男,汉族,陕西城固县人,历史学硕士。现为陕西理工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西北联大史、20世纪中国乡村史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学术专著《陕西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1949—1965》一部(与李巧宁合著),参编《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Ⅱ——纪念西北联大汉中办学75周年》一部,正在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北联大与陕南社会变迁研究”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临危之举: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组建 一 战前西北的高等教育 二 平津高校内迁 三 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的平津四校 四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 五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校址的确定 第二章 建章立制: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架构 一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组织系统 二 建章立制 第三章 暂驻西安: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日常生活 一 师资队伍 二 教学活动 三 师生社会服务 四 师生业余生活 第四章 南迁苦旅:西安临时大学的南迁 一 南迁准备 二 南迁之旅 三 乱世桃源:抗战时期的汉中 第五章 联辉合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风采(一) 一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设立及校址确定 二 西北联合大学组织系统 三 校训、校歌及对日本空袭的应对 四 必修课设置 第六章 联辉合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风采(二) 一 文理导愚蒙:文理学院 二 政法倡忠勇:法商学院 三 师资树人表: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四 实业拯民穷:工学院 五 健体名医弱者雄:医学院 六 西北联大附中 第七章 联辉合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风采(三) 一 造福当地:师生的社会服务 二 艰苦奋进:师生生活 三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立 四 西北联大与西京图书馆 第八章 坝上长夜、七星灯火: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城固 一 国立西北工学院的组建及源流 二 校址的确定 三 一场风波 四 行政架构、专业设置及校园建设 五 教学科研 六 师生生活 七 党团活动及青年从军 第九章 西北上庠,硕果累累:国立西北大学在城固 一 师生生活 二 教学与科研 三 党派活动 四 学潮 第十章 秦陇根本,奠基教育: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一 校政 二 师范教育西进:西北师范学院迁兰州 三 师生生活 四 乡村教育 五 黎锦熙为孙竹青撰写碑文 第十一章 济世报国,扶伤救民:国立西北医学院在南郑 一 国立西北医学院的组建 二 公医生制度的实施 三 附属医院 四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五 师生生活 第十二章 播撒火种:国立西北农学院和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一 兴学兴农、蓝筚启林:国立西北农学院在武功 二 另辟蹊径、开拓之旅: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在西康 余论 一 西北联大充实了西北高等教育力量 二 西北联大对汉中的影响 三 寻根之旅,薪火传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