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城记武汉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田飞//李果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汇两江,拥三镇,为九省通衢;开埠口,兴洋务,领革命先声。这就是武汉。本书带你重新发现武汉——这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为你描摹一幅真实的城市人文地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徜徉在汉江路、中山道,步和的正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足音;辗转于户部巷、吉庆里,体味的是汉味美食和荆楚民风。走进江城,街巷深处的古城遗迹,五方杂处的商帮码头,百业繁盛的商贾名号,浮华犹存的五国租界,以工立国的辉煌旧影……都在不经意间跃入你的眼帘。 作者简介 田飞,李果,七十年代生人,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他们无功利之欲,无前程之忧,随性而活,倒也落得个时时开心顺畅。既喜街头乱步,窥看忙人匆匆,闲人悠悠。也喜入得山水间,想那山雨迷雾。他们本不是写字人,然世间哪有那么多本来,只求此刻此时此地血脉贲张,激情注流,随笔扬洒。字,终被码成了“城”。 目录 缘起 陌生的城市 卷首语 两江三城,九省之会 第一章 支离破碎的古城记忆 十字街——起义门外的回回老街 蛇山古城垣——揭示武昌城垣拐角之谜 武胜门——原味老街得胜桥 黄花矶码头——风雨驿码头,百载水文尺 烈女渡——古渡通津,客货两旺 城砖老屋——支离破碎的明代残垣 明楚王府——老街陋巷间的王府烟云 第二章 历历古城话沧桑 无影塔——无影,无声,亦无佛 贡院街——书香文韵,石坊重重 涵三宫——一半花香,一半书香 经心两湖书院——昔日老斋舍,今日大杂院 横街头——百年文脉,书香满街 古德寺——糅合中西印缅的佛寺经典 衡善祠——从事水上救助的清代善堂 培心堂——乐善好施的百年善堂 七里庙——祭奠亡灵的郊野古庙 蛇山洞——百年老涵洞,南北变通途 第三章 五方杂处 正街,堤街——汉镇之兴,始于二街 淮盐巷——万般生意让他骄 新安书院——老墙身后的徽商铭文 保寿桥——古石桥栏忆西商 药帮巷——草药飘香寻怀帮 宝庆街——毛板毛货闯天江的宝庆商帮 万寿宫——挟小本,收微货,走州过府江西帮 宁波会馆——商界传奇,宁波商帮 大泉隆巷——天子气,商贾家,扁担房 二盛巷——陋巷深处的布匹行旧址 鹦鹉洲——竹木连云,五府十八帮 第四章 百业之肆 解放路——衙署丛集的十里长街 洗马长街——最后的汉阳老街 花楼街——前后花楼今日休 江汉路——昔日界线路,今日步行街 中山大道——堪与租界媲美的后城大马路 民众乐园——百戏纷呈,游乐大世界 甲子大旅馆——富商显贵居留之所 华商街——誓与外商争雄的商界团体 邹紫光阁笔庄——毛颖之技甲天下 邹协和金号——逝去的百年老银楼 伍亿丰杂货店——天地精华,水陆奇珍 第五章 五国租界地 英租界 天津路——寻访江城外滩源 百年洋行——浮华犹存,风华依在 西方银行——挥之不去的百年雍容 西商赛马场——名驹骠骑掠过的痕迹 俄租界 茶市旧痕——万里茶路,世界茶港 昨日浮华——煊赫一时的西人高级生活区 法租界市政机构——逝去的法兰西旧梦 五国之肆——风情荟萃,繁华尽散 蔡锷路——百年影戏,电影传奇 德租界 德租界——规划严谨的棋盘状街区 日租界胜利街——法桐掩映下的日本红楼 魔兽之窟——日寇占领下的人间地狱 第六章 始开风气之先 普爱医院——开江城西医院之先 仁济医院——百年老院,沧桑逝 梅神父医院——善恶教士,孰是孰非 红十字会医院——药香老巷中的十字浮雕 文华大学——首开新式教育之风 圣若瑟女子中学——百年女校,芳影犹存 博学书院——体育竞技,三连冠 意大利教区——鄂东天主教之枢 瑞典教区——依山就势,北欧风情 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第七章 以工立国 汉阳铁厂——亚洲第一雄厂 汉阳兵工厂——百年沧桑“汉阳造” 京汉铁路——一路可控八九省之冲 既济水电公司——水火既济,相辅相成 纱厂建筑群——布衣兴国,蓝缕开疆 老电报局——中国近代电讯之始 第八章 民国二三事 社团会址——秘密结社,首义之源 辛亥陈迹——探访百年首义地图 南洋大楼——武汉国民政府驻地 都府堤——大革命时期的红色阵营 铭新街——汇集全套镇压机构的模范街区 报馆刊社——口诛笔伐,国之利器 岱家山碉堡群——弹痕累累,故垒萧萧 惠济路碉堡——最后的防御,最后的硝烟 第九章 大武汉,小里份 早期里份——汉口里份营造之始 咸安坊——钢窗蜡板,三镇高档里份之准绳 歆生一、二、三路——歆生筑路,汉镇北拓 华商模范区——堪与租界相媲美 洋界里弄群——旧梦依稀的华人栖息地 三村二坊——英界内的高级华人居住区 第十章 汉埠公馆群 吴家花园——玉帅吴佩孚公馆 萧公馆——湖北督军萧耀南官邸 杨森花园——来自巴蜀的悠然闲情 昙华林公馆群——人文美地,静谧之所 胭脂坪公馆群——胭脂山,胭脂路,胭脂坪 紫湖村公馆群——凭栏十里芰荷香 永清片公馆群——昔日侨居地,今日新天地 珞珈山别墅群——依山面湖十八栋 后记 藏着的城市 序言 城市是记忆,是生活, 也可能是回忆,是向往,是 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但她 终究是令人熟悉的。城市的 地图,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会 深入人心。城市甚至会融入 血液,但戏剧性的是,有一 天你发现这座城市对于你简 直太陌生了,带着好奇竞上 了瘾似的去找寻这种陌生带 来的快感,找寻她你无从知 晓的存在。如一次又一次地 旅行,不需从长计议,带上 自己就出发。就如发现之旅 ,也有点像考古,总能带给 我们一阵阵的狂喜与惊异。 空问乱了,时间乱了,线索 乱了,我们跌跌撞撞地在陌 生的城市中穿行。在收获中 锻炼着自己的嗅觉,它似乎 已超越常人,异常灵敏,忠 实地把我们引向一个又一个 新鲜而陌生的地方。 渐渐,漫无目的的行走 已无法满足我们更加深入好 奇的怪癖。游戏一旦开始, 就无法戛然而止,我们不得 不寻根究底。对于我们是陌 生,而那些知情的老人们则 在我们好奇的追问下打开了 记忆的闸门。儿时的记忆、 长辈的述说、耳熟能详的故 事,从他们顿时发光的眼睛 ,沉湎于回忆的幸福表情, 你能感知。时光竟这样轻易 地回到了从前。但对于面前 这座城市又是否能留住曾经 呢?我们的发现少有是完整 的,似人总是充满了伤痛。 她们的年岁都挺老的,或被 遗弃,或消失,甚至在很短 的时间,城市被定格在现在 进行时。现在的规划、现在 的建设、现在的人,谁会在 乎她的曾经呢?她已被书写 进了历史,但终究不会存活 ,如同恐龙化石和标本。这 样比喻也许还不准确,化石 和标本是带着血脉被固定的 。城市在我们的游戏中更加 快了变化的步伐,似与我们 捉迷藏,我们追赶着却找不 着方向。 二○○六年八月于成都 导语 居住于此,你是否真的了解这座城市?匆匆游客,要看怎样的风景? 风雨驿码头·飘香药帮巷·文脉贡院街·汉阳铁厂·民众乐园·华商模范区·汉埠公馆群·西商赛马场·岱家山碉堡·梅神父医院……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一幅真实的人文地图! 本书的作者田飞、李果,和许多人一样,在武汉生活了数十年,所不同的,正是他们兼有静心与真情。心静才能洞察幽微,有情才能物我两忘,与这城市神会。 后记 初涉一地,我们往往有 一种新鲜的感受。其风土人 情,经过一番独特的内心体 味,便有了初悟,活泼泼的 ,只是还不太具体。倘能小 住几日,行游一番,感觉自 然会细腻些:民风怎样、建 筑特色如何、历史文脉是否 传承有序……其中大体,或 不难领会的。此刻,如初试 佳茗,尚未品味入微,虽得 唇齿留香,到底浅淡了些。 一座优美的,深具文化 积淀的城市,是岁月的佳构 ,值得细细品读,且须颇费 些时日才能读懂。 人说,居住越久越能懂 这城市,此话有理。但细究 ,不尽然的。常见有人卜居 一地数十载,阅尽沧桑却“ 熟视无睹”,成了久住的过 客,到底没有主人的心情。 他们于这城市,很难说真懂 的。那么,怎样才能悟得三 昧呢?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 曾言,观山须“静”,游山须 “情”,方能得山之“神”。体 悟山水的神气与品味城市的 内韵,颇有相合之处,就在 “情”“静”二字。 本书的作者,对这点深 有领悟。他们和许多人一样 ,在一座城市生活了数十年 ,所不同的,正是他们兼有 静心与真情。心静才能洞察 幽微,有情才能物我两忘, 与这城市神会。他们常感叹 ,这城市变化太快,快得那 样匆忙,以至于岁月所精心 雕琢的细节正迅速地消逝, 零落成泥碾作尘,不多时, 便泯灭无痕了。好在城市的 文脉是极富生机的,尤其是 这样历经岁月陶铸的古都! 她将自己的“神”蕴藏在钢筋 水泥的丛林之中。为此,他 们寻踪觅迹,开始了历时多 年充满叹息与惊喜的寻城之 旅。一口枯井、一块老匾、 一道残垣、一所教堂、一座 古庙……他们在每一个细节 恭听岁月的消息,他们的心 绪,随那些故物的境遇或喜 或忧。 二○○五年十二月 精彩页 蛇山古城垣 揭示武昌城垣拐角之谜 地址:武昌蛇山之巅 现状:蛇山之上的羊肠小道 翻阅武昌老城图,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武昌城垣不像北京、西安等城池那般方正整齐,而是在其东部的大东门与小东门间筑有一拐角,城垣向西折回数百米后再继续向北蜿蜒盘行。当年的筑城者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将原本南北走向的东城垣多筑一拐角?关于这一突如其来的拐角,还得从武昌城四周的地形地貌说起。 武昌城西濒长江,北靠沙湖,南临南湖,三面均为江湖所环绕,易守难攻,唯有东面多土埠浅丘,无天险可依。按说东面城垣即便没有大面积水域作屏障,单凭高大坚固的城垣城楼,在冷兵器时代也可称得上是固若金汤。然而,武昌城四周不但水域湖泊众多,山峦低岗也不可计数,仅大东门外就有双峰、紫金、小龟等三座小丘。尤其是那双峰山(今长春观所在地),不但距大东门城垣不足百米,且地势明显优于高仅两丈多的东城垣,一旦攻城一方夺取双峰山,且不说居高临下,放箭、开炮、打冷枪任由他们操控,城内布防也一览无余。于是周德兴们在勘明地形后,将东城垣修上了蛇山,垒筑角楼于蛇山之巅,形成一个高于双峰山的防御制高点。城垣至此再由角楼折西,沿蛇山山脊向西延伸四百余米后顺北坡逶迤而下,与小东门相连。 即便有此巧妙设计,武昌大东门仍免不了成为坚城之软肋,历次战争都成为攻城一方的主攻目标。清咸丰朝,太平军攻打武昌城,其大帅府就设于双峰山长春观内;民国北伐时,叶挺独立团也将指挥部设在了长春观。蛇山上的明城垣虽早在民国时就与其余二十余里城垣一同被扒掉,但墙砖内的夯土层却因位于山上,不影响市政建设而残留了下来。八十多年过去了,蛇山之巅草木葱茏,曾经的夯土墙基成了林间的一条小径,巍峨高耸的角楼也变为山脊上一处圆形大土台。凭台远眺,东门风物一览无余,车流、民房、楼宇,以及那片百米之外、对峙而立的双峰山长春观。 武胜门·原味老街得胜桥 地址:武昌得胜桥街现状:一条原汁原味的武昌老街 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想在偌大的城中寻觅条老街并非易事。昨天还散发着幽幽古韵的老街,或许今天就成了一片并壁残垣的废墟。史书的记载、老人的讲述、发黄的相片、荒诞的再造都代替不了一段原味老街所呈现出来的城市质感。 武昌城北的得胜桥就是这么一条原汁原味的明清老街。当年周德兴拓建武昌城时,见城北有螃蟹岬、凤凰山二岭横亘,山外又是蒿草丛生的浩渺沙湖,形成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于是在城北仅辟一门,得名“草埠门”。嘉靖年间取“都武而昌,得地之胜”之意更名为“武胜门”。门内大街位于螃蟹、凤凰二山之间,地势低洼,每逢雨季即成水街泽国。为缓解水患,人们便在街旁凿砌明沟,街下遍筑涵洞,以排积水。民间戏称“三步两座桥,走桥不见桥”,久而久之,大街也以“桥”为名,取名“得胜桥”。 P6-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