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对什么感兴趣,会有哪些行为,会有怎样的进步,都是可预知的。这就是蒙氏教育中儿童敏感期的特点和关键。 正统蒙台梭利教师藤崎达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养育4个孩子的经验,对运动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感觉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10个敏感期阶段进行了全面精讲,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原来强大记忆、絶对音感、数学头脑、双语优势等天赋,还有自律力、内驱力、学习力、判断力等能力,都会在敏感期爆发,一旦错过就很难再培养出来。 所有赢在起点的养育,都是赢在儿童敏感期。所谓天才和神童,其实是在敏感期爆发了潜能。 了解儿童敏感期的家长,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能守护并发掘孩子真正的能力,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合孩子的教育。 作者简介 藤崎达宏,萨隆·德·班比诺(儿童之家)法人代表 NPO法人 横滨育儿学习会理事长 日本蒙台梭利教育研究所认定教师(0-3岁) 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协会认定教师(3-6岁) 1962年生于横滨。明治大学商学部毕业后,在外企金融机构担任过20年的勤务工作。之后,开始独立创业。他将养育4个孩子的育儿经验和蒙台梭利教育相融合,创办了育儿讲习班,并在日本各地举办讲习活动。将育儿视为毕生事业,部分咨询会参与家庭超过2000个,场面异常火爆。他的演讲活动广泛涉及企业、行政机构、学校、保育园等。他通俗易懂、热情洋溢的话语吸引了很多人,在日本国内广受好评。 目录 第一章 蒙氏教育超入门 掌握要点,让孩子真正的能力突飞猛进 1 什么是蒙氏教育 这是什么时间兴起的教育方法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什么样的人 2 什么是“儿童之家” 3 哪些人接受过这种教育 4 孩子在哪里能接受蒙台梭利教育 5 蒙氏教育中的教具 第二章 人从出生到成熟的“四大发展阶段” 孩子会有变化,家长要有准备 不可不知!神奇的“四大发展阶段” 0~6岁,婴幼儿期 6~12岁,儿童期 12~18岁,青春期 18~24岁,青年期 第三章 蒙氏教育的核心要素——敏感期 挖掘孩子真正的能力的关键词 1 孩子现在怎么样,看他所处的敏感期就知道了 敏感期的信号一:安静 敏感期的信号二:重复 敏感期的信号三:喜悦 敏感期的终极信号——“专注现象”是什么 2 婴幼儿期的前期和后期天差地别 第一个变化是“记忆机制” 3 养育婴幼儿期的孩子,家长要掌握的要点 有效巩固语言基础的三个阶段练习 说“汪汪”“喵喵”应该说到什么时候 想让孩子变成“双语人”,英语该怎么教 4 0~4岁,令人难以理解的秩序敏感期 关键词一:顺序 关键词二:习惯 关键词三:地点 专栏 从捉迷藏游戏中看到的秩序敏感期 5 孩子号啕大哭的三种原因 专栏 让孩子安心的小被窝——婴儿垫 6 0~3岁,婴幼儿前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专栏 出生后就能进行的穆纳里吊铃视力训练 7 在家随时随地可以做到——环境营造法 关注孩子的目光 活用孩子可以拿的托盘 环境是否允许孩子自己收拾 环境是否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8 最重要的环境营造者是大人 9 3~6岁,婴幼儿后期——理性萌芽,感觉敏感期 感觉敏感期第一阶段:同一性 感觉敏感期第二阶段:比较 感觉敏感期第三阶段:分类 训练五种感官 10 语言敏感期的语言爆发 第一次提问期:“这是什么?” 第二次提问期:“为什么?怎么会这样?” 11 3岁半~4岁半,好想写字!——书写敏感期 12 4岁半~5岁半,好想读很多书!——阅读敏感期 教给孩子正确的表达法和拜托法 专栏 人才新需求和蒙氏教育 13 4~6岁,就想数数!——数字敏感期 我要数到1000 14 4~6岁,掌握文化、礼仪和社会规则 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互动有益于自家孩子成长 15 促进孩子成长的“三个要”教学法 “要看仔细哟” “要等一下哟” “我再做一次,要看好哟” 16 从蒙台梭利教师身上学到的三大秘诀 17 教具和玩具有什么区别 工具的重要性 专栏 左撇子需要矫正吗 18 正确选择玩具的方法 玩具也要亲自严格挑选 培养自主选择能力 培养认同感的如厕训练 专栏 体验拆解 第四章 孩子会在正确的成长周期中茁壮成长 强势与温柔,掌握生存之道 1 人生所需的两种认同感 培养两种认同感的成长周期 2 藤井聪太棋手成长的真正秘密 “为你好”的想法会干扰成长周期 3 家长常犯的五个错误 4 空出“观察日” 5 让成长周期加速的赞美法 6 帮助孩子成长的斥责法 第五章 孩子长大成人之前家长需要知道的内容 活到老,成长到老 1 孩子在24岁前会这样成长 6~12岁,儿童期(小学)——看重小团体的时期 12~18岁,青春期(初中、高中)——变化剧烈的时期 18~24岁,青年期(大学、社会人士)——与家长平等对话的时期 2 人类的趋势——24岁以后也会不断成长 结语 “育儿就是孕育新世界”——怀着同理心创造和平的未来 序言 学习蒙氏教育——父母心 情舒畅,孩子茁壮成长 首先,我想问大家几个 问题: 婴儿出生之前父母应做 好哪些准备?室内装潢的风 格是否适宜孩子成长?孩子 在某个年龄段会有怎样的成 长进步,父母应该关注哪些 点? 大家在上学时有没有学 过相关的育儿知识呢? 我想,大家的回答都是“ 没有”。 但是,请大家思考一下 。从几百年前开始,人类的 成长过程和成长方式几乎没 有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的 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对什么 感兴趣,会有哪些行为,会 有怎样的进步,都是可预知 的。 如果以考试类比,以上 就是老师口中的必考项目。 因此,家长应该认真对待。 我认为,最有助于家长 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就是学 习蒙氏教育。 家长通过学习蒙氏教育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 成长变化,并能乐此不疲地 专注于育儿。也就是说,是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的适合孩 子的教育。 正文中也将介绍,不仅 是普通人,众多名人也曾接 受过蒙氏教育。在我的记忆 中,日本将棋棋圣藤井聪太 的光辉成绩背后就有蒙氏教 育的功劳。除此之外,本书 还将向大家介绍其他接受过 这一教育的名人,例如微软 创始人比尔·盖茨、亚马逊 创始人杰夫·贝索斯、Meta (原名Facebook)创始人 马克·扎克伯格,甚至英国 王室成员等。 无论是谁,初次育儿都 会遇到许多问题。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 我家孩子总是安静不下来, 一直动个不停。刚感觉他要 安静下来,想不到下一秒他 就去碰不该碰的东西,各种 胡闹……我已经没力气骂他 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想说的是:“孩子真的 是在胡闹吗?” 可能这时家长会忍不住 发火,但请先忍住!试着观 察一下孩子的表情,您就会 发现此时的孩子一定在全神 贯注地做手头的事。 如果有家长了解过蒙氏 教育中有关孩子成长的内容 ,此时一定能意识到“原来 这就是儿童敏感期啊!”。 儿童敏感期的相关内容 我会在正文中细细道来,简 单来说就是孩子专注于某事 ,能力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 ,这是蒙氏教育理念的支柱 之一。 通过了解儿童敏感期, 家长可以知道孩子专注于某 事的时候其实是在锻炼自己 真正的能力。如此,家长就 可以从容地守护孩子的成长 。 不了解儿童敏感期的家 长会单纯认为孩子是在胡闹 ,然后责骂并要求其停止手 头的活动;了解儿童敏感期 的家长,则掌握了相关的育 儿知识,能守护并发掘孩子 真正的能力。这两种家长在 育儿方面的差距无法估量。 可能有的家长会反驳:“ 还不是因为你养育了4个孩 子才有这样的经验。” 但我想说,完全不是这 样。 其实,我们家是再婚重 组家庭。老大、老二、老三 都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婚后 不久,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突然成为4个孩子的父亲, 一时间我也十分慌乱。 想着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我读了一百多本育儿 书籍,虽然也付诸了实践, 但到头来都是无用功。我铆 足了劲儿要做称职的父亲, 要把孩子教育好,要让孩子 认可我这个父亲! 用医学领域的话来说就 是,我患上了男性产后抑郁 症。 就在那个时候,我无意 间从妻子的书架上拿起了蒙 氏教育方面的书籍——相良 敦子所著的《妈妈的“敏感 期”》。这本书中写道:“孩 子有自我培养的能力,家长 只需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及提 供帮助。” 为孩子们“营造环境,提 供帮助”这样的事我还是能 做到的,甚至可以说这些事 简单到令我吃惊。从那之后 ,我放松下来,开始尝试宽 松式育儿。 如今,为了能让在育儿 之路上奋斗的家长像我一样 学会多种育儿方法,我除了 在日本横滨开设沙龙,还到 日本各地进行演讲。 本书进行了精心编写, 即使是不了解蒙氏教育的人 ,也能通过本书了解其概要 。本书即使不能适用于特殊 情况,也能帮助大家掌握育 儿要点。 我相信,大家通过学习 蒙氏教育,既能让自己心情 舒畅,也能助力孩子茁壮成 长。 愿本书能够帮助到被育 儿困扰的人。 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藤崎达宏 导语 蒙台梭利曾说:“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及敏感期的出现顺序,就无法明白孩子的心灵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自律力、内驱力、学习力、判断力……人生中80%的能力来自敏感期。一句贴心话、一个小举动,让您轻松打开孩子的天赋之门。 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会对什么感兴趣,会有哪些行为,会有怎样的进步,都是可预知的。这就是敏感期的特点和关键。 育儿不是拔苗助长。唯有了解儿童敏感期,家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从而守护并发掘孩子真正的能力,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合孩子的教育。 后记 “育儿就是孕育新世界”— —怀着同理心创造和平的未 来 全人类都在祈盼和平, 但我认为和平本质上存在于 人们的心里。 心里能平衡好考虑自己 和照顾别人,这样的人聚在 一起才能缔造真正的和平。 这种对自我的认同感和 对社会的认同感是如何产生 的呢?毫无疑问,它们产生 于孩子幼年时的丰富经验。 我们作为家长,用心为 孩子营造丰富多彩的环境, 孩子就能进入正确的成长周 期,发挥自己真正的能力, 独立成长下去,并以此培养 自我认同感和社会的认同感 ,筑牢和平的基础。 “育儿才是孕育新世界的 唯一方法。”蒙台梭利曾如 是说。 愿本书能为这项事业略 尽绵薄之力。 藤崎达宏 精彩页 1 什么是蒙氏教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蒙氏教育吧。既然是入门,首先,我们要掌握蒙氏教育的要点,即“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发生了什么”。 这是什么时间兴起的教育方法 1870年,蒙氏教育的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1907年,蒙氏教育的现实雏形“儿童之家”成立(相关内容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蒙氏教育太陈旧了吧。 为什么这么老的教育法至今仍能在全世界大受追捧?让我们逐步探索其中的秘密吧!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什么样的人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性医生。 正是她医生的身份,才使得蒙氏教育与众不同。大多数教育法都源于各种育儿经验的积累,但蒙氏教育却是以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基础创立的教育方法,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此外,我还想简要介绍一下蒙台梭利。 当时在意大利,人们普遍认为医生应当是男性的工作,因此蒙台梭利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就连进入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也充满坎坷—她先是进入别的专业,后来才转到医学专业。 即使转了专业,系里也只有她一个女生。其间,她多次遭受歧视。但一心要成为医生的她,拿到了多项奖学金并以第一名的毕业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她留下这样一句话:“那时,我什么都不怕,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行。” 除此之外,蒙台梭利容貌姣好,与当时喜好男性风格装束的其他知识女性不同,她喜欢优雅的女装。 品位出众也是她备受人们推崇的原因之一。 2 什么是“儿童之家” 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圣洛伦索贫民窟建立了儿童之家。这是她伟大的成就之一。 在那之前,意大利社会中有这样的定论:“小孩子们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只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话就好了。”比如,家具都是成人尺寸。孩子们即使想自己坐在椅子上,也是做不到的。他们只能寻求成年人的帮助,让成年人把他们抱上椅子。 对此,蒙台梭利正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孩子们生来就具备做所有事情的能力。当前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物理环境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便利,或者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 为了印证这一点,蒙台梭利创立了儿童之家。在儿童之家,所有物品都符合儿童尺寸。无论是椅子和桌子,还是橱柜和马桶等,都为孩子们进行了量身定制,方便他们独立“工作”。可以说,这是营造出了能让孩子成为主角的环境。 置身于新环境的孩子们发挥着真正的能力,他们主动“工作”的样子震惊了当时的成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由此,蒙氏教育成为“相信孩子拥有可以自主培养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以提供帮助的形式促进孩子自立和自律”的教育。 3 哪些人接受过这种教育 到底有哪些人接受过蒙氏教育呢?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Meta(原名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英国王室成员中的威廉王子、亨利王子和威廉王子的长子乔治王子等。 《华尔街日报》中也曾提到“当今美国杰出的创业者们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接受过蒙氏教育”,甚至将他们称为“蒙台梭利教育势力”。 那日本有哪些人接受过该教育呢? 蝉联桂冠的日本将棋棋手藤井聪太年幼时也曾接受过蒙氏教育。他的成功让蒙氏教育在日本备受关注。那么,藤井棋手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我将在后文详细为大家讲解。 P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