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酒人酒事/闲趣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内分四辑:辑一“何以解忧”直接谈酒,兼及酒故,陶渊明之贪杯,刘伶之沉湎,李白之豪饮,读来逸趣横生;辑二“壶边天下”说各地酒品,苦老酒、绿茵陈、绍兴老酒、回沙茅台,酒未入唇,意已微醺;辑三“酒话连篇”泛谈酒史与文化,既有酿造之法,也有饮者之德,还有酒令之趣;辑四“酒界往事”忆旧念故,或思及挚友,或怀念亲人,或感慨人生,世味在酒香中弥漫。诚如编者所说:“当年的豪举氤氲化为纸上的墨迹,追思起来才更显韵味深长。”
目录
小引 夏晓虹
辑一 何以解忧
谈酒 周作人
何以解忧 潘序祖
戒酒 老舍
饮酒 梁实秋
烟酒 章克标
酒 马国亮
《古今酒事》序 胡山源
信仰 金克木
谈微醺之意 吴放
酒故 黄苗子
酒 张中行
买春 王利器
诗人与酒 洛夫
谈酒 潘际坰
干一杯,再干一杯 范曾
漫天论酒 许淇
辑二 壶边天下
谈酒 台静农
谈酒 唐鲁孙
饮酒 金受申
沙坪的酒 丰子恺
鉴湖、绍兴老酒 曹聚仁
酒 柯灵
大酒缸 张中行
曲糵优游话酒缸 唐鲁孙
上海的柜台酒 唐鲁孙
上海酒店巡礼 张若谷
屋后的酒店 陆文夫
北京人喝酒 肖复兴
日本人喝酒之我见(外一篇) 李长声
玩葡萄酒的方式 迷走
壶边天下 高晓声
辑三 酒话连篇
酒话连篇 唐鲁孙
谈劝酒 周作人
新年醉话 老舍
酒令 丰子恺
乾隆二年的酒 周劭
喝酒 刘大杰
喝酒——喝也不行,不喝也不行 李敖
酒与食 唐振常
壶中日月长 陆文夫
斗酒不过三杯 舒婷
嗞嗞作响的微醺记忆 杜祖业
三杯过后 老烈
酒戒 张北海
丁卯话酒 于浩成
酒令 邓云乡
无酒斋闲话 姜德明
《红楼梦》与酒及其他 周雷
酒望子 虞云国
酒楼茶肆 伊永文
我国谷物酒和蒸馏酒的起源 孙机
辑四 酒界往事
《解忧集》序 吴祖光
我的酒友 周作人
吃酒 丰子恺
湖畔夜饮 丰子恺
战都酒徒 司马
举杯常无忌,下笔如有神 钟灵
借题话旧 方成
喝酒的故事 冯亦代
我的喝酒 王蒙
醉话 吴强
独饮小记 洛夫
父亲醉酒 叶至诚
酉日说酒 李準
我与酒 常任侠
饮酒记 北岛
酒与补品的故事 柯翠芬
酒和酒的往事 陈若曦
酒人酒事 李硕儒
序言
夏晓虹
三联书店的“闲趣坊”拟
集谈茶、说酒的文字各为一
册,由出自平原门下的一对
弟子夫妇分任其事。主持者
亦为其早先的学生,知平原
善茶,本人贪杯(实则酒量
有限),遂邀我二人各领一
册,撰写书前“小引”。
我最初对于酒的认识是
受了李太白的误导。“文革”
中读他的“古来圣贤皆寂寞
,唯有饮者留其名”(《将
进酒》),便信以为真。当
时,这位“法家”诗人的另几
句诗也牢记不忘:“天若不
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
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
爱酒,爱酒不愧天。”很惭
愧,这次为作文,查找出处
,才发现它竟然与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同出一源,
也就是说,上引数言实为《
月下独酌》第二首的前半篇
。这对于古代文学出身、至
今尚在此道中谋生的我,实
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如此开篇,并不表示我
野心很大,希图留名青史才
铺糟歇醵,其实,我想强调
的只是那种“名人好酒”的先
入为主的印象,尤其是它还
关联着“会须一饮三百杯”的
惊人酒量。不过,此书的文
章多少修正了一点我的想象
,因为我发现,那些真知酒
趣、文章佳妙的名家,倒很
有些自认“不会喝”或“并没
有好大的量”,起码周作人
、老舍、张中行这三位可以
为我佐证。甚至接受了中国
酒文化协会委托、征稿编辑
《解忧集》的吴祖光先生,
也承认自己“完全算不上是
个嗜酒者”(《〈解忧集〉
序》)。至于坦言“对于酒
,根本我便不大喜欢”的马
国亮,以及“从来不知酒滋
味”的姜德明(分见《酒》
与《无酒斋闲话》),也在
本书中留下了好文章,更证
明了好酒与名气没有必然的
联系。
探讨酒与文的关系将是
一篇大文章,我这里想说的
只是酒量大小对酒话的书写
有什么样的影响。依照我的
观察,撰写此类文字的最佳
状态,应该是作者“爱喝酒
,但是酒量并不大”(刘大
杰《喝酒》)。如果完全不
喜欢酒,便只能像马国亮与
姜德明一样,谈一点酒事。
而酒趣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
与品味,于是,毋庸置疑,
爱酒应该是第一位的。但鲸
吸百川式的豪饮不醉,则可
能因“杯莫停”,而错过了酒
中味。当然,也有真正的“
好酒”者感觉“妙处难与君说
”,索性搁笔。所以,好酒
量不见得有利撰文。被人画
在大酒坛边的鲁迅,以及女
儿眼中“‘泡’在酒里的老头”
汪曾祺(汪朗同题文),或
许都为此没有留下传世酒文
。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方
在台湾冒出、去年才引进大
陆的唐鲁孙先生,确是酒道
中的高手,不过,其“酒话
连篇”(借用其文题)之日
,却已在“举杯为敬”之时(
见《说烟、话茶、谈酒》)
。当年的豪举氤氲化为纸上
的墨迹,追思起来才更显韵
味深长。
上面说的拿捏好“醉与不
醉”之间的分寸这点作文意
思,古人其实已经先我而言
。“不会喝酒”的胡山源在编
辑《古今酒事》一书时,序
言开头便称引了范成大的话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
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
,亦莫余若。”胡氏借用此
言,是为了表示他的“虽不
能至(酒国),心向往之”
的心情。《古今酒事》的集
成即为其“知酒”的凭据。
还可以略加申说的一个
话题是文人与酒的关系。现
代作家对于各地酿酒业的贡
献实在非同小可。不便说是
“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但
无论如何,文人的反复言说
,确实积淀、造就了不同的
酒格,赋予佳酿以深厚的文
化意蕴。于是,讲到绍兴酒
,就会想到周作人;提起北
京大酒缸,也总忘不了张中
行。而且,在这些文字的品
鉴中,你分明可以读出绍兴
老酒的文人气与北京白酒的
平民味。即使是唐鲁孙这样
的贵族子弟,见多识广,喝
遍天下,一旦讲起绝品名酒
来,照样透着几分平易亲切

不过,酒到底与茶不同
,后者一律受到文人的青睐
,其为大雅之物自不待言。
酒却不然,雅士固有深好,
俗人更加垂涎。因此,文人
说酒也少不得道及此中恶趣
。其他还有分别,最招人嫉
恨的一定是劝酒。周作人谓
之“苦劝恶劝”(《谈劝酒》
),谌容更是专门作文痛批
,呼吁饮酒的“宽松”与“自
由”(《劝酒》)。不过,
这仍然是见仁见智。生长于
京城的肖复兴,即从中体味
出“北京人淳朴古老的遗风”
,被劝得尽醉方休,“这才
叫喝好了酒,这才叫不把自
己当外人”(《北京人喝酒
》)。或许正因为酒的通俗
性,谈酒的文字反不及说茶
俯拾即是。编者于此愈发感
激吴祖光先生的高明,由其
主编的《解忧集》确是至今
为止最好的现代酒话录,选
文时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
因《古今酒事》的取材
截止于清季,《解忧集》又
全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
作,中间、后面尚有很大的
空子可钻。于是,才有了《
酒人酒事》这一本书。
二○○六年五月三十日于
京西圆明园花园
尽管在本书编选、出版
阶段,我们和三联书店一直
在尝试多方努力,希望取得
入选稿件作者的出版授权,
但迄今仍有部分作者未能取
得联系,请版权持有人见书
后惠函三联书店,以便寄奉
样书和稿酬。
编者
导语
酒,可谓泽被众生。古今中外,好酒贪杯者难以胜数,而真正知酒乐饮,且形诸笔墨者,却属少数。本书辑录了包括周作人、张中行、唐鲁孙、金受申、王蒙等现当代58位学者、作家的散文、随笔共69篇。他们中有的是品酒名家,上海的柜台酒、京味十足的大酒缸,酒香四溢,令人神往;有的是自得其乐,或月下独酌,或与酒友浅斟,无鲸吸百川之量,但求悠然舒雅之味;有的则不会喝,或干脆不喜欢酒,却倒也乐谈酒事。
精彩页
这个年头儿,喝酒倒是很有意思的。我虽是京兆人,却生长在东南的海边,是出产酒的有名地方。我的舅父和姑父家里时常做几缸自用的酒,但我终于不知道酒是怎么做法,只觉得所用的大约是糯米,因为儿歌里说,“老酒糯米做,吃得变nionio”——末一字是本地叫猪的俗语。做酒的方法与器具似乎都很简单,只有煮的时候的手法极不容易,非有经验的工人不办,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请一个人来,俗称“酒头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为最上,叫他专管鉴定煮酒的时节。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里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时也听见她叫“老七斤”,是这样的酒头工,每年去帮人家做酒;他喜吸旱烟,说玩话,打麻将,但是不大喝酒(海边的人喝一两碗是不算能喝,照市价计算也不值十文钱的酒),所以生意很好,时常跑一二百里路被招到诸暨嵊县去。据他说这实在并不难,只须走到缸边屈着身听,听见里边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像是螃蟹吐沫(儿童称为蟹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未成,迟一点就变酸了。但是怎么是恰好的时期,别人仍不能知道,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骨董家的眼睛辨别古物一样。
大人家饮酒多用酒盅,以表示其斯文,实在是不对的。正当的喝法是用一种酒碗,浅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香槟杯。平常起码总是两碗,合一“串筒”,价值似是六文一碗。串筒略如倒写的凸字,上下部如一与三之比,以洋铁为之,无盖无嘴,可倒而不可筛,据好酒家说酒以倒为正宗,筛出来的不大好吃。唯酒保好于量酒之前先“荡”(置水于器内,摇荡而洗涤之谓)串筒,荡后往往将清水之一部分留在筒内,客嫌酒淡,常起争执,故喝酒老手必先诫堂倌以勿荡串筒,并监视其量好放在温酒架上。能饮者多索竹叶青,通称曰“本色”,“元红”系状元红之略,则着色者,唯外行人喜饮之。在外省有所谓花雕者,唯本地酒店中却没有这样东西。相传昔时人家生女,则酿酒贮花雕(一种有花纹的酒坛)中,至女儿出嫁时用以飨客,但此风今已不存,嫁女时偶用花雕,也只临时买元红充数,饮者不以为珍品。有些喝酒的人预备家酿,却有极好的,每年做醇酒若干坛,按次第埋园中,二十年后掘取,即每岁皆得饮二十年陈的老酒了。此种陈酒例不发售,故无处可买,我只有一回在旧日业师家里喝过这样好酒,至今还不曾忘记。
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的喜欢谈酒,好像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不解缘的酒徒了。其实却大不然。我的父亲是很能喝酒的,我不知道他可以喝多少,只记得他每晚用花生米、水果等下酒,且喝且谈天,至少要花费两点钟,恐怕所喝的酒一定很不少了。但我却是不肖,不,或者可以说有志未逮,因为我很喜欢喝酒而不会喝,所以每逢酒宴我总是第一个醉与脸红的。自从辛酉患病后,医生叫我喝酒以代药饵,定量是勃兰地每回二十格兰姆,葡萄酒与老酒等倍之,六年以后酒量一点没有进步,到现在只要喝下一百格兰姆的花雕,便立刻变成关夫子了。(以前大家笑谈称作“赤化”,此刻自然应当谨慎,虽然是说笑话。)有些有不醉之量的愈饮愈是脸白的朋友,我觉得非常可以欣羡,只可惜他们愈能喝酒便愈不肯喝酒,好像是美人之不肯显示她的颜色,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2: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