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蔡邕著述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赵德波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蔡邕及其著述为研究对象,对东汉后期的经学与文学关系进行探讨,以典型个案研究带动相关领域的考察,具体深入地分析了蔡邕著述中的经学意象、事象、典故,探讨了蔡邕经学理念在文学上的表现以及礼乐经师与著述的关系,最后对蔡邕的著述进行文献考辨和文学解读。成果由点到面,从浅入深,对于更深刻地分析考察蔡邕在东汉后期文学与经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联与互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德波,男,山东曲阜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汉代经学与文学思想研究,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蔡邕著述中的经学意象与经学事象 第一节 城门内崩事象的《易》学定性与文学源流 第二节 牝鸡司晨事象的经学定性与文学表现 第三节 霓虹的《易》学定性及文学表现 第二章 蔡邕著述中的经学典故及其文学效应 第一节 蔡邕碑颂中《周易》典故的运用及其风格特征 第二节 蔡邕碑颂中《尚书》典故的运用及其风格特征 第三节 蔡邕碑颂对《诗经》典故、体式的运用 第四节 蔡邕作品用《诗》典故对女性的双重取向 第五节 中兴愿望与隐逸情怀——蔡邕运用《诗》典故的两种取向 第六节 蔡邕碑文称引《论语》典故考论 第三章 蔡邕的经学理念及其文学表达 第一节 蔡邕的忧患意识及其文学呈现 第二节 以禁释琴理念的历史生成及其根据 第三节 琴曲雅乐清音的文化品位 第四章 蔡邕礼乐派经师身份与其礼乐著述 第一节 蔡邕与汉乐四品 第二节 河间杂歌的名称释义及文化探源 第三节 蔡邕《琴操·鹿鸣》的文学渊源及主题演变 第四节 蔡邕《琴操·雉朝飞操》的文学渊源及主题演变 第五章 蔡邕著述的文献考辨与文学解读 第一节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作者及内容问题新诠 第二节 《小黄门谯敏碑》系蔡邕所撰补正考辨 第三节 《述行赋》写作时间考论及其霖雨意象的文学解读 第四节 蔡邕《青衣赋》与中国古代的青衣意象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赵德波博士的学术专著 《经学与文学交互视野下的 蔡邕著述研究》即将交付出 版,嘱予为之序。本人作为 他攻读博士期间的指导教师 ,自然义不容辞,这对我来 说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汉代是经学昌明时期, 研究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关联 ,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 来的热门学术话题,已经推 出一系列相关著述,并呈现 出逐步深人的态势。二十年 前,我有幸参与袁行需先生 领衔的《中国文学史》的编 写,具体负责两汉卷。在该 卷的《绪论》中,第三节的 题目是《汉代文学与经学的 双向互动》。虽然在这一节 从总体上勾勒出汉代文学与 经学双向互动的大体轮廓和 轨迹,但是,在后边的几章 ,涉及的具体作家和作品, 未能把文学与经学的互动作 为一条线索加以贯穿。在当 时条件下,这种处理方式实 属迫不得已,非不为也,不 能也,因为在这方面尚缺少 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作为支 撑。德波博士这部著作的问 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 我多年的遗憾。 蔡邕是位学者型文人, 在经学、文学、音乐、书法 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德 波这部著作定位为对蔡邕著 述的研究,这就避免了纯文 学研究可能造成的局限,具 有比较广阔的回旋余地。同 时也符合蔡邕写作治学的实 际情况。 蔡邕著述中文学与经学 的互渗互动,涉及一系列学 术个案,对它们进行全面研 究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部著 作采用的是从微观切入,分 而治之,各个突破的操作方 式。从第二章开始,依次梳 理蔡邕著述所涉及的《周易 》《尚书》《诗经》《论语 》的典故。通过分门别类的 考辨,揭示出蔡邕著述的经 学内涵和文学风格。汉代立 博士官的经学典籍,基本上 全部涵盖。第三、四两章从 蔡邕礼乐派经师的身份切入 展开论述,涉及的是汉代经 学中的礼乐类文献。这种从 微观入手,以个案研究为基 础的操作方式,避免了空疏 浮谈、大而无当的议论,给 出的结论具有扎实的基础, 能够经得起推敲和蔡邕著述 体现的是文学与经学的双向 互动互渗,如果能够对此加 以证检验。 蔡邕著述体现的是文学 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互渗,如 果能够对此加以证实,那只 是走出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即仅仅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 。要走到这一步比较容易, 只要找出蔡邕著作所援引的 经学文献的典故即可,对此 ,比较好的注本已经标示相 关典故的出处,只要对它们 稍加整理即可。但是,如果 学术研究只走到这一步,不 过是普通工匠的水平,多数 人都可以做到。在当下的文 学史著作及古代文学的学位 论文中,经常可以见到一种 现象,对文本所作的阐释注 重思想内容,即作品写了什 么,而对于通过何种方式加 以表达,或是付之阙如,或 是语焉不详,这几乎已经成 为一种通病。德波博士的这 部著作则不然,在认真梳理 蔡邕著述所用经学典故的过 程中,不但明确标示用了什 么典故,而且进行深入挖掘 ,剖析蔡邕运用典故的具体 方式。其中多次提到碑颂所 用的经学典故,与墓主生前 所治的经典存在对应关系。 墓主生前研治《周易》,蔡 邕为他所撰写的碑颂就主要 运用《周易》典故。《尚书 》、《诗经》等典故的运用 也遵循这一原则。这部著作 还指出,蔡邕碑颂所运用的 经学典故,还与各篇碑颂的 行文风格形成对应关系。运 用典故以《尚书》为主,此 篇碑颂便是《尚书》的行文 风格。依此类推,其他经学 典故的运用也往往如此。蔡 邕所作碑颂对经学典故的运 用,可谓惨淡经营、精心调 遣,圆满地实现了合规律性 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蔡 邕的这类文章,体现的是经 学与文学的水乳交融,二者 的结合已经达到天衣无缝的 程度。德波这部著作对此所 作的揭示,触及到文学与经 学互渗互动深层次因素,已 经透过外壳而发掘出它的内 核。就文章运用的经学典故 而言,不但指出运用的是什 么典故,而且进一步探索怎 样运用典故,为什么这样运 用典故,以及运用典故所产 生的效应。这种鞭辟入里、 环环相扣的探索方式,成为 全书的一大亮点。 研究蔡邕著述所体现的 文学与经学的互渗互动,一 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汉代 经学有准确的把握。德波这 部著作第三章第二节专门探 讨汉代经学以禁释琴的理念 ,所作的论证颇为充分,已 经深入到文字学的层面。汉 代经学以禁释琴,具体记载 见于《白虎通·礼乐》。同 篇还写道:“瑟者,啬也, 闲也,所以征忿窒欲,正人 之德。”这是以啬、闲释瑟 ,意谓瑟指的是收敛、限制 ,与以禁释琴基本相同。乍 一看来,把瑟释为收敛、限 制,似乎是难以圆通。可是 ,如果进一步加以推敲,又 会发现这种解释的合理性。 瑟,字形从必。必,甲骨文 与弋是同字,指固定在地面 的木橛。因此,必字有固守 之义。瑟字的构形从必,把 瑟释为啬、闲,指的是收敛 、限制,这从瑟字的构形和 读音上可以找到根据。关于 汉代经学对前代经典所作的 阐释,后世往往指责它牵强 附会、微言大义,不是我注 六经,而是六经注我。不可 否认,这种情况确实大量存 在。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 后人对汉代经学典籍未能读 懂,往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