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焚膏集(理解文化与传播)/何道宽文集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何道宽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何道宽在文化与传播领域的研究文章,包括中国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传播学研究等议题。何道宽是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30余年的资深翻译家,也是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最早的引介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抓住机遇翻译了一些文化学和传播学的经典和名著,惠泽读者。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彼时引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语境,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文化”与“传播”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何道宽,深圳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历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主要著译作有《中华文明撷要》《理解媒介》《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17世纪的荷兰文明》等。
目录
序一 一名非手机用户引领的数字媒介研究热潮/杨洸
序二 文化之“学”与传播之“术”:何道宽先生的学术翻译/李思乐
自序 奋斗与奉献:死心塌地做学问/何道宽
第一部 中国文化研究
多元一体的文明:《中华文明撷要》序
中华文明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势
和而不同息纷争: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调适
简论中国人的隐私
创意导游的文化修养
第二部 文化与传播研究
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
比较文化之我见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报春花
世界文化史经典之作:《文化树》
跨文化传播的第一声春雷
挣脱文化的羁绊
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冒险、冲撞、相识:美中关系史的百年故事
泣血的历史:19世纪美国排华史揭秘
施拉姆传播学的洪荒之作
独立寒秋的传播学批判研究
第三部 人文社科研究
儿童文学的璀璨明珠:《希腊小奴隶》后记
游戏、文化和文化史:《游戏的人》给当代学者的启示
激荡中世纪的变与不变
文艺复兴的北方明灯
社会心理学的不朽经典
畅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
《裸猿》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文化政策需要顶层设计
心比天高,建构文化科学的尝试
公共文化政策探索
日本文化解谜
群众变暴民的社会心理机制
乌合之众受什么裹挟
附录一 何道宽:为学术传承盗火、播火、摆渡
附录二 从季羡林“想自杀”到何道宽“幸福死了”
后记 四喜临门
序言
在这个高度数字化的时
代,你能想象一个没有手机
的八旬老人,居住在中国“
最互联网”的城市深圳吗?
他不仅没有与社会脱节,还
是一位享誉学界的传播媒介
研究的引领者。他,就是何
道宽老师。
数字鸿沟中的“异常值”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
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
及率达74.4%,其中网民使
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
”。也就是说,全国几乎所
有的网民都在用手机上网。
然而何道宽老师,却是属于
全国0.4%的非手机用户上
网的这部分人群,绝对属于
正态分布中的异常值或极端
值。传播学中有一个知名的
理论——数字鸿沟,讲的是
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由于
数字接入差异造成的各种不
平等现象。在今天人手一部
智能手机的时代,何老师虽
说没有接入智能移动设备,
但是却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人
的能动主体性所积极践行的
数字技术日常使用与传播媒
介翻译研究实践。
何老师没有手机,但丝
毫不妨碍我们快速联系到他
。平时我们要找何老师有两
种方式,一是打他家里的固
定电话,二是给他写Email
,他生活起居有严格规律,
平时总在家里,万一出门了
,邮件也是当天必回。
何老师没有手机,但他
与社会一点也不脱节。天下
大事,校园新闻,他都坐知
千里。他坚持不用手机是因
为干扰,影响每日的工作节
奏。用台式电脑上网,从电
视中看新闻,完全不影响他
与世界的沟通。
何老师作为资深翻译家
,是国内第一个翻译引进麦
克卢汉思想的学者,被称为
“麦克卢汉在中国的代言人”
,在之后的30余年以一己之
力翻译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数
十本著作,为传播学译介做
出重要的贡献。他翻译的《
理解媒介》《数字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精粹》《帝国
与传播》《传播的偏向》《
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
播、历史和理论》等经典和
名著,在新闻传播学界的影
响力很大,可以说传播学的
教师和学子基本上都读过何
道宽老师的译著。何老师的
译著给国内师生带来西方传
播学前沿或经典的学术研究
,让大家能够快速知晓和理
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极
大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和
路径,是推动国内传播学研
究的重要力量。
何道宽老师可以说是数
字鸿沟现象中的异常值,数
字鸿沟中的不平等现象不仅
没有在他身上显现,恰怡相
反,他却是引领国内传播技
术前沿研究的名不虚传的“
摆渡人”。不玩新媒体,但
是却深谙新媒体之道。何老
师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国外媒
介研究之作,还发表了一些
研究论文,例如《麦克卢汉
的遗产》《麦克卢汉在中国
》和《媒介即是文化》。从
平日里与何老师的简单聊天
中,都能感受到何老师对媒
介技术变革的深刻理解和批
判力。
焚膏继晷的“独行侠”
如同何老师与众不同的
媒介使用习惯,这位老人的
学术翻译生涯也堪称特立独
行。做学问难,把学问做好
更难。何老师的译作近百部
,几乎都是学术著作,有不
少是经典,其中最广为人知
的一本是麦克卢汉的《理解
媒介》,已出四版,并入选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
的300木书”,被引用率长期
独占鳖头,这也一直是何老
师的得意之处。
何老师对待翻译可谓是
一丝不荀、孜孜不倦、精益
求精、臻于至善。何老师完
成的近百部译作,总计
2000万字,平摊到何老师
进入翻译的黄金时间(退休
后)计算,那就是以每年
100万字的翻译速度推进工
作。这样的速度对于一个年
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来说都难
以完成,更何况是退休后的
何老师,如此艰巨的任务要
在怎样的时间管理之下才能
悉数完成?
何老师退休后的生活作
息,可以用“夙兴夜寐,靡
有朝矣”来形容。在众人皆
睡的凌晨三点,何老师开始
了一天的工作,每天工作十
几个小时,据何老师自己统
计,“每天译文三千字,每
月十万字,每年一百万字”
,如果没有对翻译事业的热
爱和执着,没有咬钉嚼铁的
顽强精神的支撑,是不可能
高质高产完成一部又一部的
宏伟译著。
对于我个人,知晓何老
师是从学生时期阅读他的译
著开始的,后来有幸来到何
老师工作的深圳大学就职。
在传播学院因工作之需与何
老师保持着联系,通过日常
接触,更是有机会观察和学
习何老师的治学、为人之道
,令晚辈敬佩有加,肃然起
敬。
在何道宽老师从教60周
年,又怡逢是何老师在深圳
大学工作30周年之际,深圳
大学传播学院和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本《焚膏
集:理解文化与传播》,以
及何老师的另外两部文集《
问麦集:理解麦克卢汉》《
融媒集:理解媒介环境学》
,收录了何道宽先生为百本
译著所做的序跋,译著的学
科门类广泛,涉及中国文化
研究、中美文化比较研究、
人文社科研究、传播学研究
、媒介环境学研究、麦克卢
汉研究。百部著作的翻译足
以彰显何道宽先生丰富的人
文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
跨学科的思维体系,他脚踏
中西文化,方能完成大规模
的学术译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
天!祝愿何道宽老师耄耋之
年身体健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