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梳理了清末民初(1901—1912年)这段近代中国历史转变关键时期的历史。本书试图在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同时,充分加强了对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的研究,尤其是力图揭示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从本书中我们看到,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主要存在着三股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社会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社会政治运动,三股势力互争雄长。可以说,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在清末民初的新走向。作者以详实的资料、通俗的语言、清晰的条理逐一记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状况。此次全新修订版根据新出版的《袁世凯全集》,厘清了袁世凯修改《清帝逊位诏书》的史实,其他章节亦有补充和修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史类著作。 目录 第一章 清政府被迫开始实施新政 第一节 残局中的变革 第二节 江楚会奏的变法方案 第三节 各项体制内变革的次第展开 第四节 直隶新政与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崛起 第二章 《辛丑和约》与新政形势下的社会政治变动 第一节 中外关系的表面和缓与列强加紧在华掠夺利权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第四节 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动向 第三章 革命党人的政治组织和思想宣传 第一节 孙中山的早期思想与革命活动 第二节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四节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思想交锋 第五节 国粹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活跃 第六节 同盟会组织的发展与内部纷争 第四章 预备立宪与官制改革的挫折 第一节 立宪思潮的涌动 第二节 出洋考察宪政与预备立宪的宣布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的官制改革及其挫折 第四节 《钦定宪法大纲》与《九年筹备立宪清单》 第五节 谘议局与资政院的开办 第六节 地方自治的推行 第五章 立宪运动的开展及其困境 第六章 第一节立宪团体的兴起 第二节 立宪派的议政活动 第三节 国会大请愿运动 第四节 皇族内阁与立宪的绝路 第六章 全国革命高潮与武昌起义 第一节 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众反抗斗争 第三节 收回利权运动与保路风潮 第四节 武昌首义的酝酿与发动 第五节 各省奋起响应与清王朝统治崩溃 第七章 中华民国成立与清帝退位 第一节 南北对峙与议和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 第三节 清帝宣布退位 第八章 南京临时政府在内外交困中终结 第一节 列强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第三节 各派政治势力的明争暗斗 第四节 袁世凯攫取中华民国政权 第九章 清末民初的文化观念与社会生活变迁 第一节 传统学术思想与学科体系的转型 第二节 近代新学科的初创与科技的发展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新动向 第四节 宗教思想与文化的变迁 第五节 社会心理与风习的嬗变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