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知乎研究院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展现的23位主人公,让我们看到这代年轻人中理性、认真、好奇、热诚的一面。在这里,他们有人找到了自己的解答,有人遇到了有趣的灵魂,有人点亮了生活的灯盏,有人锚定了人生的航向。你会读到在故宫守护古建筑的段子手、完成黄河全程漂流壮举的工程师、带上爱人一起旅行的专职博主、专门教人如何送礼物的时尚达人,以及挚爱足球的灵魂创作搭档等人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惑,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 本书展现的23位主人公,让我们看到这代年轻人中理性、认真、好奇、热诚的一面。在这里,他们有人找到了自己的解答,有人遇到了有趣的灵魂,有人点亮了生活的灯盏,有人锚定了人生的航向。你会读到在故宫守护古建筑的段子手、完成黄河全程漂流壮举的工程师、带上爱人一起旅行的专职博主、专门教人如何送礼物的时尚达人,以及挚爱足球的灵魂创作搭档等人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惑,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难免会让人感到迷茫。这时候,不妨看看别人的故事,尤其是面对同样生活境遇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许能给我们启示与力量,展现生活的更多可能。,难免会让人感到迷茫。这时候,不妨看看别人的故事,尤其是面对同样生活境遇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许能给我们启示与力量,展现生活的更多可能。
作者简介
知乎研究院,是知乎设立的智库部门,团队成员均曾担任媒体记者、智库专家。
知乎研究院像一座暸望塔,追踪观察网络平台的发展变迁,分析研判内容行业的未来趋势,挖掘记录其中耐人寻味的人物故事。
目录
01 守望初心:择一事,终一生
在600年历史里定位自己
记录正在消失的语言
一个基层法医的自我修养
如果国宝会说话
02 诗意人生:生活也可以在别处
“知乎咖啡馆”
记录黄河,记录旅途,记录自己的心
我们过上了诗一样的生活且年薪百万
做园丁,不做木匠
03 拥抱变化:时代潮流奔涌向前
只计划一个小时的数据帝
我在知乎养猪
斜杠奶爸
谢邀,人在太空,刚下飞船
04 寻找意义:既度己,也救人
心灵突围
漫画“赌”途
我不想只做一个守望者
这个“草莓”不太“甜”
05 点滴智慧:再小的烦恼也有解药
推荐礼物的“美好小姐”
年薪七位数的美食段子手
电子产品“导航员”
长得美不美,到底谁说了算
06 双向奔赴:原来你也在这里
榫卯、镜头与流水线
挚爱足球的答主搭档
闻香识人生
序言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可
以明志。我小时候写作文最
喜欢引用这句。后来上课学
习历史的时候,我就特别认
真,希望这些知识可以帮我
穿透迷雾,“明”我的“志”。
可当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
发现培根还说过,世事变易
的转轮,看得太久会让人头
晕。
读史当然可以明志,但
更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在现
实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
惑,我们必须要走入生活,
才有可能驱散这些迷茫。我
有一个特别的办法,那就是
去看当下的一切,去观察那
些活生生的人。有段时间我
特别喜欢上知乎看陌生人分
享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每个
人对我来说,都是一面可以
映照出自己的镜子。巧了,
本书就是知乎用户故事的合
集。有时候人需要歇一口气
,让思想抛开社会时钟的束
缚,跳出奔忙的日常,与同
道中人一起触碰灵感,在大
众的共鸣中消解惆怅。
希望读到本书的人,在
面对压力的时候,都能保持
乐观;在面对逆境的时候,
都能坚定信念。人生不是简
单的一张考卷,哪儿有什么
标准答案。
学着解放自己,余生皆
是假期。
李雪琴
喜剧创作者
导语
本书展现知乎的特色,通过六个不同面相展示知乎使用者及这个平台所呈现的风貌,给想要成为内容行业创作者、运营者的人群的一份行动指南。故事里揭示了知乎平台有影响力创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人启发。吸引一些想要了解中国、互联网产业、网络社区、内容行业、科普事业等的观察者和研究者,读者对象包括包括党政部门、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主流媒体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精彩页
30岁生日前,朴世禺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特别礼物。他在知乎8年答题积累的精彩内容,被集纳编辑成书。
拿着这本《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朴小胖抬起圆圆的头,瞪着圆圆的眼睛,眉毛微微挑起,露出标志性坏笑:“后半句是我起的,本分,严谨,前半句是编辑想的,略显浮夸了点儿。”
成长在黑龙江鸡西,朴小胖带着东北人的幽默。总是自己面无表情,就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有网友评论说,他是最符合知乎气质的答主——远看不起眼,但走近了细细观察,越发觉得有滋味、有魅力。
居住在二环内,工作在一环里。一辆Master牌自行车,是他在北京的交通工具。每天上下班时段,在这个大国首都最核心的交通要道上,都能看到他悠然骑车经过的身影。同事们对这辆擦得锃亮的自行车做了点小动作,在Master后贴上了“of xieyin”,意指他是“谐音梗大师”。
虽然并不算胖,但他总认为自己还需继续完成减肥大计;作为从事古建筑修缮保护的专业人士,日常工作他总要爬上爬下,去勘察、检测建筑状况,记录施工过程,因此给自己取名——飞檐走壁朴小胖。
特别的30岁礼物
这份特别的礼物,他很早就开始酝酿了。他每一次在知乎上的认真答题,都是在为这份礼物“添砖加瓦”。
他敬仰的日本建筑史学者太田博太郎,写出建筑史领域经典之作《日本建筑史序说》时,只有27岁。朴世禺受到鼓舞,下决心要在30岁前完成一本个人专著,“算是给自己30岁前的学业与不务正业一个交代”。
8年前的夏天,正在复习考研的朴世禺,得知专业课试卷上只有5道问答题后,决定把知乎当成自己模拟考试的习题册。一边总结所学知识,一边找到考研感觉,他每一题都答得认真严谨。“把回答当成论文,慢慢写,慢慢攒,没想到一直写了8年,成了一个谱系。”后来,有出版社通过知乎联系他,商定出书事宜,他借此机会整理了所有回答。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价人数不多,但评分很高,还获评2020年12月中国好书。同期入选榜单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的《故宫营建六百年》。
极简人生
朴世禺的成长环境很简单。
父母都在鸡西矿务局工作,在这个类似“独立王国”的系统里,他一路上学,读的都是矿务局系统下的一小、二中、一中,同学、朋友全都在系统内,相互都认识。妻子和他青梅竹马,岳父母和父母是大学上下级校友,共享同一个班主任。因此,双方父母的社交圈高度重合,他和妻子的婚礼也被办成了家长的校友会。
他从小就对建筑画图着迷。父母常会在家里放一些采矿设计的蓝图、施工图,他觉得“图纸很好看”,后来大学专业就选择了建筑设计,“能画图就挺开心”。
在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妻子也从事建筑相关工作。矿业体系陪伴了他的童年、少年,建筑行业陪伴着他成年之后的生涯,乃至整个人生。
他目前的生活极其简单,甚至到了单调的程度。每天早上8点去故宫上班,下午5点半(夏天)或5点(冬天)下班。回家后不是看书,就是睡觉。仅有的一点运动,不过是工作间隙在故宫里骑车或步行穿梭,以及下班后妻子拖着他下楼散步。
他常年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以同样的视角拍摄当天护城河东北角的照片,“好多人以为我在搞艺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就是那个地方有一小块稍微坏了一点,是一个很好的标记”。
他很少为工作以外的事操心,眼镜坏了都由妻子帮忙配换。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偶尔陪妻子看看宫崎骏、梦工厂的动画。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5: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