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采煤对地下水、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煤矿酸性老窑水对水土环境的影响与修复等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采矿工程、水文地质学、工程水文学及水环境化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理论,采用野外调查、现场实测、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渗透试验、室内淋滤试验及数值模拟计算等多种方法,研究采动覆岩移动、变形及其渗透性变化规律,探讨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采空区特殊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机制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煤矿酸性老窑水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水土环境的影响,探讨酸性老窑水的生态修复技术。 本书研究内容可为我国矿区水环境影响评价及煤矿酸性老窑水的修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本书适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动破坏对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1.2.2 煤矿开采对地表径流影响研究 1.2.3 酸性老窑水的形成、迁移转化与治理研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厚黄土区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机制研究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环境条件 2.1.3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储存现状 2.2 采动覆岩移动及对松散含水层影响的相似模拟 2.2.1 地质原型概况 2.2.2 实验方案与模型设计 2.2.3 采动覆岩破坏特征 2.2.4 煤层开采对松散含水层的影响 2.2.5 采煤对上覆松散含水层的影响机理 2.3 采动岩体渗透性能实验研究 2.3.1 采动岩体内的地下水流特征 2.3.2 冒落带采动岩体渗透实验 2.3.3 裂隙带采动岩体渗透实验 2.3.4 采动岩体渗透性的空间特征 2.4 采动松散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2.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4.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4.3 模型识别与检验 2.5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的数值模拟 2.5.1 心些业已山下水对堪矿开采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2.5.2 不同开采条件下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煤矿开采响应特征 2.5.3 不同弱透水层参数条件下松散舍水层地下水对采煤的响应 2.5.4 不同松散含水层水力特征条件下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对采煤的响应 第3章 采空区特殊下垫面的产汇流机制及水文模型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水文地质 3.1.3 煤矿分布 3.2 采空区特殊下垫面产汇流机制试验研究 3.2.1 现场调查 3.2.2 试验设计 3.2.3 坡面产汇流试验结果与分析 3.2.4 河道汇流试验结果与分析 3.2.5 采空区对产汇流过程影响参数化 3.3 采空区特殊下垫面水文模型建立 3.3.1 模型建立的技术流程 3.3.2 采空区特殊下垫面参数引入 3.3.3 流城数字模型构建 3.3.4 洪水预报误差与评定 3.4 研究区场次洪水选取与模拟 3.4.1 场次洪水的选取 3.4.2 水文数据时间序列分析计算 3.4.3 娄烦水文站控制流城场次洪水模拟 3.4.4 静乐水文站控制流域场次洪水模拟 3.4.5 上静游水文站控制流城场次洪水模拟 第4章 闭坑煤矿区酸性老窑水的形成、迁移转化及修复机理研究 4.1 研究区地质环境与煤矿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地质条件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煤矿及采空区分布 4.2 酸性老窑水形成机理实验 4.2.1 酸性老窑水水化学演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4.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3 不同材料下酸性老窑水形成的研究 4.3 酸性老窑水对水土环境的影响 4.3.1 污染源分布及特征 4.3.2 监测点布置与取样 4.3.3 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 4.3.4 土壤污染特征分析 4.4 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4.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4.2 黄土对酸性老窑水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4.4.3 黄土吸附酸性老窑水机理探讨 4.5 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4.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5.2 钢渣毒性浸出实验 4.5.3 不同类型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4.5.4 钢渣吸附酸性老窑水的机理探讨 4.6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4.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6.2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吸附性研究 4.7 酸性老窑水中硫酸盐在PRB中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4.7.1 PRB模型建立 4.7.2 PRB模型参数确定 4.7.3 PRB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模拟结果与分析及PRB结构优化 4.7.4 PRB结构优化分析 4.8 湿地植物治理酸性老窑水中污染物的实验研究 4.8.1 现场调查 4.8.2 不同湿地植物治理酸性老窑水的盆栽实验研究 4.8.3 不同湿地植物治理酸性老窑水的水培实验研究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