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擦亮生态底色,推进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绿色产业革命,是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和作为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关键所在。本书通过大规模的现场调研、采样分析和试验研究,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书内容包括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总论、资源环境情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种养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湖泊水质变化分析、绿色生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等。本书获取了大量一线资料并真实还原了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原貌,深度剖析了农业绿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本书可为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农业资源与利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学生、环境管理人员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1章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总论 1.1 洱海流域概况 1.2 滇池流域概况 1.3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概况 1.4 阳宗海流域概况 1.5 杞麓湖流域概况 1.6 程海湖流域概况 1.7 异龙湖流域概况 1.8 泸沽湖流域概况 第2章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2.1 洱海流域自然生态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地利用 2.1.6 植被与土壤 2.2 洱海流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2.1 农村人口 2.2.2 耕地及作物播种面积 2.2.3 畜禽养殖 2.2.4 农业经济产值 2.3 洱海流域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种养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分析 2.3.1 洱海流域河流湖泊水质变化分析 2.3.2 洱海流域产业结构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2.3.3 洱海流域种植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2.3.4 洱海流域畜牧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2.3.5 洱海流域土壤养分的年际变化 2.3.6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2.4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2.4.1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4.2 绿色生态农业定义 2.4.3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 2.4.4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构架 2.5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意见和建议 2.5.1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2 洱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第3章 滇池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3.1 滇池流域自然生态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水文条件 3.1.3 植被条件 3.1.4 气候条件 3.1.5 水体水质条件 3.1.6 土壤条件 3.2 滇池流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3.2.1 行政区划 3.2.2 土地使用情况 3.2.3 农业农村经济情况 3.3 滇池流域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3.1 滇池流域产业结构分析 3.3.2 滇池流域产业结构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4 滇池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3.4.1 滇池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3.4.2 滇池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内涵和构架 3.5 滇池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建议 第4章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4.1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自然生态情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质地貌及气候气象 4.1.3 土壤与植被 4.1.4 湖泊与主要入湖河流 4.2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4.2.1 两湖流域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4.2.2 抚仙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4.2.3 星云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4.2.4 两湖流域总体水质情况 4.3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及分析 4.3.1 两湖流域种植业、养殖业结构 4.3.2 两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3.3 两湖流域种植业、养殖业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3.4 在认识和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3.5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要求分析 4.4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 4.4.1 两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 4.4.2 两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空间构架 4.4.3 调整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4.4.4 两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类型建议 4.4.5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 4.4.6 构建两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4.5 抚仙湖、星云湖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意见和建议 4.5.1 树立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培育绿色生态农业文化 4.5.2 完善政府政策和保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4.5.3 加快绿色生态农业科技支撑及成果转化 4.5.4 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优秀企业,丰富农业业态 4.5.5 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工程 第5章 阳宗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研究 5.1 阳宗海流域自然生态情况 5.1.1 水资源 5.1.2 耕地资源 5.1.3 森林资源 5.1.4 生物资源 5.2 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5.2.1 农业农村经济总体概况 5.2.2 农业基础设施 5.2.3 农业产业发展 5.2.4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5.2.5 绿色食品牌打造 5.2.6 三产融合 5.2.7 农业绿色发展 5.3 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3.1 阳宗海流域种植养殖情况 5.3.2 阳宗海流域污染源分析 5.3.3 阳宗海水体砷污染及其治理情况 5.4 阳宗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内涵 5.4.1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5.4.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4.3 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 5.4.4 加强农业农村污水治理 5.5 阳宗海流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空间构架 5.5.1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作用 5.5.2 阳宗海流域特色优势种植功能区 序言 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及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国家更加注重大江大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继长江 绿色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两条中华民 族母亲河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20年1月,习近平 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的安全 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 职责 。 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区位和高原地貌特点,省内河 流、湖泊众多,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洱海、 滇池、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杞麓湖、程海湖、异 龙湖、泸沽湖是云南著名的九大高原湖泊,湖泊集水总 面积约 1 055.1km2,约占全省面积的0.27%。 长期以来,以九大高原湖泊为主的坝区,是云南省 多民族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最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 区,也是全省粮食的主产区和主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 聚区,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 前,多数河流流域产业以农业为主,由于历史原因,农 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方式落后,对生产、生活过程 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滞后,出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 土流失严重的现象。湖泊流域农田面源污染严重,不仅 威胁着全省口粮安全及特色农产品生产,还将对农田土 壤造成严重的生态性破坏,进一步造成更严重的湖泊富 营养化等水环境生态的恶性循环。河湖流域水环境保护 与绿色发展领域面临着重大理论和技术挑战。 为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队伍,开展九大 高原湖泊全流域的野外调查和研究,在云南省和地方相 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指导下, 经过跋山涉水和艰苦努力,完成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 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的农业 生产方式,以及对土壤地质条件、水质水体环境的影响 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产业结构调整、特色 产业发掘、绿色产业科学布局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 切入点,构建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的绿色生态农业 发展新模式和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经济发展的体系,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书的撰写。 本书详细介绍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绿色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情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 条件、水文条件、土地利用、植被与土壤)、农业经济 发展情况(农村人口、耕地及作物播种面积、畜禽养殖 、农业经济产值)。本书内容囊括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 流域产业结构,种植业、畜牧业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分析 ,湖泊流域土壤养分的年际变化,湖泊流域农业面源污 染空间分布特征;阐述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绿色生 态农业内涵和发展空间构架,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绿 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云南九大高原 湖泊流域发展存在的问题,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意见和 建议等。 本书获得了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编号: 202102AE090011)、云南省财政预算重大专项(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960635)资助出 版。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敬 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23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