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在前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思维工具与课堂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应用的成果,具有价值引领、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全书分为五章,从课堂教学问题和相关理论梳理入手,介绍了如何借助思维工具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操作范式,既有对典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也有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针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每个案例配有图文介绍,简单易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李建民,女,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评价与人才选拔分会常务理事等。主要关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政策、日本教育改革等,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等发表《“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内涵释要与路径选择》《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转型发展关键在育人模式变革》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中西部地区‘县中’发展内生力提升策略与支持体系研究”“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等国家级、院级重大重点科研课题、项目近30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课堂重构:激发学习内驱力 一、底层逻辑:课堂重构的理论阐释 二、教学设计:课堂重构的关键锚点 三、教师转型:课堂重构的重要基点 “三图六构”思维课堂:课堂重构的实践范例 一、掇菁撷华:思维导图何以能够进入课堂教学 二、思维课堂:以“三图六构”为基本结构的课堂范式 三、“三图六构”思维课堂的有效应用 第三章 整体建构:课堂教学改革的北外附中探索 一、聚焦重点任务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我们做什么?” 二、多渠道提升课程实施品质,探寻“我们怎么做?” 三、关注师生成长进步,检验“我们做得怎么样?” 第四章 设计转化:课堂重构教学设计案例 单元教学设计1:高中语文“劳动光荣” 单元教学设计2:高中数学向量视角下的立体几何问题解决 单元教学设计3:高中英语“The Admirable” 单元教学设计4:高中物理“功是能量转化的最度” 单元教学设计5:高中化学“物质性质与物质转化” 单元教学设计6: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单元教学设计7: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单元教学设计8:高中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教学设计9: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教学设计10:高中美术“淳朴之情——民间美术” 单元教学设计11:高中俄语“节日课例” 第五章 草根实践:课堂重构教学课例 课例1: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 课例2:高中数学“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求和” 课例3: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总复习” 课例4: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课例 课例5:高中语文“劳动光荣” 课例6:高中语文《师说〉复习课 课例7:高中英语“Wildlife Protection野生动物保护” 课例8:高中英语“A Journey of Discovery” 课例9:高中英语“Film Review” 课例10:高中物理“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课例11:高中物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习题课 课例12:高中化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例13:高中生物“细胞增殖” 课例14:高中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例15: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课例16: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例17:高中政治“世界的物质性” 课例18:高中历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例19:高中历史“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例20:高中历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例21: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课例22:高中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例23:高中美术“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