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亚里士多德逻辑哲学(精)/中西哲学比较与文明史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周昌忠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满载其在形而上学、逻辑学和语言哲学领域的深厚学养,回归哲学的开端之处,重译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要篇章,诠释其中的艰涩之处。
本书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构建了一幅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形而上学)体系的完整图景。本书是汉语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进行系统考察、深入解读的经典力作。
作者简介
周昌忠
1943年生于上海。1978年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受聘为哲学所副研究员,1992年受聘为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聘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2006年获聘上海社科院科学技术哲学特色学科带头人,2010年获聘二级研究员。2006年退休。
主要从事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兼及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已出版的个人专著有《科学研究的方法》《西方科学方法论史》《科学思维学》《<公孙龙子>新论》《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西方现代语言哲学》《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生活圈伦理学》《科学技术社会的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公孙龙子答客问》《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科学的哲学基础》等13部;另有合著7部,译著1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总序:呼唤中国学术的原创时代/方松华

第一章 总纲领:作为知识对象的实存者是语言的逻辑形式
一 整个逻辑哲学的三大支柱:知识、逻辑和语言
知识:形而上学建构实存者的指归
逻辑:就知识对象而对实存者做的哲学建构
语言:赋予知识对象以形体
知识、逻辑和语言三者本质相关
二 知识的目标是实存者的本体
存在论的本体转向
本体作为存在的精致性
实存个体之在先独立性
本体首先是可感本体——个体的本体
三 实存者及其本体是逻辑的东西
存在论的逻辑转向
逻辑规律表现实存者及其本体的确定性
可感本体的逻辑
本体作为原因的逻辑
本体作为形式的逻辑
四 实存者及其本体的逻辑是语言的逻辑
存在论的语言转向
实存者及其本体作为语言的逻辑形式
逻辑形式出诸语言而符号化
第二章 形式逻辑作为形而上学:实存者的哲学建构
一 实存者的“个体一类”格局:范畴逻辑
个体的本体是“第一本体”:原初的本体及其“四标识”
“类”作为“种”和“属”是“第二本体”:派生的本体
“本质”/“形式”作为本体标识:个体和类的本体共通
“普遍”:“本质”的“表式”
二 实存者的“本体—性质”模式:范畴命题逻辑
实存者“本体—性质”模式的逻辑:主—谓结构范畴命题
范畴命题的主项(一):“第一本体”作为实存个体的原因和本原
范畴命题的主项(二):“第二本体”作为知识目标
范畴命题的谓项:“十范畴”和“四谓项”
“实存个体—本质/属序列”结构范畴命题:个体的本质普遍性及其类成员身份
“类—本质/定义序列”结构范畴命题:类的本体即本质
“个体/类一性质/特性序列”结构范畴命题:实存者因存在本性而具有的非本质固有属性——特性即现象
三 实存者的“本体—现象”结构:论证/推理逻辑
个体和现象
性质和现象
经验和现象
本体是现象的本体:“第一本体”作为“可感本体”
“可感本体”在“本体—现象”结构中乃作为本质
从本质到现象的必然因果联系:实存个体“本体—现象”结构的论证/推理逻辑——“原初三段论”
第三章 形式逻辑作为方法论:本质性知识和特性知识的逻辑原理
一 方法论基本原理
知识和意见
知识的逻辑—语言形态
知识的逻辑规范
本质性知识和特性知识
二 本质性知识的方法论:辩证推理、理性直观和定义
本质性知识是作为论证之原初前
本质性由辩证推理从意见通达
归纳作为辩证论辩从个别呈示作为本质性的普遍
得到经验支持的假说所内涵的本质性由
基本真理以“定义”为表式
三 特性知识的方法论:论证
特性知识的论证原理
前提:以定义为表式的“基本真理”作为公理
推理:三段论形态的必然因果联系
结论:必然推论——得到确立的特性知识
序言
“亚里士多德逻辑哲学”
这个书名很有必要做一番题
解。从字面上说,它可以做
两种解。一为“亚里士多德
关于逻辑的哲学(philosophy
of logic)”,其意为“亚里士
多德的关于他的形式逻辑的
哲学理论”。二为“亚里士多
德的逻辑的哲学(logical
philosophy)”,其意为“亚里
士多德的出之以逻辑的哲学
”。确切地严格地说,前者
并不存在,在他那里,逻辑
就是哲学。若此,本书即以
后者为对象。
逻辑实证主义主要代表
人物石里克(M. Schlick)说
,西方哲学史上每一次革命
都伴随着对逻辑的哲学本质
做重新把捉。这个哲学洞见
之重要意义,怎么强调都不
过分。康德(I. Kant)指出,
“形式逻辑”在亚里士多德之
后脱离了哲学轨道,被抽离
出来成为“普通逻辑”,走进
所谓“西方逻辑史”。如果说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发生过从
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哲学
革命,其完成者为亚里士多
德,那么,这场哲学革命很
大程度上就在于诞生了作为
形而上学的形式逻辑(连带
还派生了方法论)。这就是
说,形式逻辑作为哲学乃是
形而上学。从笛卡尔(R.
Descartes)到康德的认识论
革命则是产生了作为认识论
的“先验逻辑”。石里克参与
的现代哲学革命给现代“语
言逻辑”铸就了作为方法论
的哲学本质。可以说,亚里
士多德形式逻辑、康德先验
逻辑和现代分析哲学的语言
逻辑是西方哲学史上逻辑先
后出现的三种历史形态。“
亚里士多德逻辑哲学”正是
应当放到这个历史脉络中去
考量。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作
为形而上学和方法论构成宏
大严整的体系。这主要由他
的《形而上学》、《逻辑学
》(《工具论》)和《物理学
》呈现给我们。只有准确复
现了这个整体,才能如森林
之于树木,贯通掌握他的诸
多具体学说和论点。当然,
两者相辅相成。
这个工作让我们清晰看
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作为知
识理论开创阶段,乃是形而
上学为魂、形式逻辑为身的
合体。由此看去,一切豁然
开朗。
原来,形而上学乃以形
式逻辑从语言层面建构实存
者,为此用范畴词项、命题
/语句和推理/议论,把它建
构成以其实存作为原因和本
原以及以它因这存在本性而
固有的属性作为现象的二元
体,出诸逻辑一语言形态。
我们尤其看清了,亚里
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
“本体”是索解这整个理论的
钥匙。这里,关键是抓住“
可感本体”这个范畴。实存
个体是绝对在先的实存,所
以它的本体是“第一本体”(“
原初本体”)。问题是实存个
体作为认识对象总是作为类
的成员实存,它们以本体相
同而结成类。故而类作为“
第二本体”乃同一于“第一本
体”,从而两者贯通。显见
,“第一本体”作为“可感本
体”载着“本体”之本义一一
实存个体之本原、其现象之
原因。缘于两者贯通,知识
乃从超越的类本体(由思维
去对接)去通达个体的本体

陈明了此数端,也就可
以转入正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