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月白如纸(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鸿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月白如纸》是散文家张鸿近年来的精品佳作。作品包括《寂静的房子》《女兵阿珊》《漂亮女孩》《塔什库尔干的夕阳》《太姥散章》《昆明到腾冲:三个地方》《去新篁》《梵钟之声,自雁荡而来》等四十六篇。这些散文有描写生活场景的,有游历祖国山水的,这些写人记事的独特性,平淡质朴的言语展现的是满满的真情,有对家国的大爱,也有对家人的深深的情。
作者简介
张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副编审。已出版散文集《指尖上的复调》《香巴拉的背影》《没错,我是一个女巫》《香巴拉》,人物传记《高剑父》,文学评论集《编辑手记》,编著散文集《大地上的标记——中国实力散文五十家》等。现就职于广州市文艺报刊社。
目录
山高谁为峰
新疆老张
在吉祥的阳光照耀下
高佬
梦境里的父亲
郁孤台下一萍飘
也拉曼的艾斯肯
海霞
奔子栏的此里卓玛
牙香街的女儿香
文面的喃奶奶
寂静的房子
女兵阿珊
漂亮女孩
塔什库尔干的夕阳
太姥散章
昆明到腾冲:三个地方
去新篁
梵钟之声,自雁荡而来
钓源九柏与欧阳重
韩愈:河阳、蓝关至阳山、潮州
听,阳光穿窗而来
行走于声色元阳
水墨影像三清山
宽巷子 窄巷子
江湖·故事·偶遇
独龙江,那一刻我无语
那一年,香格里拉
3路车,通向松赞林寺
江夏的桥
寻踪中山舰
达洛维太太的时光
怒放的弗里达
一砚一江湖
在南中国海边遥想高高的冶力关
回想上清宫
洗澡
每张面孔都是一部经书
净瓶常注甘露水
月白如纸
如光影常在
在广州过北方年
安溪人
梦想是一颗幸福的子弹
灵山拾英
给淏儿的信
后记 那些故事是超人间的
序言
探求者的心语——张鸿的
散文集《月白如纸》
王兆胜
从“张鸿”的名字中,可
见她是有个性的人,也是一
个有着别样追求的人。
“鸿雁”与“鸿鹄”以及“鸿
鹄之志”,带给人们多么美
好的感受与向往。杜甫的“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将对李白的想望写于天地间
,张鸿的散文集《月白如纸
》也寄寓了一个探求者的几
多心语。
张鸿读书很多,也热爱
生活,更喜爱周游天下,这
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
人生方式,使她的散文既有
书卷气,又有生活情趣,更
有天地情怀。
书卷气里有书香、金石
味、素净、优雅,也有浪漫
的想象与澎湃的激情,还有
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孤寂;生
活日常充满温情、暖意、诗
意,也有难以释怀的悲情;
天地情怀中包含了眼光高远
、浩然正气,当然也不乏对
天地万物及一草一木的体察
与感性。进入张鸿的散文,
视域会被打开,其中有丰富
多样、多彩斑斓、悲喜交集
的苦乐人生,也可以跟着作
家的脚步进入一个新奇甚至
惊险的世界。
对女性的关爱与命运的
思考贯穿张鸿散文的始终,
也是最亮丽的风景线。作为
女性作家写女性,张鸿自有
其独到之处。一是牵扯面广
,既有知识分子、画家、作
家,又有军人,还有比丘尼
、废品收购者以及疯子,她
们几乎涵盖女性的半边天。
二是形象生动,这些女性在
张鸿笔下是活的,也是风姿
绰约的,作家善于抓住人物
的特点,特别是通过细节和
矛盾冲突加以点染,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如写当兵的女
战友,两人相处融洽,亲密
无间,情同姐妹;但因“我”
一个玩笑的恶作剧,竟让对
方磕掉两颗门牙,从此女战
友再不理“我”。二十多年后
,两人再续前缘,原来的不
快化为乌有,但“我”心中仍
不能释怀。三是有同理心、
同情心,这在对伍尔夫、弗
里达的描写中可见端倪。作
者写道:“我想这是她羽毛
上自由的光辉被阳光唤醒的
作用吧。”“痛和美,同样要
用身体和能量来承受。身体
瓦解了,只能让灵魂飘摇。
”“我从未见过如此细腻和非
同寻常的描写,似乎每一阵
风都诉说着心情,每一次衣
襟的摆动就是一次思绪波动
。在她的世界里,有一种让
人很痛却宣泄不出来的悲伤
,那是一种憋闷、压抑的绞
痛,那样的悲伤只能被困在
风中,撞击、摇曳、呻吟着
。”这是与女主人公患难与
共、同生共死的感受,也是
从思想深度与情感向度上切
入女性生命内核的散文。四
是会心之顷,一种从女性身
上获得的人生智慧,特别是
关于爱、理解、宽容、美好
的感受。如作者写道,她在
出游路上遇到一个比丘尼,
因为对方话多、身上有异味
,“我”对她有些厌烦。然而
,当中途,“我”下车,这个
比丘尼却对“我”说:“心里
不要有太多东西,压着不舒
服。祝福你哈!”于是,张
鸿写道:“站在路边,我眼
泪止不住流,来接我的朋友
奇怪地看着我。从那一刻起
,她,一个比丘尼,扎根在
我的心里。我此行的目的就
在这无意之中达到了,我的
愿望因一个偶遇的人而具象
了。自认不会开悟的她,启
蒙了我,心大了事情就小了
,心小了事情就大了。‘掬
水月在手,落花香满衣’。”
在此,张鸿获得了新的超越
,心灵之花也得以绽放。
张鸿去过很多地方,东
南西北中、国内国外,特别
是高山大川、奇峰深谷,还
有人迹罕至的边地,这就决
定了其散文的新奇豪迈、光
怪陆离。其中,风土人情、
山川美景不胜枚举,那些纹
面妇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诗意的风光更是惹人喜爱,
令人陶醉。不过,最重要的
是,张鸿常常以景抒怀,表
达她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从
而将思想引向深入,也获得
人生智慧,使散文富有穿透
力与圣洁的光辉。如文中这
样一段话:“街道肯定是老
街。房檐上在晨风中摇曳的
小草不知经历过些什么,总
会有一些老的面孔消失,一
些新的面孔出现。一些老的
炊烟弥散,一些新的炊烟冉
冉飘起。秋风一来,小草又
绝尘而去,可来年他又成了
一身葱绿的少年。”人与景
、物、心绪、生命在进行一
种潜对话,直通精神与灵魂
深处,在飘零的悲感中又有
生机盎然。张鸿还写道:“
大地与天空使艺术家的生命
保持着原始力量和激情,摄
影正是一种大地上的行动。
所有的艺术都有诗意的核心
在里面,如果一个摄影家的
内心深处没有一个诗性的灵
魂,那么他永远看不清楚世
界。”显然,诗心特别是天
地人心之于人及其艺术至关
重要。张鸿还表示:“顺其
自然的生活是一种状态也是
一种心态。”“这是生活,是
日常;也是诗歌,是美妙。
海浪、河水不会停止流动,
时间也是一样,它像水,但
以你触摸不到的方式流淌,
它可以带来一切,也会带走
一切。一切都那么美好,正
如我此时的心境。”在这一
从容不迫中,有包容、喜悦
、知足、安随,也是一种入
道心省的境界。其实,用脚
步行走,用眼睛观看,用双
手与感觉触摸,用心灵感悟
,为的就是追寻天地之道,
找到开启人生法门的智慧。
在张鸿的散文中,总有
充满正能量的人物书写,这
里有韩愈、萨镇冰、萨师俊
等人,有那些为
导语
张鸿的散文以其独到的对世间的观察,用文字洞见生命和心灵的印记。她的文字是温暖的,她笔下的生活和世界充满阳光,书写着生活和世界的片段。作者用温婉善良的文字,探究生命的价值,直抵心灵深处。
张鸿散文以随笔为主,除了抒情散文,还有日记、书信、评论等多种形式。不过,无论哪一种,张鸿都是饱含深情,以曲折内敛的方式表情达意,所以能深入人心。
后记
那些故事是超人间的
散文于我而言,是同行
者,是伴侣,是倾听者。
散文于我而言,她独立
、个性、血肉丰盈。
几十年相依相伴,我越
来越明晰,作为一种高品质
、重修养的文体,散文有大
小、轻重、高低的特质。她
是紧致与疏朗的,她可明暗
,有骨血、气度。她有着丰
富的个性魅力:深邃、沉实
、锋利、可爱、柔软、激荡
、宁静、飞翔、踟蹰、爽直
、顿挫……她有关文本高浓
度的真诚、情感、智慧和性
感。
散文也是多变的,她有
着各种可能性,如水一般,
可涓涓、可淙淙、可汤汤,
她甚至野性放肆,不确定走
向。
于我而言,散文越来越
应是从容、淡定、得体的,
她散发的是丝丝缕缕的真诚
气息,如山野之花草,沁人
心脾。
散文也是我的应许之地
,犹如宋之“偏角山水”。这
方地里,我与万物应合,将
来自于自然、人文的种种小
心地护于其中。
“那些故事是超人间的”
,这是一位诗人的诗句,也
是我内心所想。
张鸿
2023年7月11日于广州
书评(媒体评论)
好的文章无外乎就是自
由地面对自己真实的生命经
验,面对自己饱满的生活世
界,以真诚的笔触书写思量
,探寻生命的意趣。张鸿的
《月白如纸》为践行此道之
作,自由从容、真实真诚,
有探索有思考,有情趣有情
怀,可见作者的文风与个人
气质。这是一本行走之书,
是接近生活真相的文字,是
有难度的写作。
——李敬泽
张鸿的文字睿智而机敏
。她行走在山川大河之间,
凝视,行动,感叹,深思,
有伤怀中的喜悦,亦有洞察
后的悲悯。她写的自然,壮
丽辽阔,豁人耳目;她写的
人物、温暖细腻,恬淡馨宁
。这种对众生万相的深深迷
恋,诠释的正是张鸿作为散
文家的热爱、锋芒与光耀。
——谢有顺
编辑家张鸿相当程度上
遮蔽了散文家张鸿。张鸿向
有两副笔墨:作为编辑,文
字睿智机敏,从容热切;作
为散文家,张鸿则行文与处
事皆低调,如皎月出乎苍茫
云海,于无声处怀柔远仁,
抚照万物。张鸿自命“行者”
,所谓行者,过眼皆景,入
心成文也。在我看来,《月
白如纸》的另外一个意义,
也是为散文家张鸿正名,这
部散文集很好地呈现了张鸿
及其散文独有的温度和气度

——徐则臣
《月白如纸》里呈现了
一个别样的张鸿,她单纯、
善感、庄重、忧思,和我熟
悉的那个开朗的傻姑娘互为
映照,波光荡漾。文字从来
比人坦诚,但人却因文字获
得丰富、多样且有魅力。张
鸿便是。
——魏微
精彩页
山高谁为峰
这篇文章写好后,我一直搁着,总感觉言而未尽,有一些缺憾。
我与远在西藏日喀则帕里的贺烈烈联系上,我在那里体验生活时,一直想与他好好聊聊,但一直没有机会。
他给我发来邮件:“也许给您发完这篇我这边就完全停电停网,刚入冬,10086就短信通知大家暴雪黄色预警,不知道一两周后气候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过单位的条件很好,锅炉房也运行起来,整个宿舍都不冷,制氧站每天向宿舍供氧气2小时。”
王艺儒在微信里告诉我:张老师,帕里下雪了!
虽然这两位年轻人语气里满含兴奋和知足,但我知道,下雪,就意味着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一四年八月,我和几位作家到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帕里边防派出所体验生活。帕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群山之中的亚东县境内,常住人口2000余人,面积361平方公里。不光是大中城市的外来人口多,就是这个远在天边的小镇,现在生活居住在此的外来人口也不少。
帕里镇最初的发展,源于移民。200多年前,位于西藏南端的中帕里草原上只有几户牧民,后来从各地迁来了一批批移民,有逃来的农奴、有传播宗教的教徒,也有一些寻找商机的商贩。人多了,帕里开始有了贸易,到了二十世纪初,帕里已经发展得有些规模,成为西藏的一个“宗”(旧西藏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县)。
帕里镇俯瞰孟加拉平原,自古为藏南军事重镇。与不丹一山之隔,扼居亚东通往腹心地区的第一道咽喉,是通往锡金、不丹、印度的交通要道。当年亚东商埠鼎盛之时,帕里成为四面八方的中转站,“帕里”的名字也随着往来的商队传遍世界,历史上就有“世界第一高城”之称。
我曾经当兵多年,与部队有深厚感情,再加上我对边防军人有一种由衷的敬慕,因此,八月二十五日,我毫不犹豫地从平均海拔11米的广州直飞海拔3650米的拉萨,第二天一早乘火车到达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午饭后乘中巴到达目的地——海拔4300米的帕里镇。这种海拔高度的直线上升,我想,再好的身体也得要有一个适应期。
到达帕里的傍晚,我们已经穿上了干警们的军棉衣,窝在他们自建的玻璃阳光屋里,一动也不想动。教导员师胤嗣让我们出去看卓木拉日雪山的落日,我们也提不起精神。《解放军文艺》的副主编殷实坚持不住,发烧躺倒了,接着,《人民日报》副刊的80后小伙子虞金星也躺下了。剩下了我、《西藏日报》的女编辑杨念黎和正在西藏挂职的中国作协的程绍武。其实,我一到拉萨已经有一些不适,到了帕里就感觉很不舒服,尤其是神经刺痛。我也算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有着多年的西南高原行走史,但这次需要多天居于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了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失眠。在我的强烈要求下,随队医生小曾给了我一盒止痛片,几天时间里,这一盒药片被我消灭殆尽,可神经刺痛依旧。我只能无奈地对大家说:“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个女神(女神经病)!”
我裹着棉衣,倚在圈椅里,看着墙上官兵们自己制作的“梦想墙”,所里每一个军人都写出了自己的梦想,贴上了照片。我对名为龙熙的干警产生了兴趣。我并没有在所里看到这个小伙子,他休假回家了。在众多人中他之所以会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的“民族”和他的“梦想”。
“穿青”,这个族群的名称如此好听,但目前还列于56个民族之外,只被称为“穿青人”。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这个族群的人只能标以“汉族”或者“其他”,到二○一四年的五月,“穿青”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居民身份证上。
入伍近6年的龙熙想当一名“像郑渊洁那样的作家,为孩子们的童年带去更多的乐趣”。按常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有啥特别的理想,可常年工作、生活在海拔4360米以上雪域高原的边防派出所,在缺氧、寒冷、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他的这种简单而纯净的理想却显得严肃了起来。
我站在梦想墙边许久,一位一位看过去,他们有的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有的毕业于医学院,有的是公安专业,还有自入伍就在所里工作,已经是十几年的老士官。他们每个人的梦想都那么具体和现实,“将来要陪着家人周游世界”,“要有平凡的生活有自己的小屋”,当然有这种理想的自然是女警官。几位藏族干警都有着坚定的想法:“在部队好好干,学好技术,做出成绩,让家人骄傲。”我背对着众人,眼睛潮湿了。他们是军人,也是父母的儿女、妻子的丈夫。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
念黎站在我身边,递过来一张纸巾。
晚上,我和念黎住在女警官宿舍,她们都回家休假了,一位是我的老乡,来自辽宁的贾琼,另一位是来自江苏的归来。归来,一个很诗意的名字。
夜已深,我听到院子里有压低的说话声,接着是车辆启动的声音。
第二天一早,起床号响起,我们应时起床,也试着与干警们一起出操,但完全没有能力绕着小院跑六圈,半圈都不可能,腿就压根儿抬不动。程绍武还不错,跑了两圈。接下来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