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本雅明之墓(一场人类学写作实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美)迈克尔·陶西格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于是有了本书。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向读者展示唯物主义知识为我们所栖居的抽象的、化的、同质性的和电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条另类道路。作者通过本雅明之墓,追寻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传式的、文化批评式的旅程,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20世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记忆。
作者简介
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1940-),美国当代人类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人类学,以及通过本雅明的著作对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概念进行探讨。著有《魔鬼和商品拜物教》《萨满教、殖民主义与野人》《本雅明之墓》《什么颜色是神圣的》等。
目录
作者导言
第一章 本雅明之墓:世俗启迪
第二章 构建美洲
第三章 太阳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第四章 沙滩(幻想)
第五章 体内性、信仰和怀疑:另一种魔法理论
第六章 越界
第七章 纽约警察局布鲁斯
第八章 花语
鸣谢
注释
序言
回顾过去十年写的文章
,我认为它们的共通之处就
在于热衷分析被噤声的故事
,甚至是错误百出的故事。
这的确是一项很怪异的癖好
。对伤口的着迷、对最后一
丝呼吸的迷恋,在首篇文章
《本雅明之墓:世俗启迪》
中就被强烈地表达了出来。
我在文中试着用风景压倒历
史,从而令悲剧赤裸袒露,
让那些试图寻求救赎的言语
分崩离析。如果我没有自己
的故事,那至少也要在写作
中体现出曲折离奇。因为写
作就是理论,而正是那些在
蜿蜒的世界中偏离的笔锋,
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思想
的错误。同时,这些文章都
体现了我对人类学田野调查
的热爱。我爱经典人类学中
所谓的原始社会,也对受旧
式人类学启发的尼采和巴塔
耶充满强烈的好奇,以至于
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在我的文
章中都被尼采和巴塔耶取代
了。
这些文章的主题跨度很
广,从西班牙与法国交界处
包港的本雅明之墓,延伸至
对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探讨—
—哥伦比亚的农民诗歌、魔
鬼的契约、海洋的消失、萨
满身体的奇特之处、越界、
纽约市警察,还有鲜花与暴
力之间的关系。
为了出版此书,我重写
了其中的半数文章。正是在
重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
己渴望发自内心地写作,而
不想置身事外指指点点。这
不是写自传,也不是有时被
提及的所谓的“反身
性”(self-reflexiveness)。
不过,我也不能否认书中依
旧存在大量的反思,毕竟人
类学家不可避免地会成为被
分析的现实的一部分。我的
写作更像是让笔下的现实对
抗写作本身,而不是反对作
家本人,并要求二者公平竞
争。“你学到了什么?”现实
问写作,“什么是无法被同
化的过剩之物?我把这个如
此奇怪的自己赐予你,你将
如何对待我送你的礼物?”
我们可以把人类学的田
野调查暴露在读者面前,从
而凸显以上问题。田野调查
是一场与他者持续不断的相
遇,这样的相遇往往充满误
解,但相比起理解,恰恰是
那些误解为我们打开了世界
的大门。我在《构建美洲》
这篇文章中就做了这种尝试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哥伦
比亚农民诗人的故事。他一
开口吟诵史诗般的诗句,就
打破了我能想到的所有公认
的历史与社会分析框架。读
者能够通过诗人与人类学家
之间的平等交流,看到整个
阐释工作其实十分危险,充
满不确定性,而意义的不稳
定又使它变得更加丰富。我
为这篇文章设定的虚构框架
产生了上述效果,它使文章
生动活泼,也让整个相遇变
得陌生。在这个场景中,人
类学家被设定为完全缺席,
他仿佛已死去多时。他在遥
远的国度的某个档案馆中留
下了一堆笔记和录音,而某
些满怀善意的研究者在无意
中发现了这些资料。于是,
在睿智的档案馆馆长的帮助
下,那些研究者带着他们的
困惑与敏锐的观察力,全情
投入去分析那些剩余的资料

巴塔耶若还在世,可能
会把这叫作主权性
(sovereignty),意即非征
服性的征服。在这点上,他
是尼采的信徒。尼采曾经抱
怨,我们对事实的思考不够
充分,在解释未知事物时,
我们太快地把它约减为已知
事物。这是第一个困境。我
们剥离了未知事物中所有陌
生的成分,我们向它表明谁
才是主宰者,这也是大学研
讨课的基本规则。我们既不
能忍受模糊性,也无法忍受
那些不顺应常规的东西。第
二个困境更为不幸。我们忘
记了熟悉的事物其实也很陌
生。这就是我不寻求高明的
解释而追求疏远感
(estrangement)的原因
,而民族志和文学在疏远感
方面旗鼓相当。
我在写作时对越界
(transgression)这个问题
相当感兴趣,就像对模拟(
mimesis)和秘密的兴趣一
样。我通过巴塔耶了解到越
界,而巴塔耶则是从尼采那
里得到的灵感。这个问题之
所以吸引我,是因为我把越
界看作一种应对基督教魔鬼
存在的方式,它既不解释魔
鬼的存在,也不解释魔鬼的
作用。这里的基督教魔鬼指
的是大型资本主义企业中的
农民形象,这种企业有着惊
人的规模,而它摧毁生命和
赋予财富的能力也令人叹为
观止。这些在《太阳只求付
出不求回报》一文中有所阐
释,该标题取自巴塔耶的《
被诅咒的部分》(The
Accursed Share)——被诅
咒的部分指的是供奉的祭品

……
不过,尼采是第一个指
出语言具有双重性的哲学家
。他认为,语言具备这种巫
术,也正是由于这种巫术,
语言事实上是由任意的文化
习俗构成,只不过看起来完
全没有人为痕迹罢了。因此
,在我看来,作家的任务就
是和语言的这种双重功能嬉
戏,假装语言就是它指向的
东西——假装它会将你带到
太平洋海岸的雨林中去——
同时,作家也要认识到,语
言不过是一种人造物。我把
这叫作神经系统,它的功能
之一就是显示作家动的手脚
,从而干扰那层虚构的伪装
,而我们往往把那层伪装叫
作真理。当然,我们也会把
那叫作文化。
伪装引出了秘密。秘密
为形而上学添油加醋,成为
后者最具说服力的观点之一
。秘密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
,让我们认为现实总潜伏在
一层假象背后,而背后的东
西才是构成系统的真相。这
种双层模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