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传统文化中的干支历法为基础点,对中国传统民俗万年历的推算方法和民俗择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涵盖天文、地理、人文、哲学、民俗等多方面知识,文中尽力推论民俗中的择吉方法和技巧原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路来辨证应用。 我国民历,作为纪录年、月、日、时等的空间符号,喻说着深刻的时空背景。古人在观察总结自然万物生、长、化、藏的不同阶段时,用于支不同组合的寓意,表述事物从产生、发展、壮大、消弱、死亡、萌新的各个阶段。 《民俗应用万年历》选编了民俗文化中实用的基础易学表格和《1930年-2050年历法类详表》、《2016年-2030年每日宜忌详解表》,兼具了知识性、实用性、工具性,内容丰富精彩,是编者呕心整理集成之作。宜学宜用,可参可研,是术数爱好者必备的基础资料和工具用书。 作者简介 徐易行,传家智慧教育创始人,传统民俗文化学者,北京大学UMT项目研究生。从事家文化、易学、民俗文化研习20多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客座讲师。北京大学uMT校友会副秘书长,中国传统文化·清华大学论坛荣誉主席。清北智库研究院、博雅产学研科技发展院聘请学者。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证与运用,历年多处考证名人伟人故居、古迹,览游祖国壮美河山。编著有《民俗应用万年历》、《玩索易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等图书。 目录 前言 内容要点导航 第一章 历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历法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历法的基本元素 第三节 二十八宿与十二建星 第二章 择吉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古历书基本概念释义 第二节 择吉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择吉化解法 第三章 民俗择吉应用篇 第一节 快速择日的共性原则 第二节 快速择日的个性原则 第四章 常用历法择吉知识速查表 一.六十甲子纳音表 二.六十甲子配卦表 三.天干配表 四.地支配表 五.地支关系表 六.地支藏干气深浅表 七.月支神煞表 八.应避干 支吉凶表 九.黄道黑道十二神 十.每日时辰吉凶表 十一.空亡速查表 十二.十干寄十二宫表 十三.日干查时表 十四.每日(六十干支)吉凶时辰表 十五.日元神煞及长生十二神一览简表 十六.男女九 宫命与卦命对照表 十七.命卦择日法 十八.男女九宫命与卦命对照表 十九.流月星曜飞入中宫表 二十.公元年份男女命卦与九宫命对照表 二十一.流时星曜飞入中宫表 二十二.鲁班尺的常用方法 第五章 1930-2050年历法详表 附:2051-2100年历法速推简表 第六章 2016-2030年每日宜忌详解 序言 中国传统历法是华夏祖 先独创的一门重要传统文 化,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 的智慧结晶,是一种弥纶 天地而又极尽精微有证实 的科学。 古人观测到天体中的日 月星辰都在不停地运动, 星体之间互相作用与互相 影响。其中对人类影响较 大的太阳、地球与月亮这 三大星体互相之间的运动 是非常有规律的。依据自 然规律,利用地球自转而 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形 成了“日”的概念;用月亮绕 地球公转产生的朔望现象 ,形成了“月”的概念;又依 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出现的 四季交替现象,产生出了“ 年”的概念。再据年、月、 日的“自然长度”和它们之间 的互相关系,而制定出了 时间顺序的法则,共称之 为“历法”。 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为 主导的国家,为了指导农 业生产,先民们已经尝试 制定“天文历法”为其生活生 产服务。相传早在三皇五 帝时间,伏羲氏在年、月 、日基础上又制定天干、 地支,命大桡氏在干支基 础上坐甲子,太昊氏设历 正,颛顼氏作新历……“历 法”形成的“时间轴”概念, 是记录人类生活、生产等 各项活动的重要工具,对 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详 述。 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 人为了掌握农时、长期观 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 的“农历”又被称为“阴阳合 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 的成分,又有阴历的成分 。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规则合为一体,所以中国 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 方普遍利用的阳历更加实 用方便。历法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 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 视为骄傲。 中华民族对历法的追求 、研究始终是迫切的,代 代传承的。其研究成果也 广泛应用在天文学、气象 学、地理环境学、史学、 中医学、农业等等诸多方 面。例如日食和月食,史 学中的编年体系,农业生 产中南方有“清明下种、谷 雨插秧”,北方有‘一白露早 、寒露迟,寒露之前种早 麦”等农谚;中医经络学的 子午流注,直接用时间来 操作治疗过程……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 、中秋节等等的各类民俗 文化活动,无不是依据“历 法,,来进行的。其民俗 活动增强了民族的认同, 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 民族品格,影响着华夏民 族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 仰,在我国历史的社会生 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 ,“历法”知识推演预算易经 非常便捷,但“传统历法”中 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继承和 研究。例如:农历的二十 四节气是怎么换算出来的 ,换算方法是什么?干支记 年、记月、记日、记时的 方法是什么?是否能用其他 方式推算出来?农历编制的 三伏、梅天、九九的含义 是什么,是怎样推算出来 的?又如古历法中记载有几 龙治水、几牛耕田、几日 得辛的意义是什么,又是 怎样计算出来的?有些历书 下面都注上二十八宿和十 二建星的名字,二十八宿 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又 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十二建 星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 ,其简单规律是什么?古历 书中“百事无忌”、“诸事不 宜”等词语说明什么,又是 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综 上疑点诸书都没有记载, 只有一些职业术士,师授 口传才能掌握。 易学学者最常接触的就 是历法的应用,笔者深感 传统历法知识中的宝贵资 源濒临绝迹,实在可惜, 愿将自己的浅薄知识在此 书中与爱好研习者共享。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 引用了古今图书的有关资 料和内容,并得到了易学 学者杨力世、杨国金老师 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 谢。但因笔者水平有限, 如本书有错误之处,敬请 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