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2021)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论文100篇左右,基本上涵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全部常务理事和部分理事在2020年已发表文章。在2021年卷次的编辑中,延续了2020年卷次的编辑方案,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六个主题,选取论文100篇左右进行论文摘编。
目录
编者的话
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从唯物史观看中国道路的百年历程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中国共产党创造人间奇迹的密码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与中国道路自信的空间辩证法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保障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谋划和不懈追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自觉与文化强国建设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追求、坚持与发展
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与领路的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的百年探索与成功经验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生成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综合研究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何以可能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哲学大智慧
重读马克思与走进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
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学术方式
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逻辑及其哲学课题
论恩格斯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及其当代意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智慧
论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实践观中价值问题语言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兼对元伦理学语言路径的批判分析
问题意识、思想型与知识地图——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唯物史观价值取向当代建构的路径
浪漫反讽与实践辩证法
青年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中的重要贡献
中国城市特性:话语、乡愁与传统乡村建设
伊壁鸠鲁与近代启蒙传统
世界、身体和主体——关于主体性的再思考
启蒙哲学的双重属性与马克思的解放逻辑
马克思的历史时间观与时代精神的历史定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蕴——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话语转换的经济学背景——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与《曼彻斯特笔记》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的新阶段
文本视域中的马克思
遭逢危机之际向马克思请益——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和《跋》
历史规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文本的呈现方式
马克思人民主体性的国家建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历史性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新起点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方法论分析
重思唯物史观的阶级论题——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德意志意识形态》百年文献学研究的逻辑、主题与启示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资本与马克思现代史观——《资本论》原计划后三卷的当代意义
文明时代的特征、悖论与历史趋向——从恩格斯对“文明时代”的分析谈起
理论、制作与实践:实践的完整性
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理论的定性与继承
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认识论问题——以康德和黑格尔为背景
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三个维度:内在意蕴、当下形态与实现思路
马克思关于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两极相联”的思想
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
论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理路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命题的复义性——马克思的本义和恩格斯的转义
赫斯与马克思思想形成关系再探——赫斯影响马克思的限度与马克思对赫斯的自觉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现实性话语批判
有机体隐喻: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历史发展——对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互文性解读
马克思的异化观:从早期到后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法哲学主题和马克思法哲学的内在性证明
大数据技术体系与当代生产力革命
马克思现实观的思想逻辑
重思恩格斯关于文明的论断
为什么马克思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及启示
劳动的张力与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奠基——基于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结构性考察
恩格斯关于城市功能的研究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新世界观”诞生中的施蒂纳因素——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中心的考察
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概念的真实内涵及其思想史价值——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说”的再批判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李大钊开创的北大马克思主义百年传统新论
全面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金律
毛泽东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疆域的中国式拓展
陶德麟对李达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百年思想接力
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变革与理论创新
从“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哲学内涵
构建面向21世纪的当代中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取得突
出成就和重大发展,一大批
有广泛而深远影响力的研究
成果和研究人才涌现出来;
在诸如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
质、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理
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重要人物及著作的地位、马
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重大
事件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
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等的认
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在
较大范围内和程度上取得共
识。我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广大干
部群众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提
供了哲学智能,为领导决策
提供了学术资源,我们的一
些成果还具有一定的国际影
响,在一些马克思主义重大
理论问题上获得话语权。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学会是在1979年初发起成
立的全国性学术组织,40余
年来它团结起愈来愈多的从
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特
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的学者,精心策划马克思主
义哲学史研究主题、交流马
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成果和
经验,在组织和交流中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发
展,促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
学史研究的青年学者的成长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
会较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研究组织者、推动者
的作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史学会通过组织建设(包
括学会本身的建设和研究分
会的建设)广泛团结全国在
高校、党校、科研院所、理
论宣传等部门工作的、从事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
义哲学史研究的学者;通过
举办学术年会、专题会议等
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推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发展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
究水平;通过编发工作简报
、开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
学者们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合
作扩大学会影响和改善学会
工作条件。总之,学会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
良好的开展。
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史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学
会当然有许多工作可做、要
做,通过多种形式发挥作用
。这些形式有的已经贯彻到
学会工作中,取得了实效、
积累了经验。《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研究》是由中国马克
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组编的一
本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
究文集。这件事2015年底
在学会会长办公会上提出并
形成决议,在2016年度第
一次常务理事会上列入学会
年度工作计划。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
究》每年出版一卷,每卷选
择学会会员前一年公开发表
的优秀论文。《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研究》不设固定栏目
,每一卷所设栏目根据年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实
际确定,但主要还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
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
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
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
哲学研究等几个部分。
从以往各卷次的编辑过
程看,各栏目稿件的数量和
质量不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哲学思想研究栏目稿件数量
始终占据优势,但马克思主
义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国化哲学问题研
究的稿件也不断有大幅度的
增长。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
学史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当代
中国的现实问题,注重将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与
现实问题相结合。编辑中也
遇到作者分布的平衡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与著作的承
载量有关,更与作者文章长
短有关。现状是我们的作者
的文章一般都偏长,多数在
1.2万至1.8万字之间,个别
文章在2万字以上。长文过
多限制了入选文章的数量,
也凸显内容与单位作者分布
的不平衡。有鉴于此,自
2020年卷次的编辑起进行
改版,根据该年度马克思主
义哲学界热点话题,采取论
文摘编的形式,选取论文
100篇左右,基本上涵盖中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全
部常务理事和部分理事在
2020年已发表文章。在
2021年卷次的编辑中,延
续了2020年卷次的编辑方
案,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综合研究”“马克思主
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
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六
个主题,选取论文100篇左
右进行论文摘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
究》的编辑实行主编制。执
行主编具体负责论文的收集
和按出版要求的编辑,负责
年度研究综述作者的安排。
执行主编可以邀请1-2位适
当人选协助做编辑工作。每
一卷在提交出版社前交主编
审阅、定稿。2021年卷次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
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明德
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南京
大学哲学系唐正东教授担任
主编。学会理事、南京大学
哲学系教授周嘉昕和南京大
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赵立具
体完成了入选论文的辑录、
编排、初审工作。经主编审
定之后,他们进一步完成了
文字的全部摘编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
究》的编辑出版是学会建设
的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是大
家共同的事业,希望得到学
会广大会员的关心和支持。
学会也将投入精力和适当财
力把它办好。借此机会,我
们向给予《马克思主义哲学
史研究》出版以大力支持的
人民出版社表达诚挚的谢意
!向人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