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家精神(求实篇)/科学家精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科学家精神·求实篇》以“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为主题,记述了32位科学家生动感人的求实事迹,力图挖掘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迷信学术权威的求实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为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不懈努力。
目录
丁颖 一生求真务实的“谷种佬”
竺可桢 求是精神的笃行者
侯德榜 潜心钻研 开创我国制碱新纪元
梁思成 探寻中国古建筑的学子、君子、赤子
张钰哲 紫金山天文台的追星人
童第周 水滴石穿 不断攀登生物学高峰
吴学周 锲而不舍 潜心分子光谱研究
马大猷 严谨求实做科研 勇于担当对社会
吴征镒 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
刘东生 第四纪科学与黄土科学领路者
林兰英 一往无前 专注半导体研究
关肇直 攻克难题 引领系统控制发展
谢家麟 迎难而上的粒子加速器开拓者
洪朝生 求真务实的学者风范
邹承鲁 学术泰斗 学风典范
夏培肃 甘做中国计算机基石
朱光亚 严谨求实 行稳致远
蒋锡夔 唯实求真的有机化学家
陈俊武 精益求精 开创催化裂化新方法
鲜学福 攻坚克难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侯云德 足履实地“斗”病毒
王元 严谨论证显数学魅力
曾庆存 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闵乃本 在晶体研究中上下求索
张弥曼 揭开古生物生命起源秘密
钟南山 济危世敢诤言的抗疫英雄
汪品先 探究深海大洋的科学真理
刘永坦 为祖国筑起“海防长城”
杜祥琬 求实创新 为国奉献
张伯礼 中医药事业的中流砥柱
李登海 痴迷育种研究 走中国高产玉米之路
姚檀栋 揭开“第三极”环境变化之谜
郑明光 知难而上 核电报国
高宗余 架起跨越天堑的中国桥
序言
我国科学家是充满理想
和献身精神、具有优良传统
的群体。长期以来,一代又
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
主义情怀,以忠诚和担当、
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
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
册的重大贡献,铸就了“两
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光照
千秋的精神丰碑,展现了高
尚人格风范和优良作风学风

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
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提出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
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
置,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
国的伟大征程。伟大的事业
需要伟大的精神。面对新形
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
院及时决策部署,中办国办
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
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的意见》,在继承发扬我国
科技界优秀传统和进一步凝
练升华宝贵精神基础上,以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
协同、育人为核心,系统概
括阐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全面提出加强作风和学风建
设的工作部署,对筑牢科技
界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基
础,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
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
的长征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
持党的领导。要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科
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于学
风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引
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提高政治
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
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确保
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深
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实
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
丰富,汲取了世界科技文明
的精髓,吸收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精华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要义,把胸怀祖
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
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
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
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
精神融为一体,既传承精神
血脉,又蕴涵时代特点,构
成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
内核。发之于中,必行于外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学家
创新进取的内在动力,优良
的科研作风学风是率先垂范
的外在表现。要把弘扬科学
家精神与作风学风建设有机
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突
出价值引领。要大力宣传科
学家榜样典范,把握主基调
,唱响主旋律,倡导科技报
国,倡导严谨求实,倡导潜
心钻研,倡导理性质疑,倡
导学术民主,发挥示范带动
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科研
人员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
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
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
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引领全社会尊重科学、
投身科学,凝聚起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
持久久为功。要进一步深化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突破不
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
长规律的制度藩篱,正确发
挥评价引导作用,为科技工
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
供良好政策保障。要坚守诚
信底线,严守科研伦理规范
,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
和“圈子”文化.营造风清气
正的科研环境。要加大科学
家精神宣传力度,创新宣传
方式,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
报国故事,让科学家成为年
青一代的偶像,在全社会形
成热爱科学、尊崇创新的氛
围。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推动科技界树立优良作风
学风,做好《关于进一步弘
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
风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
工作,科技部组织编辑出版
了《科学家精神》丛书,从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
协同、育人等方面,讲述新
中国成立70年来为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
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先进
事迹,生动展示他们科学报
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
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
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帮助广大
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青
少年进一步理解新时代科学
家精神深刻内涵,激励大家
以这些科学家为楷模,为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2020年4月
导语
本书围绕“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主题,在中国科技史学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和科学家所在单位、传记作者、身边工作人员等帮助下,突出科学家事迹专业深度的挖掘,努力增强科学性,记述了34位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求真探索的生动故事。他们有的情系大地,几十年如一日培育良种;有的细致入微,保障重大工程实施万无一失;有的临危受命,用中西医结合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本书力图通过科学家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事迹,展现我国科学家始终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的优秀品质。
精彩页
丁颖
一生求真务实的“谷种佬”
丁颖(1888年11月-1964年10月),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稻种的起源、演变、分类及稻作区域划分、水稻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研究。首次将野生稻抗御恶劣环境的种质转育到栽培稻种中,育成的“中山1号”在生产上应用达半个世纪。创立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丁颖一生践行“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的铮铮誓言,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为了摸准水稻的“脾气”,他坚持赤脚下田,被农民们称为“谷种佬”。他通过杂交育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通过深入论证,澄清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印度”的武断定论。
矢志农科 忍辱求学
1924年,一艘巨轮从日本东京湾缓缓驶向中国的海岸线,36岁的丁颖刚刚在日本顶尖的东京帝国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学位,他倚着栏杆,对着碧波万顷的大海默默出神,曲折的求学经历不禁浮现眼前。
1888年,丁颖出生在广东高州的一个普通农家。父亲深悟没文化是穷人倍受欺凌的根源,于是借债供他读书。读私塾时,每次回家放牛,他总不忘挟上一本书。有一次他读书太过入神,老牛偷偷溜进稻田齐刷刷地“剃”光了一大片秧苗。尽管父亲为此给人赔了不少不是,可他仍然改不了放牛读书的习惯。于是他把牛绳接得长长的,继续在放牛时读了许多书。
1909年,丁颖以全优的成绩从高州中学毕业。这一年,清廷诏谕“预备立宪、维新图治”,中国自建的京张铁路通车,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霍元甲在上海创建“精武体操会”……像所有身处时代洪流的年轻人一样,他苦苦思索着救国之路。毕业典礼上,他对同学们说:“诸君,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在优等生趋之若鹜报考文法商科的年代,他的抉择虽然语惊四座,但并非一时兴起。彼时的清朝已经日薄西山,广东地区由于人口骤增、农业落后,每年严重倚赖进口洋米。尽管深知学农务农的艰苦,但他早已笃定了农业救国的志向。
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农业大学,经反复权衡,丁颖报考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博物科。1911年,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朝野上下也形成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丁颖一心想要学习日本的先进知识,带着“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的理想,他考取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1914年,他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完成预科学习后回国,同年9月又考取熊本第五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在日本,丁颖无暇欣赏富土山的雪景和飞舞的樱花,他时常想起祖国的哀鸿遍野、赤地千里,想起人民的衣衫褴褛、啼饥号寒,他把自己深深埋进书堆,钉在实验室,苦学潜修,渴望早日学成回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丁颖怀着满腔的怒火参加了留学生的爱国游行活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万分痛恨日本军国主义,但岛国的先进技术又令他如饥似渴,不得已忍辱求学。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丁颖在日本一天也待不下了,在1919年6月毅然辍学回国。
回国后,丁颖先后在高州中学和高州农校任教,后来又担任了广东省教育厅的“督学”。督学的任务就是到各县乡了解教育情况,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教育界尤其是政客们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他发现,改革社会远非少数人力所能及,教书或当个小职员于救国无补。
1921年,33岁的丁颖再次考取公费留学机会,第三次到日本专攻农艺。在东京帝国大学,他是唯一攻读农科的中国留学生。有人讥讽他:“上粪种地,愚不可及,何须留洋?”也有好心的同学劝他:“丁君,研究农业又苦又累,受一辈子穷,有何出路?改学别科吧!”每次他都笑着回答:“我是专门来学种水稻的。要不,我就不会第三次漂洋过海来日本了。”
一只海鸥飞过,嘹亮的嘶鸣打断了思绪,丁颖不禁握紧了双拳,踌躇满志地望向祖国的方向。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