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学家精神(育人篇)/科学家精神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科学家精神·育人篇》以“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主题,记述了33位科学家生动感人的育人事迹,力图挖掘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的育人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为攻克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不懈努力。
目录
梁希 中国林业教育的奠基人
熊庆来 学术救国 恭敬桑梓
金善宝 一“麦”相承的金色人生
杨石先 学者楷模 人之师表
潘承孝 世纪学人 一代师表
吴有训 重才善教 以德服众
叶企孙 培育大师的大师
严济慈 严慈相济 育创新英才
赵忠尧 课堂学习和科研实践并举
周培源 立德树人 孜孜不倦
苏步青 数学丰碑 教育巨擘
魏寿昆 一生最爱的称谓:教师
华罗庚 数学大师的治学瑰宝
钱学森 集大成得智慧
钱伟长 丹心热血沃新苗
李国豪 矢志桥梁 心系教育
钱三强 两弹元勋 育人巨匠
范绪箕 百岁大家的航空报国梦
裘法祖 中国外科大师的三会三知
唐敖庆 诲人不倦的化学人生
沈元 乐栽大木擎蓝天
史绍熙 兴学强国振科工,产学研用开拓者
申泮文 老骥伏枥 躬耕教育
徐光宪 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
谢希德 大音希声,德育英才
谷超豪 乐育英才是夙愿
周尧和 “从严、重导、求新”的治学者
童秉纲 教书育人是我毕生的追求
涂铭旌 科教报国 精勤育人
金国藩 清华一甲子 桃李天下芳
宁津生 大地之星 育才不倦
张一伟 呕心沥血育英才 兴油报国终无悔
朱英国 “水稻院士”的农田课堂
序言
我国科学家是充满理想
和献身精神、具有优良传统
的群体。长期以来,一代又
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
主义情怀,以忠诚和担当、
智慧和才能、奉献和牺牲,
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
册的重大贡献,铸就了“两
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光照
千秋的精神丰碑,展现了高
尚人格风范和优良作风学风

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
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
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提出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
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
置,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
国的伟大征程。伟大的事业
需要伟大的精神。面对新形
势、新挑战,党中央、国务
院及时决策部署,中办国办
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
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的意见》,在继承发扬我国
科技界优秀传统和进一步凝
练升华宝贵精神基础上,以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
协同、育人为核心,系统概
括阐释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全面提出加强作风和学风建
设的工作部署,对筑牢科技
界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基
础,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
作者接力精神火炬,奋进新
的长征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
持党的领导。要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科
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于学
风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引
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提高政治
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
穿到科技工作全过程,确保
沿着正确方向砥砺前行。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深
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实
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
丰富,汲取了世界科技文明
的精髓,吸收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精华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要义,把胸怀祖
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
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
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
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
精神融为一体,既传承精神
血脉,又蕴涵时代特点,构
成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
内核。发之于中,必行于外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学家
创新进取的内在动力,优良
的科研作风学风是率先垂范
的外在表现。要把弘扬科学
家精神与作风学风建设有机
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突
出价值引领。要大力宣传科
学家榜样典范,把握主基调
,唱响主旋律,倡导科技报
国,倡导严谨求实,倡导潜
心钻研,倡导理性质疑,倡
导学术民主,发挥示范带动
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科研
人员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
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
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
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引领全社会尊重科学、
投身科学,凝聚起建设世界
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坚
持久久为功。要进一步深化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突破不
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
长规律的制度藩篱,正确发
挥评价引导作用,为科技工
作者潜心科研、拼搏创新提
供良好政策保障。要坚守诚
信底线,严守科研伦理规范
,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
和“圈子”文化,营造风清气
正的科研环境。要加大科学
家精神宣传力度,创新宣传
方式,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
报国故事,让科学家成为年
青一代的偶像,在全社会形
成热爱科学、尊崇创新的氛
围。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推动科技界树立优良作风
学风,做好《关于进一步弘
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
风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
工作,科技部组织编辑出版
了《科学家精神》丛书,从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
协同、育人等方面,讲述新
中国成立70年来为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
突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先进
事迹,生动展示他们科学报
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
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
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帮助广大
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青
少年进一步理解新时代科学
家精神深刻内涵,激励大家
以这些科学家为楷模,为建
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2020年4月
导语
本书围绕“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主题,在中国科技史学会、“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和科学家所在单位、传记作者、身边工作人员等帮助下,突出科学家事迹专业深度的挖掘,努力增强科学性,记述了33位科学家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教书育人的生动事迹。他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慧眼识才用才的伯乐之能,传帮带的育才之举,甘当“铺路石”的助才之情,以及在创办高校、科研院所和开拓新学科等方面的坚实行动,展现我国科学家育人聚智、薪火相传的优秀品质。
精彩页
梁希
中国林业教育的奠基人
梁希(1883年12月-1958年12月),林学家、林业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林学和林业事业的杰出开拓者,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亲自深入调研,领导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长期从事松树采脂、樟脑制造、桐油抽提、木材干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学科。
梁希从事林业教育与科研工作30余年,坚持教育与科研结合,科研与育人结合,在林业人才培养、林业科学研究、推动林产化工学科建设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及领导新中国林业教育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林业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林业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师表,永远值得尊敬。
从武备救国到科学救国,走上教书育人之路
1883年,梁希出生于浙江湖州。梁家是湖州望族,梁希的祖父、父亲、兄长在科举考试中均有建树。在家学的熏陶下,梁希自幼就有“神童”“两浙才子”的美誉,16岁即考中秀才。如果岁月静好,梁希的人生大致是沿着读书一科举一做官的途径发展。但是,19世纪末,是中华的多事之秋,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应对政策让局势越来越恶化。梁希不再安心于书斋,少年常在心头的思考是:“国家如此,我该怎么办?” 1905年,梁希告别家乡,考上了浙江武备学堂。他的目的是用枪杆子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祖国。在武备学堂,梁希视野大开,他感受到了时代的巨变。1906年,因成绩优秀,梁希被清政府资送到日本留学。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1907年,梁希考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这一年,梁希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他的追求。
1911年,革命党人在中华大地上频频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梁希毅然中断在日本的学业,回国成为革命军军官,从事新军训练,不料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梁希所在的新军被裁编,一夜间他武备救国的理想破灭。1912年年底,梁希再次赴日,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选择攻读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1916年毕业回国,就职于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从此开始了为林业教育和科研事业奉献一切的壮丽人生。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是我国最早设立林科的高等院校,梁希在农专教学7年,讲授“森林利用”“林产制造”“森林工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早期的林业人才。梁希渴求新知,当他了解到德国在林产化学和木材研究方面的先进性之后,于1923年自费赴德国留学,在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和木材防腐学,历时4年。回国后,他先后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森林系主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1933-1949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首任林垦部部长。 潜心教学 致力于林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作为教育家,梁希非常重视教材编写,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为了便于教学更新,他不愿将教材出版发行,总是一次次修改补充,使其日臻完善。他所编写的《林产制造化学讲义》内容丰富,突出论述了以森林副产物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制成各种物质的工艺技术。当时经费困难,学生不能到生产现场参观学习,他所编写的《林产制造化学讲义》《森林利用学讲义》,附上了很多示意图,让学生读讲义时就如临现场,对生产实践的全过程有了较好的了解。
梁希的授课方式严谨细致,处处从学生的接受效果出发。他不仅先让学生预习讲义,而且自己在每次讲课前都进行备课。为了少占课堂授课时间,他经常把较复杂的化学构造式、生产流程或设备示意图等先在黑板上画好,而且力求准确和逼真。时隔多年,学生们都还记得梁希工整的板书,一笔一画,如同毛笔楷书。梁希上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提纲挈领地讲解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让学生掌握要领后自修领会。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