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清河实验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李强//王拓涵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仕廉先生在今北京西北郊外清河镇开展了乡村建设实验,命名为“清河实验”。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北京,清河实验被迫中断。2014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强,带领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北京北五环外的清河地区进行社会学社区研究,探索与实验社区治理,这就是“新清河实验”。新清河实验通过深入社区,探索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从社会学的学理角度形成了一系列颇有价值的思考。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社区研究的社会学意义
第二章 社会学在社区治理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新清河实验概述
第四章 新清河实验与社区社会力量
第五章 基层组织改革实验
第六章 社会组织培育实验
第七章 社区空间规划实验
第八章 社区民生保障实验
第九章 老旧小区改造实验
第十章 “改变市场失灵”与物业管理提升实验
第十一章 “科技支撑”与大数据社会治理实验
第十二章 社区碎片化困境及其对策
第十三章 社区中的集体消费
第十四章 社区中的自发商业
第十五章 社区居委会的功能与角色
第十六章 社区中的阶层认同
第十七章 后单位制社区中的秩序重构
第十八章 新清河实验中的城中村治理
第十九章 清河地区的文化建设
第二十章 “幸福社区”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十一章 新清河实验的学术探讨与小结
附录 老清河实验回顾
序言
序 言
从学术的角度看,本书属于社会学的社区
研究。笔者以为,社
区研究是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根基。
笔者最初接触社会学是在
20世纪70年代末,那时候,笔者正在中国
人民大学读大学本科,当
时,中国人民大学还没有社会学专业。
1985年,笔者研究生毕业,
入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由此开
始了专职的社会学研究与
教学。从事专职的社会学研究以后,笔者
在全国各地做过很多调查
研究,多数研究都属于社区研究。社会学
将社区视为一个小的社会,
我们知道,“社会”概念太大,研究起来
往往没有“抓手”,而社区
研究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好“抓手”。
笔者从最初接触到社会学学科,到后来又
专职从事社会学研究,
算起来也有大约四十年时间了,子曰四十
而不惑,与之类比,也就
是到了这个时间段,应该对社会学有了比
较稳定的理解和把握。笔
者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时候,历来非常重
视三点。第一,社会学是
一门经世致用之学,中国社会学者研究社
会学,最终还是要应用到
中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来,要
十分重视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诸多社会问题的研究。笔者主编的教材
《应用社会学》又重新修
订,出了第三版,也是为了突出社会学的
应用特征。第二,非常重
视社会调查、田野调查、一线调查。社会
是极其复杂的,对于社会
的深入研究如果仅仅依靠文献资料和二手
得来的数据等,显然是不
行的。当然,全国规模的一线社会调查、
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确
实也有很多问题,往往耗费巨大资金、人
力和物力。现在很多调查
越来越难,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
中国城市里做居民抽样入
户调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而今天全国规
模的城市居民抽样入户调
查已经十分困难了。当然,社会调查也有
多种手段,本书所研究的
“新清河实验”,由于与当地管理者、当
地居民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
系,很多基层调查也就进行得比较顺利。
第三,笔者特别强调社会
学的研究应该以社区研究为基础,社区就
是在一定的空间领域里生
活、工作的人群的共同体。社会学将社区
视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
规模的社会,将小的社会、中等规模的社
会搞清楚了,大大有利于
我们理解整体的社会。以上强调的三个重
点,在本书《新清河实验》
中都会具体展现。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清河实验”的名称
不是笔者发明的,社会
学历史上的“清河实验”可以追溯至20世
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当
时的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仕廉先生在北平
西北郊外清河镇开展了乡
村建设实验,命名为“清河实验”。1937
年,由于日本军队占领北平,
老一代的清河实验就此中断。而本书命名
为“新清河实验”,所讲述
的则是自2014年起至今,笔者所带领的清
华大学研究团队在北京北
五环外的清河地区(更准确地说是北京海
淀区清河街道所辖区域)
所做的社会学社区研究和社区治理的探索
与实验。
在老清河实验中断后的七十多年时间里,
清河地区已经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今日之清河已非昨日之
清河。特别是改革开放
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社区发生了巨大
的变迁,而这些变迁几乎
都可以在清河找到踪影。清河作为城乡接
合部,已经没有了农田,
成为了北京市城区的一部分,其内部发展
也十分不均衡,出现了多
种复杂的空间类型,既有高大上的、华丽
的中产社区,也有明显衰
落的老旧小区,甚至还有没有转成城市体
制的农村、农村社区和
“城中村”,其中还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当
地居民,而这些恰恰可以看
作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迁的缩影。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
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所遇到的社会问题,
在清河地区都可以找到踪
迹。对于这些变化和社会问题,社会学者
特别强调,只有通过深入
的、采用多种社会学方法的社区研究才能
够正确认识。
说起“新清河实验”的初起,就不能不提
到笔者的博士后王拓
涵博士的贡献,当时她到清华大学社会学
系来做博士后,主动要求
到清河街道基层去调查和实践。笔者联系
了当地的党政组织,北京
市海淀区时任区委书记隋振江以及其他领
导同志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和支持。后来,笔者带领的清华大学社会
学系新清河实验团队不断
开拓社区实践的内容与领域。实验团队骨
干包括肖林副研究员、常
宇博士、于建明副研究员、王拓涵博士后
、谈小燕博士后、陈孟萍
博士、史玲玲博士、葛天任博士、郑路长
聘副教授、何晓斌副教授、
杨艳文博士、万一老师、赵丽鹏博士、赵
娜博士、韩巍硕士、罗家
德教授、刘精明教授,以及笔者与清华大
学建筑学院合作指导过的
刘佳燕副教授、陈宇琳副教授等,清华大
学的很多学生也参加过多
导语
如何展开基层调查研究?如何破解基层工作困局?从实验到实践,从问卷到答卷,清华大学专业团队深入社区工作近十年,
在实验中求索解决基层治理问题的方法。新清河实验为基层调研提供了一份参考范例
精彩页
新清河实验概述
如前言中笔者所述,新清河实验不同于历史上的清河实验,是
当今社会学者在北京的清河地区进行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治理、社会
发展研究相结合的社会学的社会参与实验,也称作“社区干预实
验”。什么是社会学的社会参与实验呢?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30年
代的欧洲,当时,欧洲正处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社会
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卡尔·马克思、涂尔干、马克斯·韦伯,都以
欧洲的社会转型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实验场。社会学传到美国以后,
具有很强社会实践色彩的罗伯特·帕克所带领的芝加哥学派团队的
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参与实验。社会学传入
中国,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
步要晚一些,民国初年,可以视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起步期,当年,
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许多老一代社会学家都积极参与到中国现代
化转型的事业中来,包括陶孟和、李景汉、杨开道、许仕廉、晏阳
初、梁漱溟等学者的社会调查、乡村建设实验,都可以视为早期中
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社会实验。
在这些社会学的社区实验中,就包括“清河实验”。历史上,最
早的清河实验是老一代社会学家杨开道、许仕廉等于1928年开创的,
当时,北平西北部的清河地区还是农村地区,所以,当时实验的主
要内容是乡村建设,后来由于日军占领北平,历史上的“清河实验”
就中断了。笔者所带领的清华大学研究团队,于2014年又重新开启
了“新清河实验”。今日之清河已非昨日之清河,今日之清河已经变
为城市社区和城乡接合部了。目前,清河由29个社区居委会组成,
也还有城中村社区,社区类型极其复杂,可以视为中国城乡社区演
变的一个缩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方面,目前突出问题是社
会发育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不足,所以,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激发社会活力。自2014年初起,新清河实验团队开展了对清河地区
的田野调查、理论构想、样本选择及实验设计,涵盖了社会再组织
和社区提升两大主题,具体分为基层组织改革实验、社会组织实验、
社区空间规划实验、民生保障实验四方面内容。基层组织改革实验,
即通过增设“议事委员”来增强原有社区居委会的社会代表性、社
会自治能力、社会活力和服务居民的能力。社会组织实验重在通过
运营社会组织“社区提升中心”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空
间规划实验重点在推进地区公共空间的参与式规划,综合考虑社区
特征、居民需求和可利用空间资源等现状条件,设计地区性多功能
百姓生活文化活动中心,创新社区生活文化服务中心运营模式。民
生保障实验重点在于创新社区互助居家养老模式,对社区老人,尤
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需求分析,制
定相应支持策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