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药物的全部属性寓于分子结构之中,构建化学结构是新药创制的最重要环节。本书选择32种源自天然活性物质的成功药物,从公开发表的文章和专利中,以药物化学视角解析结构的演化历程,使读者深化对药物化学原理的理解,在活用这些原理和原则的叙事中,掌握知识和技巧,温故知新。所选32个范例分为源于植物的天然药物,源于微生物的天然药物,源于动物、内源物和维生素的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四部分,介绍成功药物的研制轨迹,揭示其化学内涵。 本书可作为药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创新药物从业者和从事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的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郭宗儒,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药学学报》副主编。长期从事药物分子设计和化学合成研究工作,将知识价值链理念引入新药的创制,在药物分子设计中,以分子的多样性、互补性、相似性和整合性指导新药的设计,体现在将传统药物化学原理与结构生物学、计算化学和分子模拟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相结合,既考虑药物分子与受体作用的微观特征,又注重药物在整体作用的宏观行为,取得了有成效的结果,研制出国家一类创新药物艾瑞昔布并获批上市。根据研究经验和体会,独著的《药物化学总论》《药物分子设计》《药物设计策略》被称作药物化学界的三部曲。近年来,又编写出版了《药物创制范例简析》《药物化学专论》等书,为我国新药的发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I 源于植物的天然药物 01 柳树皮—水杨苷—水杨酸—阿司匹林 02 山羊豆—亚烷二胍—二甲双胍 03 颠茄—莨菪碱—塞托溴铵 04 颠茄—莨菪碱—止痛药 05 罂粟—阿片—吗啡—中枢镇痛药 06 阿米芹—凯林—胺碘酮 07 阿米芹—凯林—色甘酸钠 08 金鸡纳—奎宁—合成的抗疟药 09 五味子—五味子丙素—联苯双酯—双环醇 10 当归芦荟丸—青黛—靛玉红—甲异靛 11 黄花蒿—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12 短叶红豆杉—紫杉醇—多西他赛—卡巴他赛 13 苹果皮—根皮苷—卡格列净—列净类降糖药 14 澳洲Galbulimima baccata—喜巴辛—沃拉帕沙 Ⅱ 源于微生物的天然药物 15 红色链丝菌—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泰利霉素 16 金色链丝菌—四环素—替加环素和依拉环素 17 桔青霉—美伐他汀—洛伐他汀—他汀类药物 18 冬虫夏草—多球壳菌素—芬戈莫德 19 冈田软海绵—软海绵素B—艾日布林 20 葡萄孢链霉菌—星孢菌素—米哚妥林 21 纤维堆囊菌—埃博霉素—伊沙匹隆—沙戈匹隆 22 东方链霉菌—万古霉素—万星药物 23 构巢曲霉菌—棘白菌素B—卡泊芬净等药物 Ⅲ 源于动物、内源物和维生素的药物 24 四氢叶酸—甲氨蝶呤—培美曲塞 25 维A酸—他米巴罗汀和贝沙罗汀 26 内啡肽—依卢多林 27 胰高血糖素样肽-1—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 28 长效降血糖药物塞马鲁肽的研制 29 GIP和GLP-1—替尔泊肽 30 鹅去氧胆酸—奥贝胆酸 31 雌二醇—氟维司群 Ⅳ 抗体偶联药物 32 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