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素书》使张良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王者之师,他帮助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王朝。一本书点醒了一个普通人,这个人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就是《素书》的无穷威力。 作者简介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别称“圯上老人”,秦汉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军事家。《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于东海下邳。后世流传有《黄石公三略》《太公兵法》《雕刻天书》等书,是否由黄石公所出还有待考证。 目录 前言 原始章 正道章第二 求人之志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义章第五 安礼章第六 后记 序言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 传统文化典籍中,这本宣 扬处世智慧、人生韬略的 著作可谓独树一帜,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 《素书》全书共有六章 ,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二 百六十个字,字字珠玑, 句句精华,可以说是一本 语录体智慧经典,被民间 视为奇书、天书,而历代 贤士谋臣、名士高人皆奉 其为不外传的谋略秘籍和 成就伟业的指南。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颇 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史 记·留侯世家》曾记载:秦 朝末年,举国大兴土木, 。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 逃亡至东海下邳。一日, 张良在下邳的一座桥上碰 到一个奇怪的老人。他故 意把鞋脱下,丢到了桥底 ,然后傲慢地命张良去捡 。张良忍住心中不满,替 他把鞋捡了上来。不承想 ,老人倨傲地抬起脚,命 张良给他穿上。张良很气 愤,但还是强压怒火,帮 他穿好鞋。老人站起来竟 然仰面长笑而去。走出百 米后,又折返回桥上,对 张良赞叹说:“孺子可教也 。”并约张良五天后的凌晨 再到桥头相见。 之后,老人对张良行了 几番考验括气度、胸怀、 勤奋度、耐受力等方面。 老人对张良很满意,将一 卷书赠予他。张良得此书 后日夜研读,慢慢体悟到 其中的大智慧,后加以灵 活运用,终辅佐刘邦破秦 兵、灭项羽,建立了不。 这个老人便是黄石公,这 本书便是《素书》。 这本书一直伴有传奇的 色彩。张良死后,《素书 》随同下葬。直到西晋末 年,天下大乱,张良的慕 被盗,盗墓人发现了这本 书。书上有一诚言:“不许 传于不道、不神、不圣、 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 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 其殃。”此后,该书才真正 流传于世。 《素书》句句蔬言、精 彩绝伦,语言凝练,内涵 丰富,有对社会纷纭万象 的深刻体察,有对人性的 细微观察和分析,有对事 态变化的把握,有对利害 祸福的剖析,有掌控形势 的斗争谋略,有治国安邦 的对策,有修身养性、为 人处世的指点,等等。 《素书》原著论点鲜明 ,却无论证,个中道理全 在乎读者自己的体悟。为 了方便大众阅读,我们对 原著做了详尽考证、注释 、翻译,使文字流畅,译 文简洁明了。为了更好地 理解原著,又在每句原文 后都加了宋徽宗时期宰相 张商英和清代王氏的批注 (书中简称:张氏、王氏 )。同时,紧扣原著思想 内核,结合现实生活,以 独到的视野和朴素的笔调 ,对原行了生动深入的精 彩解读,从为人处世、人 际交往、工作态度、企业 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切 入,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思 考问题的路径和切实可行 的建议。其中,每一次提 点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读来如醍酬灌顶,是一 部难得的帮助人们走出生 活与工作困惑的精品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