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是20世纪杰出的葡萄牙语诗人,他传奇的创造实践持续地引发着世界文学界的惊叹。耶鲁学派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此人在幻想创作上超过了博尔赫斯的所有作品”,俄国语言学家、诗学家罗曼·雅各布森说:“费尔南多·佩索阿应当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大艺术家相提并论,如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乔伊斯、布拉克、赫列布尼科夫、勒·柯布西耶,因为费尔南多·佩索阿集这些伟大艺术家的特点于一身。” 佩索阿一生创造了70多个异名者和半异名者,每个异名者有不同的身世、面貌、性格、职业,在他们的名下诞生出风格迥异的诗文作品。阿尔贝托·卡埃罗(Alberto Caeiro)是佩索阿最重要的异名者之一。他1889年出生在里斯本,此后蛰居乡间,26岁时因肺结核早逝。他体格羸弱,有一双湛蓝的眼睛和平静的希腊式前额,声音如河流般清澈。卡埃罗没有职业,也没受过什么教育,是天生的诗人与哲学家。 他写一种舒缓、放松的自由体诗,当中洗尽知识、观念和情感的雾障,以孩童之眼打量万物,见出一个静穆、可爱而透彻的自然。 卡埃罗的生存哲学是以感觉代替思考。对他而言,“思考一朵花便是凝望她与嗅到她,尝一只水果便是领略它的意义。” 《诞生在世界的新奇中》分为《牧羊人》组诗、《恋爱中的牧羊人》组诗和《散佚的诗篇》三部分,收录了归于卡埃罗名下的所有重要诗篇。透过它们,可以触摸到佩索阿诗学宇宙中高贵而单纯的一维。 序言 费尔南多·安东尼奥·诺格拉·佩索阿(Fernando António Nogueira Pessoa)是20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语 诗人。在葡萄牙,人们将他与民族史诗《卢济塔尼亚人 之歌》的作者路易斯·德·卡蒙斯相提并论,称他为“ 现代的卡蒙斯”。极富影响力的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 ·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把他叫作“令人惊奇的葡萄 牙语诗人”,“此人在幻想创作上超过了博尔赫斯的所 有作品”。俄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也说: “费尔南多·佩索阿应当与八十年代的大艺术家相提并 论,如斯特拉文斯基、毕加索、乔伊斯、布拉克、赫列 布尼科夫、勒·柯布西耶,因为费尔南多·佩索阿集这 些伟大艺术家的特点于一身。”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年出生于里斯本。7岁丧父 ,后跟随母亲的改嫁远赴南非。他最初也是决定性的教 育接受自南非的英文学校,最早的作品也用英文写成。 佩索阿17岁那年带着复兴葡萄牙文学的雄心回到里斯本 。他本打算在里斯本大学学习文学,但很快辍学并利用 双语优势谋到了一份为公司写外文信函的固定差事,一 生以此为业。 在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以外,佩索阿更重要的身份, 则是诗人、刊物编辑、文学运动的发起者、追随者众的 20世纪早期葡萄牙现代主义诗坛领袖。在20世纪前三十 年,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在西方世界风起云涌,葡萄牙诗 坛也受到先锋理念的影响与感召。佩索阿曾创办杂志《 俄耳甫斯》(Orpheu),作为他发明的流派“感受主义 ”(Sensacionismo)、“交叉主义”(Intersec? ionismo)的阵地。《俄耳甫斯》被迫停刊后,佩索阿 又为《未来主义的葡萄牙》(Portugual Futurista) 等文学刊物担任编辑、撰稿。他还办过一份商业杂志, 写过一份宣扬君主制的小册子。 但佩索阿远非未来主义领袖马里内蒂那样的行动家 ,更是一个躲在书斋里发明、计划和虚构的大师。《未 来主义的葡萄牙》停刊之后,佩索阿基本退出了葡萄牙 诗坛的现代主义运动,写作也向强调“对感受力的意识 ”的个人诗学回归。他的后期诗歌贯彻了最初的理想: 朦胧、精确、复杂。同时,一个主题开始反复出现:主 体的分裂——从“我”的当中分离出很多人,“我”不 是我自己,永远是另一个。佩索阿生前只发表了包括组 诗《牧羊人》在内的少部分诗作,出版了葡语诗集《使 命》和另一部英语诗集。1935年,当年仅47岁的诗人因 肝病恶化去世,人们在他的抽屉里发现无数纸片,除诗 歌外,还有评论、随笔、运动宣言,以及其他未竟的写 作、出版、编辑计划,显示出一个“略小于整个宇宙” 的心灵的全部浩瀚。 在其短暂的一生里,费尔南多·佩索阿创造了七十 二个异名者和半异名者。这些虚构的角色,有图书管理 员、公司职员、医生、机械工程师、哲学家、占星术士 ……他们写诗、戏剧、小说、散文,也写各类政治、社 会、宗教及文学类评论,他们构成了独属于佩索阿的宏 丽的二次元宇宙。佩索阿曾说:“多样性是丰产的唯一 借口。没人有理由写二十本书,除非他能写得像二十个 不同的人。” 这也正是他卓然有别于其他现代主义诗 人的地方——他创造了诗人而并非仅仅创造了诗。 阿尔贝托·卡埃罗(Alberto Caeiro)的到来是 佩索阿自我探索旅程中神启式的时刻。1914年3月8日, 毫无征兆地,佩索阿走到一张高桌前,抓起纸笔开始写 诗。“我在一种难以描述的迷狂中写了30首诗。这是我 一生中的凯旋日。再也不会有那样一天。我从一个标题 ——《牧羊人》开始。然后就像是某人的神灵进入了我 ,我立即给了他一个名字——阿尔贝托·卡埃罗。…… ”佩索阿完全为崭新的创造力所激动,拜倒在这位虚构 的诗人脚下,“我的主人已经向我显形。” 组诗《牧羊人》(O Guardador de Rebanhos)毫 无疑问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它以舒展、放松的自由诗体 写成,拥有单纯的音调、明晰的意象和出人意料的巧妙 修辞。 牧羊人(O Guardador)是诗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它指涉了至少三重身份:田园牧歌中的牧羊少年;诗 歌的虚拟作者阿尔贝托·卡埃罗;基督教隐喻里的“上 帝”,羊群是他的子民。卡埃罗是佩索阿诗学创造的中 心,被其他的异名者呼为大师和源泉。可牧羊人形象却 与传统的田园牧歌中的形象相悖,“我”并非爱恋中的 少年,而是居住在山巅的隐士,一个与工业文明相对立 的存在,自然制造的“人形动物”,“唯一一个自然的 诗人”。 《牧羊人》不是描写的诗歌,也不是抒情的诗歌, 而是分析的诗歌。它是流连山野间的牧羊人对自身存在 哲学的反复阐释和辨析。牧羊人是一个反对思考的思考 者,坚称花朵是花朵,石头是石头,树木是树木,自然 就是如其所示的自然——事物除了它们自身,什么也不 是。他以感受代替思考,“我思考以眼睛与耳朵,/以 手和脚,/以鼻子和唇”,“思考一朵花便是凝望她与 嗅到她/尝一只水果便是领略了她的意义”。 与一个孩童形象、总是在微笑和玩耍的基督同行, 是他作为诗人的日常。也因此,他的最微渺的目光也充 满了感觉 导语 作家出版社即将推出佩索阿诗选四卷,此为第一卷。四卷分别是“卡埃罗卷” “冈波斯卷”“雷耶斯卷”“佩索阿卷”,均由诗人、翻译家黄茜翻译。 精彩页 1 当我未曾拥有你 我爱自然如同一位沉静的修士爱基督…… 此刻我爱自然 如同一位沉静的修士爱圣母玛利亚, 以我的方式,虔诚地, 但更动人也更直接。 当我和你一起,穿过原野 走向河岸,我对河流看得更清楚; 坐在你身边凝望云朵 也更能体察细微…… 你不向我索要自然…… 也不为我改变自然…… 你将自然带到我的近旁。 因为你的存在,我更好地发现了自然,但那却是同一个自然; 因为你爱我,我以同样的方式爱自然,却爱得更多; 因为你选择了我拥有你和爱你, 我的双眼在万物上 停留得更久。 我不后悔从前的我, 因我依然如是。 我唯一后悔的是,从前未曾爱你。 1914.7.6 2 春夜,月亮高悬。 我想念着你,内心感到完整。 一阵轻柔的风奔过旷野抵达我。 我想念着你,低语你的名姓,而我不是我:我是幸福。 明天你将到来,和我一道漫步原野,采摘鲜花, 而我将与你漫步原野上,看着你采摘花朵。 我已看见你明日采摘鲜花,共我漫步在原野上, 但明日,当你到来,真正地共我漫步并采摘花朵, 这于我将是新奇和欢喜。 1914.7.6 3 我对香味发生了兴趣 因我此刻感觉到爱。 此前,我从未感兴趣于一朵花拥有芳香。 如今我感觉到花朵的香气,如目睹一件新鲜事物。 我当然知晓它们散发芬芳,正如知晓它们存在。 这些是从外部知晓的事实。 但此刻我知晓了,通过大脑后部的呼吸。 今天,花朵于我滋味鲜美,在一阵被嗅出的味道里。 今天,我有时醒来并闻到,先于观看。 193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