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一样的城市一样的世界/当代中国文学书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许锋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南方掠影、眺望北方、人生杂感、万象评弹四个部分,收录了千灯湖、南方的花、广佛地铁、一棵树、乡村外婆等精美散文。本书中的作品,于涓涓始流中显现闲情逸致、人情世故、慈悲尽善、隽永气息,呈现给读者一方本质、清新、静谧、怡然之天空,将睿智与思考的火石擦亮,引领读者走进人性至真至深至善至纯的心灵山泉。
作者简介
许锋,1971年生,甘肃兰州人。武汉大学硕士,一级作家、新闻传播学副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高层次管理人员。已出版《李章达评传》《陈启沅评传》《南海陈氏机器家族》《诗经趣语精编》《小城与大城》等20部作品。报告文学、散文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大公报》等。
目录
感悟城市(序)
南方掠影
佛山的清晨
一天
珞珈山的春天
流溪河的春天
千灯湖
里水
狮山听湖
南方的花
石湾的陶
黄杨河的晨
第三十七团
广佛地铁
蝴蝶飞来
归来兮,黄埔
澳门的街
澳门的心
在书院听书
禾雀花
童家湾的乡愁
镍都的花
酒泉三记
大湾区四季
大湾区的花
小城与大城
城市的高处
起地鲜
安置心灵
种一棵向日葵
开发区鞋匠
秋天的幸福
想象一间真正的书房
摇曳的南方之夏
在城市游击
岳阳楼上剪出的情绪
瘦西湖的雨
南方和北方的冬天
城里的星星
城市的菜地
村庄的语言
早起
老挑山工
城里的麻雀
自己的夜晚
听泉
回声
冬天里的事情
眺望北方
生存哲学二题
母亲的风景
一棵树
母亲的迁徙
母亲的炊烟
湖水从何而来
兴隆红叶情
外婆的“双城记”
乡村二题
阳光之舞
种田记
城乡的玩
冬天
乡村外婆
拯救父亲
禄家巷
兰州面食
牛肉面记
两个北方
北方的炕
雪中少林
函谷关下寻老子
江湖两艺人
凌晨4点
娘的幸福
人生的传奇
城市的舞蹈
火车钥匙
落差
命运
邮路·心路
大师、匠人、小丑
车夫
城里的小区
城里的人
城市这个“Word”文件
戏与入戏
城市的讲究
城与乡
城乡的名堂
城市和乡村的亲情
城乡杂感
人生杂感
父亲的声音
用一生去忧患
人生三调儿
你土不土
人生之悟
人生这杯茶
速览
寂寞
聒噪
悟性
偏执
固执
境遇
文雅
坎儿
老去
磨合
赖活
适应
大圈子
聪明人
年轻须磨
招摇是一种病
拥有的才是最宝贵的
与车同行
尊重工作
8小时是人生分水岭
石头也会暖热
内心的告诫
万象评弹
饭局上的意识形态
鸡头与凤尾
江湖上谁是老大
金龟银龟王八
阔的几种情形
“求”字新解
你的城府有多深
自觉
你肚子里有几条“蛔虫”
场面情面脸面
大医院
小医院
域名像个美人
网聊
程序
门倌儿的和蔼
靠门
操心
公家的
朋友的圈
空中的吃喝
假日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平常生活“小确幸”中的二元结构(跋)
序言
慼悟城市
杨闻宇
许锋小我28岁。步入老
境,我依然喜爱他质朴、清
新又耐人寻味的散文短章。
前些天,他忽然邀我为他的
这本新书写序,不好推辞,
我则不得不转换平素阅读时
的目光,尽量自其文字中寻
觅出一些不足——因为我知
道许锋深思、好学,若是一
路称许,未必就切合他的心
意。
3500字的《医院》一文
,似乎值得仔细推究。此文
集中地比较了小医院与大医
院的优劣差异,旨在说明“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
势”这一习见而朴素的生活
哲理。
进了大医院,你不知道
谁和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哪个是省长的太太、市长的
女儿、县长的老妈子,但医
生和护士知道,他们中的一
些人越来越知道谁得罪不起
,谁该小心伺候,谁可以狠
狠地宰一刀。
面对这等招牌烜赫、堂
而皇之的大医院,人们在崇
高媚上心理的支使下,摩肩
接踵,趋之若鹜;实际上,
小医院倒是藏龙卧虎,致力
于救死扶伤的所在。最后,
在现实中导致有的人“在小
医院能活,到大医院等死”
的尴尬局面。
这篇文章事出有因,是
许锋从其父大医院住过一周
,花费一万多元而不抵事,
后转至小医院一周,花销
1700多元反能捡得一条性
命的实践对比中形成的。我
觉得,这是一篇深入浅出且
又颇寓分量的文字。许父与
我是同辈人,在部队他为军
医,我是个文职人员。我的
身体现在也进入多事之秋了
,下一步如果必须进医院,
在医院大小的抉择上,可是
万万马虎不得的。本书的另
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节文
字:
父亲卧病在床时,神志
有时是昏迷的;偶尔醒来,
意识也很混乱。如同迷失方
向的野驼在浩瀚的荒漠里跌
跌撞撞。病魔就是他生命中
的一道坎儿,这道坎儿已经
挡住了他活下去的路。
上述情况,显然是发生
在大医院里。
此文下笔伊始,能不能
先从父亲曾为军医,转业地
方未能进大医院却进了县城
的小医院,且在小医院造福
桑梓,救过近百条人命写起
呢?而后,父亲因病,终于
是住进了大医院,谁能想到
,这位当年的军医竟被这“
有的人学艺不精,有的人医
德败坏”的大医院险些送进
了太平间。如果这样下笔写
开去,以父亲沧桑、坎坷的
经历为底色,大幅度洇染作
者的父子情愫,在理性认识
上点到为止,写人记事,注
重以动人的细节取胜,形成
的阅读效果会不会更上一层
楼呢?对于眼前的这篇文字
,挑剔地看,既不无庞杂凌
乱之嫌,似也含贬损大医院
之虞,无形中影响了抨击时
弊的力度与深度。文章千古
事,甘苦寸心知。这仅是我
的一孔之见,许锋那里也未
必认可。(注:根据杨闻宇
先生的意见,在作者对本书
书稿进行最后修订时,已将
《医院》一文重新修改,并
分为《大医院》《小医院》
两文。)
百篇文章里的《小城与
大城》——倘若将这五个字
设为命题作文,我写成之后
,恐怕要及格都难。而许锋
一杆笔经纬天地,又逶迤似
水,既宏观又细腻,以不动
声色的方式将世道变迁刻画
得简洁、周详而到位。因为
我在兰州待过多年,对许锋
当年刊于《人民日报》的《
兰州的桥》,一时爱不释手
——只因黄河奔涌,历史久
远,黄河铁桥风化剥蚀得厉
害,但重现于许锋笔底,活
色生香,在文学丛林中形成
的是另一道诱人的风景。现
在的新作《小城与大城》,
分明比当年的意蕴更胜一筹
:“在大城暂居的时间里,
身处闹市街头,目睹车水马
龙,感受摩肩接踵,嗅着仿
佛熟了的风里飘过的各国香
水的气息,耳膜被各种音乐
敲打,但目光所及之处,却
都是陌生的面孔和恍如隔世
一般的场景,心里的孤独就
像浑浊的河水一样溢得到处
都是。”繁华与质朴从古以
来就是对立的。如今的形势
是小城争先恐后地向大城迈
进、靠拢、看齐,可如此扰
攘的大城,说什么也不能与
“空气自然,人情淳朴”的小
城相提并论了。城市化固然
时髦,可这算是前进呢还是
在倒退?
在第四本书出版时,许
锋留下这样的话:“不管怎
样,我希望写得越来越好,
更多的读者会喜欢。哪怕其
中三五百字的一段——我是
用心在写的。”现在已经不
是读书的时代了,可许锋在
文学原野上痴心不改,坚持
不懈,依然是个执着而勤奋
的耕耘者。对这样的与我有
缘的年轻朋友,我乐意借此
写序的机会,交流心得,互
为砥砺。
2013年秋末写于青岛
导语
许锋的散文,写的多是当下,有鲜活的人与事,场与景,更有当下的感思体悟及判断。他长于描叙,时常见出小说家的功底,又有对世象背后的勘查,有学者深入究探的一面。许锋散文是美文一路,有时也见随笔的潇散,诗与思并美,文与事共舞。
后记
平常生活“小确幸”中的
二元结构——读许锋的散文
宋先红
许锋的散文没有铺张扬
厉、剑拔弩张,有的是和风
细雨、娓娓道来,它们也许
没有一针见血的深刻,却多
了人生的温馨和情趣。看山
游水的欣喜,种花观星的感
悟,冬日暖阳和夏天细雨的
思念,和女儿相处的幸福和
对父母的牵挂,对历史人事
的思考和对当下生活的关怀
……无不透露出作者对生活
超越庸常的近距离感受,几
多幸福、感念和体悟,这就
是村上春树所说的“小确幸”
吧?
没有什么文体比散文更
适合表达生活中的“小确幸”
了,因为“它是一种选材范
围广泛、注重抒写真实感受
、结构自由、篇幅简短、手
法多样、语言精练的文学体
裁”(余三定.文学概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200-201.)。许锋的
散文选材范围也是多种多样
的,有如《千灯湖》《里水
》《黄杨河的晨》《狮山听
湖》那样的写景散文,有《
乡村外婆》《开发区鞋匠》
那样的写人散文,有《南方
花市》《兰州面食》那样的
风俗散文,有《瘦西湖的雨
》《岳阳楼上剪出的情绪》
《雪中少林》那样的游记,
还有很多关于生活的杂感,
如《小城与大城》《戏与人
戏》《鸡头与凤尾》《寂寞
》《命运》等,以及生活中
的趣事,如《蝴蝶飞来》《
秋天的幸福》等。然而,当
我们在这些景与人、风俗与
游记、杂感和趣事中细细体
会许锋的种种另类“富足”时
——看见对美的欣喜,对故
乡人事的思念,对人生的种
种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许锋
散文中一种或显或隐的二元
结构。正是这种结构,成就
了许锋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也由此显示了他散文的张
力和深摩。
一、南方和北方
许锋是北方人,事业成
就在南方,所以他在南方的
写作中既立足在当下的南方
,却无时不在记挂着北方。
他在南方写着北方。故
乡是人类精神永恒的栖息地
,是人在旅途永不厌倦的思
念对象。许锋虽然生活和写
作在南方,但他的思绪想必
一次次飞越过鳞次栉比的楼
房和平静如镜的湖泊,回到
北方去打量曾经生活的故乡
。因为那里有给北方人带来
福气的炕,有对兰州城外的
游子是“奢望”的兰州拉面,
有曾经战马嘶鸣的秦王川,
还有他曾经居住过的、踏人
文坛的起点——禄家巷,更
有“像干打垒一般牢固”的、
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外婆和“
萦绕着我的路”“让人仰望与
呼吸”的“母亲的炊烟”。在
兰州兴隆山,他发现了城市
寻不到的红叶;在长城,他
见到了农民杨永福砸锅卖铁
垒起来的“美好的山谷”。所
有的这些,都成为许锋散文
《一棵树》的情绪和意象,
关于童年,关于母亲,关于
热望和乡愁。这棵树,永远
在他心底。
北方的山水风土是他笔
下南方山水的底纹和背景。
他的南方之夏是摇曳生姿的
,却“一点也不像北方。北
方的四季是分明的,该冷时
就冷了,该热时就热了。”
(《摇曳的南方之夏》)而
且这样的夏天里因为有“来
探亲的父亲”让北方更加鲜
明地衬托出南方夏天的特点
;他的千灯湖“聪颖、率真
、现代”,但他在雾霭蒙蒙
的湖畔行走时,还是很自然
地想起了北方天气的大起大
落;里水也比“西北我老家
的镇”大,坐在长条椅上静
静感受里水“惝恍迷离的光
影”时,还“瞬间就想起了母
亲”;即使在狮山听湖,格
外喜欢小家碧玉的湖时,也
忍不住拿“伟岸”的黄河来比
一比,形容南方湖多,居然
是“和北方的山丘一样多”!
湖上的雾是浓厚和沉闷的,
却“如同北方闹腾人的沙尘
暴”。甚至设想把在雾中穿
梭的情景移植到北方——“
该是令人惊讶得合不上嘴的
”。他赞叹广佛地铁,也会
想起“我的故乡至今没有地
铁”,还会向家乡的亲人炫
耀广佛地铁,和他们一起感
受乘坐地铁的“激动和不安”
,“因为故乡没有地铁,地
铁对故乡的人而言还是一件
新奇的东西,就像外地人到
了兰州,在金昌路或北滨河
路的某家牛肉面馆里看到真
正的牛肉面”。他对春节期
间的南方花市感到新鲜,因
为“北方的冬季简直就是花
花草草的苦难之旅”,所以
在进入花市“提前拾得了一
个春天”时,也想起了家乡“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禾雀
花本来长在广州东北部萝岗
区的天鹿湖森林公园里,但
是作者对它的认知还是冬天
大雪纷飞时的麻雀,还是北
方谷物丰收季节里的欢欣雀
跃。还有在狮山公寓用老兰
州人说的“起地鲜”包好吃的
饺子里,那份极为幸福的感
受里,怕也是满满的北方味
道吧。
许锋笔下南方和北方紧
紧地交织在一起。他无疑是
幸运的,空间的距离让他重
新打量起养育他的北方,读
懂它的风味和脾性,新客家
人的心理让他对南方充满新
鲜感和好奇心,细细品味它
的滋味和风情。所以,在《
南方和北方的冬天》里,他
一边走在大街上看南方冬天
“另外的景致”,一边在内心
里怀念北方冬天“窗外呼啸
的北风、偶尔门开时捎进来
的雪花、令人垂涎的肉香”
;他在《冬天》里一边幸福
地享受着南方的“树香、草
香、花香、雨香”,一边老
想着北方“锋芒毕露又绵里
藏针”的“北方的冬天
精彩页
佛山的清晨
我一直起得比较早,或许是每天睡得早、醒得也早的缘故;而在日修夜短的夏天,似乎醒得更早,有时怀疑是一种病态,直到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一觉竟睡到早上5点,且一连几日均是如此,才明白睡眠与海拔大抵有些关系。行医的父亲在世时也曾说过,南方海拔低,氧气充足,在我们这里睡8个小时,到南方睡6个小时就足够了。那时窗外还是黝黯且岑寂的一片,但拉开窗帘向远处或下方望去,被橘黄色的街灯覆盖的楼群和街道正约略迟滞地从夜色中隐现出本来的样子。
街灯的那些光亮是覆盖不了楼群的,比树高不了多少,如何“力”所能及?或是街灯,或是霓虹灯,或是远处的千灯湖的灯,甚至是湖水映射的波光,总之,佛山的清晨在一种光影和另一种光影的抵触与消融中缓缓而来,温和得像一位书生的眼睛。
是一个有风的清晨。我在阳台上像苏醒的鱼似的四下张望,风在我们侍弄的秾艳的花花草草间肆意且欢快地游弋,树枝撑着叶子窸窸窣窣毫无节制地乱响——此时出门,在街上走一走,到千灯湖边走一走,瞬间成了我一件紧迫的事情。
门前是南海大道,这是城市的一条主干道,但此刻没多少车,不会有持续的嘈杂。偶尔有一辆车驶来,不知它去往何处,在如此静谧的清晨,由远及近时,发动机和车轮的声音如繁密的风带着某种紧张、刻薄的气焰,但很快会消失于街道的尽头。送菜的“三马子”一点都不收敛,发动机牛蛙一般连声叫着招摇过市,企图在夜幕和橘黄色灯光遁去的一点时光里尽快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把从自家田地里采摘的蔬菜送往目的地。这是严谨的城市街道经过梳理之后留给它们的一些自由。人行道上,偶尔有人经过,甩着懒散的胳膊、踢着松懈的腿,一副晨练的架势。天空差不多快明朗起来,但白色的如从飞机上看到的那样凝重的云遮住了一点点天空,云好像又被风推推搡搡一点点地游移,无论情愿或者不情愿。它们下方的那些鸟却快乐得不得了,其实离云朵还差得老远,只是我因为仰望而产生的错觉,鸟儿们在我的左上方——我头一次看到鸟儿们快乐成那个样子,可以肯定,它们比现在的我快乐,甚至比以往幸福时的我快乐。我像个孩子似的站在路上,周围一片空廓且寂寥,时有啁啾的鸟鸣打破平衡,一阵阵纯粹的风拂过我的脸庞。佛山新的一天还没有完全开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车水马龙和流光溢彩的繁荣与喧嚣正在酝酿之中。
“它们到底有几只?”我伸出指头,但未及数完,小家伙们已飞得无影无踪;很快又出现了,第二遍仍未数完……最终,我想我是没有数错的,有13只。对,你一定想得到,它们不会傻傻地站齐了让我数;你也一定想不到,那些顽皮的小东西竟会排着某种固定的队形在高楼的腰间一圈一圈地萦回……轨迹几乎是一致的,像在山谷中穿行的疾风。它们萦回的那个高度,楼的四周都是天空,没有能伤害它们的建筑、荆棘,它们可以再自由一些,再随意一些,可是偏不,它们始终以楼为中心,从我这个角度看几乎是保持着两米多顶多三米的距离,要知道,那楼不是圆筒子,是有棱有角的长方体。那可不容易做到——鸟儿们一定是刻意的,俏皮的它们想给这座城市的清晨增添一点风趣。要知道它们不是大雁,也不是燕子,只是一群普通的鸟,或就是麻雀,并不擅长这个。
我喜欢鸟,特别喜欢有鸟的城市,也喜欢有鸟、有猫、有狗的乡村,也喜欢山,喜欢水,喜欢花花草草。我自北方启程,一路上寻觅更为理想的栖息之所。我一直想为女儿找一个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的城市,空气湿漉漉的城市,繁荣且便利的城市。我并非弃故乡而去,我的故乡也不止一个。我虽然对周作人先生所言“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不完全赞同,但长期生活过或生活了许多年的地方,可以当作故乡,也不算是对某个故乡的背弃。人有出生的故乡,成长的故乡,工作的故乡,赋闲的故乡。有的人一生没有离开过出生的故乡,比如我的外婆。而我,自幼远离西北而至呼伦贝尔,少年时至齐鲁求学……它们都是我的故乡,如根一样盘桓在我的记忆里。而到佛山之后,快10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血液与思想和这座城市越来越黏,这应该是我的最后一个故乡,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故乡。
我喜欢佛山格外多的树,格外多的草,格外多的水,格外多的各种各样的鸟,各式各样的蝶。你根本不用仔细聆听、寻觅,到处都是它们啁啾婉转的叫声和翩跹欢快的影子。在某些天,只要不开空调,窗开着,阳台的门开着,你便会在它们清脆的叫声中入眠,也在它们清脆的叫声中醒来。我特别想知道那一棵棵树间到底藏了多少只鸟,可就像鸟没法知道一栋栋楼里到底住着多少人一样,我们和它们在亲密无间的同时又要保留一点隐私;它们有时会落到我们的阳台上,有时会在我们阳台上方的雨水管道的缝隙中栖息,不久,你可能就听到两三只雏鸟低微、娇柔、藏着一丝畏葸的叫声,千万不要理会它们,保持那一点点的距离,是对它们的呵护,也是我们对朋友应有的风度。
佛山的这一个清晨,由于风的缘故,人们所感受到的气温与南方夏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