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新恋爱讲座》《结束的美学》《给青年的精神演讲》三个短篇杂文集。在爱情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样的短篇文集中,三岛由纪夫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格有别于他写作小说时充满危险感的哀艳,代之以日本文学大师中少见的世故老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恋爱讲座(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日)三岛由纪夫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新恋爱讲座》《结束的美学》《给青年的精神演讲》三个短篇杂文集。在爱情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生经历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样的短篇文集中,三岛由纪夫的语言风格和思想风格有别于他写作小说时充满危险感的哀艳,代之以日本文学大师中少见的世故老辣。 作者简介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小说家、戏剧家。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亦有“日本的海明威”“当代日本的达·芬奇”之称,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为了纪念他,日本还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并于1988年创办了三岛由纪夫奖。三岛的主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潮骚》《爱的饥渴》《金阁寺》《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等。 目录 新恋爱讲座 第一讲 西方的恋爱与日本的恋爱 第二讲 情窦初开 第三讲 初恋 第四讲 恋爱与幻想 第五讲 年轻时犯的错误 第六讲 嫉妒 第七讲 同情和爱 第八讲 性的学校 第九讲 恋爱技巧 结束的美学 婚姻的结束 电话的结束 流行的结束 童贞的结束 OL的结束 尊敬的结束 学校的结束 美貌的结束 书信的结束 戏剧的结束 旅途的结束 吵架的结束 个性的结束 理智的结束 礼仪的结束 相亲的结束 宝石的结束 工作的结束 梅雨的结束 嫉妒的结束 动物的结束 世界的结束 给青年的精神演讲 关于人生 关于艺术 关于政治 关于礼法 关于肉体 关于信义 关于羞耻 关于礼仪 关于服装 关于长幼 关于文弱 关于努力 导语 并非是小说集,而是三岛少见的讲座文章合集。 并非烂大街的两性鸡汤,三岛清醒老辣的堪称可怕。 并非只谈“恋爱”,而是以情爱为锚点,畅谈古今之变、东西方之别。 并非你以为的“日式含蓄“,而是你熟悉的文雅中“变态”的日式。 本书犀利、通透,眼光极毒;对男女情爱,常常一语道破、毫不遮掩,现实的令人恨他怎可如此不留情面。 锁线精装加丝带,封面120克触感纸,磨砂工艺表现光圈,让磨砂的颗粒感与封面的雾面感形成触觉反差;内文80克白云胶版纸,洁白柔韧,经久耐放。 书评(媒体评论) 三岛是为了文学生,为 了文学死。他是彻头彻尾的 文人。 ——莫言 精彩页 第一讲 西方的恋爱与日本的恋爱 我们所谓的恋爱实际上并不是像动物之间互相吸引的那样,出于本能地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与动物的恋爱不同,人类的恋爱往往会受到历史、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约束。我们经历一场恋爱,在这场恋爱中会体现全人类的历史和文化。这就像我们正好出现于历史的某一阶段,出生于大部分祖先与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中一样,如今你与我所经历的恋爱也绝不是如同从天而降的陨石一般由一个人突然开始的,都是受到某种约束的。现在我把恋爱大体分成希腊式恋爱、基督教式恋爱和日式恋爱三类来讲。 基本上,西方人的恋爱是前两项的交织与融合。如今我们读西方的小说,看西方的电影,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无形当中,西方的恋爱观念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恋爱观之中。原本“恋爱”这个词是从英语的LOVE翻译过来的,LOVE中本身就鲜明地体现西方的恋爱观,但这与传统的日式恋爱还是不同的。 希腊式恋爱是基督教诞生之前的恋爱,在柏拉图的哲学著作《会饮篇》中对此有明确的表述。在此书中,他说恋爱就是我们的心被美丽之人所吸引的过程。在当时的希腊,比较怪异的是,几乎不存在男女之间的恋爱,与男人交合的几乎都是妓女。虽然其中也有一些有文化涵养的女人,但大多数都是妓女。男人与她们之间很少谈感情,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即便是结婚,也是为了传宗接代,并不是从恋爱走向婚姻的。所谓的希腊式恋爱,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同性恋,是与美少年之间的恋爱。因此柏拉图所提到的美丽,就是美少年的美。人都有爱美的天性。究其原因是不断追求自身所欠缺之物,以及更完美之物的意识在作祟。而美丽之人在美这一点上就胜于自己,还弥补自己的缺陷。由此,柏拉图得出结论:恋爱是人类学习知识、获得真理的过程。 柏拉图时常谈论爱神——厄洛斯。厄洛斯是个凡事都居中之人。换言之,厄洛斯处在有智慧与无智慧之间。有智慧者拥有神一般的智慧,不会再去追求更深的智慧;无智慧者满足于自己的无知,更不会去追求更多的智慧。而厄洛斯正处于两种状态之间,总是追求更真、更美、更善的事物和真理。深埋人类内心的爱随即诞生。比如说,看到美少年这等美貌之人,就会想把他追到手,想要一直在一起,期望他永远都属于自己。这就是爱,而这种爱发展到更深层次后,就会从最初的只想占有对方肉体的想法变成更想占有对方精神层次的美。而当追求到精神层次的美时,就会不断地去追求真正的精神上的美感、道德及真理。人类恋爱,一般始于对美好肉体的憧憬,终结于对精神层次之美的追求。若想让其得以永续的话,往往就会转向艺术作品、伟大的英雄事业等各式各样的事情。 柏拉图有一位有名的朋友——智慧女神狄奥提玛。她说,寻找爱之真谛的正确方法就如同向上攀爬梯子一样,从日常的美丽之物开始,不断地追寻终极之美。从一个美丽的肉体延伸到两个美丽的肉体,进而延伸到所有美丽的肉体,然后从美丽的肉体向美的职业活动迈进,再由美的职业活动向美的学问迈进,在此基础上从学问出发,最终认识到真正的真理,也就是终极之美的本质。可以说,这就是希腊人的思考方式。 如此一来,这与我们所认为的恋爱截然不同,柏拉图认为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与我们热爱学习,热爱知识并且朝着英雄的行为而努力的动机是一致的。这或许也是迄今为止欧洲虽然产生了众多的哲学派别,但都一致认可厄洛斯存在的理由,而我们日本人从来没有这样考虑过。我们认为恋爱与哲学这些高深的学问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 基督教自罗马时代诞生以来,已经在欧洲发展到二十世纪了,而在欧洲,恋爱这一概念是与基督教紧密相连的。在欧洲几乎不存在脱离了基督教的恋爱,除非只有肉欲。基督教所认为的爱,是完全剔除了希腊式恋爱思想中的欲望。基督教所认为的爱是完全脱离了肉欲,是纯精神式的。基督教的恋爱是精神式的爱,视肉欲为面目可憎的东西,应弃之如敝履。因此,对他人的爱绝不仅仅停留在对恋人的爱恋,必须要爱所有人,哪怕对方是隔壁讨厌的邻居,甚至是最憎恨的敌人。总之,这是一种完全脱离了人类本能欲望的爱。这就是基督教思想中的爱。如果人类随欲望而动,那么根本不可能去爱烦人的邻居,更不可能去爱该恨该死的敌人。基督教认为,人类只有彻底脱离欲望,才能通向真正的爱。 随着时代变迁,基督教也衍变出多种形式,欧洲原本的恋爱观,开始添加了各种装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圣母崇拜。不是基督崇拜,而是圣母崇拜。基督教徒对无染原罪受孕,也就是未经男女之欢便生下孩子的圣母马利亚的爱演变成对所有女性的一种理想,并逐渐形成了固定思想。因此,基督教的恋爱,基本上就是对马利亚的爱。这也是虽然宗教极力剔除性爱,而性爱却总是伴随宗教始终的一个有力证明。其结果是,基督教的女信徒很可能爱上身为男人的基督,而男教徒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身为女人的马利亚。所以对马利亚的崇拜存在于、根植于欧洲人的恋爱之中。 P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