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心理类型分析》中,荣格将类型问题嵌入各种各样的背景:诗学、心理学、美学、哲学之中。这种非线性路径是荣格思考和写作的典型方式,以期从不同的方向接近他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生发概念。 在诗学领域,荣格着重研究了卡尔·斯皮特勒的作品《普罗米修斯和厄庇墨透斯》中类型学问题,从而研究个体的内倾和外倾的基本心理状态,及其典型命运。在心理病理学领域,荣格指出紧张状态是内倾者的特征,放松、随和的状态的外倾者的特征。这其中具有重要心理功能的就是心理紧张状态,即可支配的积累的力比多的量,是心情、注意力、情感、预期等心态状态的复杂结果。在美学领域,荣格重点解释了“抽象”与“移情”的概念。移情对应外倾机制,抽象对应内倾机制。在哲学领域,荣格主要界定了詹姆斯类型学中的典型矛盾组合,即“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理智主义与感觉主义”“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宗教性与非宗教性”“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一元论与多元论”“教条主义与怀疑主义”。荣格认为詹姆斯对于类型问题的错误分类,很可能是潜意识投影的结果。最后,荣格对于詹姆斯类型学进行了整体性的批评。 作者简介 荣格(1875-1961)是瑞士著名精神病学家。1900年获得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又获得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5年任该校精神病学讲师。后退职,自己开业。1906年他与弗洛伊德通信,翌年去维也纳会晤弗洛伊德,深受弗洛伊德的器重,1911年他们共同创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荣格被选为第一任主席。不久,他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发生分歧,1914年离开弗洛伊德,创立分析心理学派。20年代后,他因要研究集体潜意识的性质与现象,远赴非洲、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地考察原始人的心理历程。1932-1942年任苏黎世联邦综合技术大学教授。1944年他又回到巴塞尔大学任医学心理学教授。荣格先后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 诗歌中的类型问题 1.斯皮特勒类型学导言 2.斯皮特勒和歌德笔下普罗米修斯的比较 3.统一符号的意义 4.符号的相对性 5.斯皮特勒统一符号的性质 第二章 心理病理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三章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 第四章 现代哲学中的类型问题 1.威廉·詹姆斯的类型 2.詹姆斯类型中的典型矛盾 3.对于詹姆斯类型学的整体批评 序言 荣格的《金花的秘密》 和《未发现的自我》在中央 编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国 内读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不 乏心理学爱好者、心灵探索 者,以及荣格心理学的研究 者。 这两本书之所以广受关 注,原因正如它们的名字所 指出的——“秘密”“未发现” ,这是荣格向人类发出探索 潜在奥秘的邀请。荣格曾感 叹,在人类历史上,人们把 所有精力都倾注于研究自然 ,而对人的精神研究却很少 ,在对外界自然的探索中, 人类逐渐迷失自我,被时代 裹挟,被无意识吞噬…… 为了更好地向读者介绍 荣格心理学,中央编译出版 社选取荣格文献中的精华篇 章,切入荣格关于梦、原型 、东洋智慧、潜意识、成长 过程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类 型问题、心理治疗等相关主 题内容,经由有关专家学者 翻译,以“荣格心理学经典 译丛”为丛书名呈现出来。 此外,书中许多精美插图均 来自于不同时期荣格的相关 著作,部分是在中国书刊中 首次出现,与书中内容相配 合,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 觉与心灵冲击。 多年来,中央编译出版 社注重引进国外有影响的哲 学社会科学著作,其中有相 当一部分是心理学方面的著 作,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 心理学著作体系,既有心理 学基础理论读物,又有心理 学大众普及读物,可谓种类 丰富、名家荟萃。我们希望 这套丛书的推出,能够为喜 欢荣格心理学的读者和心理 学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 权威的读本,也带来更好的 阅读体验。译文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