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元杂剧选解(典藏版上下)(精)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杂剧是从中国古典表演艺术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在北宋末期正式作为一种文艺样式“登台”。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大批优秀文人加入杂剧创作,杂剧品位提高且数量增加。元朝仅存在九十八年,却涌现了大量杂剧作品。
元杂剧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其中一些作品表现了在民族压迫的政策下,“人心思汉”的思想;一些作品流露出人权意识,尤其是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一些作品表现了当时下层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渴望;一些作品主张承认人性、维护人性,认为人性是社会之本;还有一些作品触及物质财富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还对二次分配、财产托管、遗产继承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作者简介
陈云发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上海戏剧》杂志社副主编、《新闻报》主编、《新闻午报》副总编等。著有《历代名优传奇》(合作)、《越剧之星——钱惠丽》、《中国古代女杰的故事》、《吟啸菊坛——大写尚长荣》、《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等,另有剧本《梦断萨迦寺》(获第九届田汉戏剧奖二等奖)、《难忘玫瑰红》(合作,获第十一届田汉戏剧奖一等奖)等。
目录
前言
关汉卿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望江亭中秋切鲙旦
感天动地窦娥冤
温太真玉镜台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王实甫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马致远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江州司马青衫泪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白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康进之 梁山泊李逵负荆
高文秀 须贾大夫谇范叔
郑廷玉 布袋和尚忍字记
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李文蔚 张子房圯桥进履
吴昌龄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花间四友东坡梦
尚仲贤 洞庭湖柳毅传书
石君宝 鲁大夫秋胡戏妻
费唐臣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李好古 沙门岛张生煮海
李行甫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
孔文卿 地藏王证东窗事犯
郑光祖 醉思乡王粲登楼
迷青琐倩女离魂
杨梓 功臣宴敬德不服老
秦简夫 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宜秋山赵礼让肥
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李寿卿 月明和尚度柳翠
朱 凯 昊天塔孟良盗骨
罗贯中 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孟汉卿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宫天挺 死生交范张鸡黍
金仁杰 萧何月夜追韩信
乔 吉 杜牧之诗酒扬州梦
玉箫女两世姻缘
李唐宾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戴善甫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刘君锡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无名氏 风雨像生货郎旦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
包待制陈州粜米
孟德耀举案齐眉
张公艺九世同居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争报恩三虎下山
龙济山野猿听经
元杂剧作者简介
序言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
是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集
团统治的朝代,政治制度
无比黑暗,统治者以高压
和暴力禁锢老百姓,社会
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比较尖
锐、复杂,人民生活困苦
不堪。这么一个时代却造
就了一个文艺样式的繁荣
,这就是杂剧。
严格地说,杂剧并不
是在元代才开始产生的。
据当代戏剧史专家的研究
,杂剧正式作为一种文艺
样式“登台”,应当在北宋
末期金代中期。当然,如
果再溯源而上,它应当是
从中国古典表演艺术中逐
渐发展而来的。它的来源
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古
代优伶创作的宫廷曲艺。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
有关演“戏”的记载是《国
语·晋语》中关于“言无邮
”的记载,春秋时晋国献
公宫中有个著名伶人优施
,他倚恃自己的特殊身份
,介入了晋国高层的夺权
斗争,为晋献公夫人骊姬
服务。至楚庄王时,楚国
又有一位叫优孟的伶者,
利用他有机会在宫中给楚
庄王表演的机会,装扮成
已故的楚相孙叔敖,对庄
王进行讽谏,《史记·滑
稽列传》记载了这个故事
。此后,又有秦伶优旃借
艺术表演对秦始皇、秦二
世进行讽谏的记载。当然
,那个时代的优伶表演并
不是戏剧,而是一些小曲
艺,是供君王逗乐休息的
,我估计那些伶者的表演
形式也不过类似于现代的
相声、独角戏或小品之类
。杂剧的第二个来源是上
古时代就已出现的祭祀艺
术。由于古代自然科学知
识甚少,人们对大自然有
敬畏,对祖先要纪念,因
此逐渐发展成祭祀仪式,
即在特定的时间举行隆重
的祭天地、鬼神、祖先的
典礼,为了使祭典显得庄
重、丰富,便出现了表演
艺术。杂剧的第三个来源
是民间。这大约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老百姓在繁
重的体力劳动中编一些故
事缓解疲劳,于是便有了
口头文学创作,从上古有
关天帝、西王母的传说,
到《山海经》《吕氏春秋
》《搜神记》等作品,直
至唐宋时期的民间故事传
说,都为杂剧的诞生提供
了创作素材和理念;二是
民间的乐曲、山歌、小调
的逐步丰富、发展,为日
后杂剧的词曲创作、演唱
准备了条件。当然,杂剧
在发展过程中,还要走过
一个阶段,那就是唐代参
军戏。参军戏一般只有两
个角色,一个是“参军”,
一个叫“苍鹘”,表演内容
大都是嘲讽赃官的。参军
戏的名称始于唐玄宗开元
年间的优伶李仙鹤,因他
善演此类讽刺戏而被皇帝
授予“同正参军”的官职,
后来便称这类戏为“参军
戏”。
杂剧的雏形阶段应该
是在宋、金时期。随着当
时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
的扩大,老百姓对精神消
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满
足于一两个角色在台上说
学逗唱,而需要既有故事
情节又有歌唱舞蹈的新艺
术,于是便逐渐发展起一
种杂剧艺术来。宋之杂剧
相比后来的元杂剧,不仅
表演的人少,而且故事不
够完整,结构格局也不像
元杂剧那么严谨。据吴自
牧《梦粱录》“妓乐”条记
载,北宋时的杂剧中“末
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
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
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
、通名两段。末泥色主张
,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
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
人,名曰‘装孤’。先吹曲
,破断送,谓之‘把色’。
大抵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唱念应对通遍”。宋代
的戏曲分为两大类,一类
以歌唱为主,如诸宫调、
大曲、鼓子词等;另一类
以讲故事为主,如傀儡、
影戏、杂剧等。金代的戏
剧称为“院本”,即“行院
之本”,演员大都是娼妓
身份,所居之处称为“行
院”。金代产生了著名的
《西厢记诸宫调》,创作
者为董解元,这部作品精
致工丽,极具才情,字字
本色,因而被誉为“北曲
之祖”。在戏剧史和文学
史上“董西厢”都有其独特
的地位,它对“王西厢”(
元代王实甫的代表作《西
厢记》)的创作亦具有启
后的影响。
……
在撰写这部拙作的过
程中,原先我打算选赏四
分之一左右的元杂剧,并
且拟定了目录,但后来限
于篇幅,只能缩小规模。
在选择作品时,尽量顾及
各种题材,作家的面也尽
量宽泛一些。当然,一些
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是不
能不选的,如《西厢记》
《窦娥冤》《汉宫秋》等
;一些比较冷僻的作品也
入选了,主要是为了让大
家看到元杂剧的全貌。即
使这样,限于篇幅等原因
,有些目前尚流传的名剧
未能选进来,如《闺怨佳
人拜月亭》(关汉卿)、
《黑旋风双献功》((高
文秀)、《裴少俊墙头马
上》(白朴)、《河南府
张鼎勘头巾》(孙仲章)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石君宝)、《冤报冤赵
氏孤儿》(纪君祥)等,
只能割爱。
戏曲研究专家蒋星煜
先生多年来在元杂剧研究
领域辛勤耕耘,著述颇丰
。这次为撰述拙著,我曾
专程上门向蒋先生请教,
并蒙他不吝指点,在此谨
致谢忱。
母校的出版社——复
旦大学出版社的社长贺圣
遂先生、总编辑高若海先
生对书稿的选材提出了方
向性意见,责任编辑韩结
根先生具体给予了指导并
对书稿的审阅付出了大量
心血,对此,我一并向他
们表示敬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