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咫尺山林”与“壶中天地”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两个重要特征,分别从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两个层面概括了中国古代园林虚与实两个层面。“咫尺山林”,即有限空间的自然景致,“壶中天地”则更多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思想内核。本书以典型的清代皇家园林——西苑园林为研究蓝本,以中国传统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为设问,解构中国传统园林虚拟意境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对应规律与营造理法,并从发展沿革、理法规律、建筑群、单体建筑以及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对比等角度,对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的共构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理论意义在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展望。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现代解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作者简介 苏畅,日本千叶大学环境造园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分委会青年委员,国土景观分委会青年委员;从事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文化景观感知等相关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目录 1 绪论 1.1 总论 1.2 既往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章节概述 2 中国古代园林意境感知营造与匾额的意境表达沿革 2.1 意境的概念阐释 2.2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意境审美的初生与发展 2.3 匾额艺术与匾额意境的发展阐述 3 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沿革与特征 3.1 北京西苑园林发展肇始 3.2 清西苑园林历史发展与园林空间变迁 3.3 清西苑园林总体空间特征及研究优势 4 清西苑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理法规律 4.1 明旨与立意 4.2 山水间架 4.3 借景理法 5 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建筑群空间的共构特征 5.1 西苑园林的建筑群空间构成特征 5.2 建筑群类型与分布 5.3 建筑群功能类别的分类 5.4 匾额内容分类与分组 5.5 小结 6 园林匾额意境感知与单体建筑基本特征、立地特征、视线关系共构特征 6.1 西苑园林建筑的虚实共构与嵌套关系 6.2 西苑园林单体建筑分布与分类 6.3 园林建筑空间特征类型的划分 6.4 基于匾额语义的园林建筑空间特征分析 6.5 小结 7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对比视角下的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营造特征 7.1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差异性与共通性 7.2 南北对比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展 7.3 空间、匾额的量化数据统计整理与分析 7.4 匾额意境视角下建筑分型对应的园林空间特征 7.5 小结 8 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特征总结 8.1 意境感知与实体空间共构 8.2 基于建筑与建筑群类型差异的共构特征总结 8.3 匾额意境感知与空间共构的综合考察 9 传统园林意境感知共构的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与应用 9.1 践行“城市山林”的历史命题 9.2 形成有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审美特征的设计风格 9.3 小中见大的意境审美继承策略 9.4 小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