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无线网络及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本书配套有授课用PPT、习题答案等,可在华信教育资源网下载使用。
本书的特点是以五层的体系结构为主,采取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描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内容,更符合教学规律,力求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使用,也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新工科建设之路计算机类专业系列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
作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无线网络及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本书配套有授课用PPT、习题答案等,可在华信教育资源网下载使用。 本书的特点是以五层的体系结构为主,采取自底向上的顺序进行描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丰富的实验内容,更符合教学规律,力求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使用,也适合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1.5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1 网络协议 1.2.2 网络的分层结构 1.2.3 数据在各分层间的传递及相关概念 1.2.4 OSI参考模型 1.2.5 TCP/IP参考模型 1.2.6 五层的体系结构 1.3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4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物理层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1.1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2.1.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2.1.3 模拟信号数字化 2.1.4 编码与调制技术 2.1.5 信道的极限容量 2.1.6 信道复用技术 2.1.7 数据通信方式 2.1.8 数据交换技术 2.2 传输媒体 2.2.1 双绞线电缆 2.2.2 同轴电缆 2.2.3 光缆 2.2.4 无线传输 2.3 同步光纤网与同步数字系列 2.4 实验 实验1:制作双绞线 实验2:交换机初始配置及其Console端口配置 2.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3.2 介质访问控制 3.2.1 静态划分信道 3.2.2 随机访问 3.2.3 轮询访问 3.3 传统以太网 3.3.1 CSMA/CD协议 3.3.2 采用集线器的传统以太网 3.3.3 以太网MAC地址 3.3.4 以太网MAC帧格式 3.4 对等协议(PPP) 3.4.1 PPP协议特点 3.4.2 PPP协议帧格式 3.4.3 PPP协议工作流程 3.5 网桥技术与以太网交换机 3.5.1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3.5.2 交换机自学习算法 3.5.3 生成树协议 3.5.4 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聚合 3.5.5 以太网交换机级联与堆叠 3.5.6 虚拟局域网(VLAN) 3.5.7 以太网三层交换机 3.5.8 以太网的发展 3.6 实验 实验1:用集线器组建局域网 实验2:以太网二层交换机原理实验 实验3:交换机中交换表的自学习功能 实验4:交换机VLAN实验 实验5:交换机VLAN中继实验 实验6:生成树配置 实验7:以太通道配置 3.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 网络层的功能 4.2.1 异构网络互联 4.2.2 路由与转发 4.3 网络层协议 4.3.1 网络层协议简介 4.3.2 IP地址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4.3.3 地址解析协议(ARP) 4.3.4 分类IP地址 4.3.5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 4.3.6 子网掩码 4.3.7 子网划分与路由聚合 4.3.8 IP数据报的格式 4.4 IP分组的转发 4.4.1 基于终点的转发 4.4.2 IP分组的匹配 4.4.3 查找转发表 4.5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1 ICMP报文解析 4.5.2 ICMP应用举例 4.6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6.1 概述 4.6.2 内部网关协议——RIP协议 4.6.3 内部网关协议——OSPF协议 4.6.4 外部网关协议——BGP协议 4.7 IPv6* 4.7.1 IPv6的特点 4.7.2 IPv6地址 4.7.3 IPv4向IPv6过渡 4.8 网络地址转换(NAT) 4.8.1 NAT的三种类型 4.8.2 NAT的特性 4.8.3 NAPT 4.8.4 NAT的应用 4.9 虚拟专用网(VPN) 4.9.1 VPN的工作原理 4.9.2 VPN的工作过程 4.9.3 VPN的分类 4.9.4 VPN的优缺点 4.10 IP多播* 4.10.1 IP多播技术的概念 4.10.2 IP多播技术的基础知识 4.10.3 IP多播路由及其协议 4.10.4 IP多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 4.10.5 IP多播技术的应用 4.11 SDN* 4.11.1 传统网络架构 4.11.2 SDN的特点 4.11.3 SDN体系架构 4.11.4 SDN网络架构的三个接口 4.11.5 SDN的优势 4.12 实验 实验1:路由器IP地址配置及直连网络 实验2: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配置 实验3:RIP路由协议配置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提供的服务 5.1.1 运输层的功能 5.1.2 运输层端口与套接字 5.1.3 无连接的服务与面向连接的服务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2.1 UDP特点 5.2.2 UDP数据报结构 5.3 传输控制协议(TCP) 5.3.1 TCP特点 5.3.2 TCP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3.3 TCP数据报结构 5.3.4 TCP的流量控制与滑动窗口协议 5.3.5 TCP的拥塞控制 5.3.6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5.3.7 TCP连接管理协议缺陷 5.4 实验 实验1:TCP协议报文分析实验(使用Wireshark工具捕获并分析Telnet报文) 实验2: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实验 5.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应用层 6.1 网络终端应用模型 6.1.1 客户/服务器方式 6.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